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51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电极装置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再通系统;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对、连接导线和导管,所述电极装置排列在所述导管上,所述电极对的排布方式为同轴轴向排布,所述电极对包括电极头和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配合球囊导管控制再通系统的发生器施加震动波将与球囊周围贴靠的狭窄血管进行震动扩张到一定再通率,并控制震波发生后的作用方向及效果,达到保持血管远期通常的目的,最终实现治疗心血管狭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血管狭窄指的是人体动静脉血管,包好冠脉、外周、颅内等血管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血管内膜上,逐渐堆积成粥样的脂类斑块,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块增多甚至钙化造成血管腔内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下游血管和肌体缺血,产生对应临床表现。如果该狭窄发生在冠脉则会产生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以及心绞痛,严重者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坏死;如果发生在外周,则会产生皮肤表皮温度降低、肌肉萎缩,产生间歇性的跛行甚至发生远端肢体的坏死或截肢。如果发生在颅内,则会产生头晕、晕厥甚至脑组织损伤和脑功能障碍。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针对血管狭窄病变的技术日渐多样化;而针对狭窄程度较高钙化严重的病变,目前已有的技术为先通过导丝通过病变血管后,将高压球囊置于狭窄位置进行预扩,最后交换支架输送系统将血管支架植入目标狭窄位置。而该技术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对于钙化严重的病变有时候需要10~15个大气压来预扩血管,有时甚至需要30个大气压,而如此高压带来的结果势必会造成钙化的斑块将应力转接到血管内壁,造成血管损伤,严重者造成血管夹层或者穿孔。此外,对于已经成功植入支架后的病变,临床研究显示其远期再狭窄率也居高不下,原因为由于支架为外来物质,对于血管内膜的持续刺激会导致内膜增生,进而造成血管的再狭窄发生。中国专利CN111568500A公布了一种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的血管再通系统,包括球囊、能量发生控制器、导管,所述导管包括主体管,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能量发生控制器连接,导管另一端的主体管与所述球囊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囊包括球囊主体、内管、电极对,所属能量发生控制器能够发出和调控特定频率的震动信号使得电极对产生震荡,能够解决现有心血管介入技术通过单纯高压球囊预扩造成的血管损伤,并且该专利技术具有载药功能,该药物能够抑制再通后的血管再通内膜增加,避免造成再通后的再狭窄情况出现。但该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电极对设计较为单一,不能够控制震波发生后的作用方向及效果,使得该系统在病变处理上的效果有减弱。有鉴于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通过电极装置的设计变换,控制震波发生后的作用方向及效果,使系统在病变处理上效果更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控制系统使用过程中震波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效果,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病变位置,以达到保持血管远期通畅、实现治疗血管狭窄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再通系统;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对、连接导线和导管,所述电极装置排列在所述导管上,所述电极对的排布方式为同轴轴向排布;所述电极对包括电极头和导线,所述电极装置上连接有电源装置并形成回路,所述电极装置与电源装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极头的数量为n,n为大于1的自然数。优选地,所述n个电极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单个电极头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或多个电极头先组合连接后再通过导线连接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优选地,所述电极头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包括:金属、石墨和碳纤维中的一种及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电极头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05~2mm。优选地,所述间隙分布在导管外围表面呈0~180°方向。优选地,所述电极头与所述导线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胶粘、压接、挤压中的一种或其结合。优选地,所述焊接点焊料、胶粘的填料包括锡、银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导管为圆柱形管或轴向外形带有一定数量的槽的异型管。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S1、所述电极头与所述导线相连;S2、电源装置通过所述导线和与电极装置形成回路并给电极装置供电;S3、当电极装置浸没在导电流体中,且电源装置开始按程序有序放电时,电极装置将在间隙处产生可控的震波。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受纳方便,实现了血管再通震波诊疗操作。2)本专利技术能够配合球囊导管能够经过常规的介入手术方式,控制再通系统的发生器施加震动波将与球囊周围贴靠的狭窄血管进行震动扩张到一定再通率,达到保持血管远期通常的目的,最终实现治疗心血管狭窄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通过所涉及的电极装置的设计变换,来控制震波发生后的作用方向及效果,使系统在病变处理上效果更佳。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排列方式为同轴轴向排布的电极对的两方向展开图;图2为排列方式为同轴轴向排布的电极对的三方向展开图;图3为排列方式为同轴轴向排布的电极对的四方向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实施例中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并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装置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再通系统;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对、连接导线和导管,所述电极装置排列在所述导管上,所述电极对的排布方式为同轴轴向排布;所述电极对包括电极头和导线,所述电极装置上连接有电源装置并形成回路,所述电极装置与电源装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装置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再通系统;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对、连接导线和导管,所述电极装置排列在所述导管上,所述电极对的排布方式为同轴轴向排布;所述电极对包括电极头和导线,所述电极装置上连接有电源装置并形成回路,所述电极装置与电源装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的数量为n,n为大于1的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电极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单个电极头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或多个电极头先组合连接后再通过导线连接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包括:金属、石墨和碳纤维中的一种及或其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05~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林鹏苗涛程增兵张大未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