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绿工程用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32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绿工程用浇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双头泵,双头泵两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软管,两个软管远离双头泵的一端分别伸出箱体两侧,箱体两侧均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两个固定管分别与两个软管固定连通,两个安装板远离箱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两个分流管分别与两个固定管固定连通,两个分流管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嘴,箱体与底座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转动板带动两个安装板周期性的上下移动,从而使若干喷嘴反复上下移动,能够对不同高度的岩面进行喷洒药剂,不需要人工手动把持,更加的省力,也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绿工程用浇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绿工程用浇灌装置,属于绿化工程

技术介绍
喷混植生边坡复绿技术是以工程力学和生物学理论为依据,利用客土掺混粘合剂和锚杆加固铁丝网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物质、保水材料、粘结材料、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10㎝厚度的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种子可以在空隙中生根、发芽、生长,而一定程度的硬化又可防止雨水冲刷,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它是集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环保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成孔物质的合理配置,在岩石坡面上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使建植层固、液、气三相物质基于平衡。喷混植生技术实现了边坡防护和景观绿化两大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环境保护和国土绿化工程的一大突破。现有的浇灌装置在进行浇灌过程中,通常需要手动操持喷嘴,对不同高度的岩面进行浇灌,当工作量较大时,对操作人员的手臂具有极大的损伤,同时,也降低了复绿工程的效率。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绿工程用浇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9),所述箱体(9)内固定连接有双头泵(10),所述双头泵(10)两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软管(7),两个所述软管(7)远离双头泵(10)的一端分别伸出箱体(9)两侧,所述箱体(9)两侧均通过弹性机构(2)连接有安装板(3),两个所述安装板(3)上均通过通孔(12)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两个所述固定管(6)分别与两个软管(7)固定连通,两个所述安装板(3)远离箱体(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两个所述分流管(4)分别与两个固定管(6)固定连通,两个所述分流管(4)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嘴(5),所述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绿工程用浇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9),所述箱体(9)内固定连接有双头泵(10),所述双头泵(10)两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软管(7),两个所述软管(7)远离双头泵(10)的一端分别伸出箱体(9)两侧,所述箱体(9)两侧均通过弹性机构(2)连接有安装板(3),两个所述安装板(3)上均通过通孔(12)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两个所述固定管(6)分别与两个软管(7)固定连通,两个所述安装板(3)远离箱体(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两个所述分流管(4)分别与两个固定管(6)固定连通,两个所述分流管(4)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嘴(5),所述箱体(9)与底座(1)之间设有驱动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8)与两个安装板(3)底端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绿工程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机构(2)均包括两个安装槽(21)、四个竖杆(22)、两个连接板(24)和四个弹簧(23),所述箱体(9)两侧均设有两个安装槽(21),四个所述安装槽(21)内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22),四个所述安装槽(21)内均设有连接板(24),四个所述连接板(24)一端均与对应两个竖杆(22)活动套接,四个所述连接板(24)远离箱体(9)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3)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板(24)与对应安装槽(21)内壁之间均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