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431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棉籽油精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棉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大于81%,亚油酸大于60%,棉籽油硬脂中亚油酸含量大于5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30%,该棉籽油具有比普通食用油更健康的功效,可以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棉籽油精深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占全球棉花产量的40%,棉籽产量高、品质优。棉籽油是中国传统四大食用植物油之一,超过玉米油,它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起酥性,被誉为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天然起酥油,但是碍于人们对棉籽油的误解,棉籽油一直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人体必需脂肪酸,是为机体提供能量的必须品,一般通过自身合成或者靠外界实物获取,精炼棉籽油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脂肪酸,特别是精炼棉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其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常规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组成中含有棕榈酸23.9%,硬脂酸2.09%,油酸14.87%,亚油酸55.24%,其余脂肪酸含量均低于1%,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但是常规精炼棉籽油含有一定的高熔点脂,不利于人体吸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该种棉籽油亚油酸含量高达63%,具有比普通食用油更健康的功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该棉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大于81%,亚油酸大于60%,棉籽油硬脂中亚油酸含量大于5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30%。进一步的,该棉籽油中脂肪酸由以下物质组成:肉豆蔻酸(C14:0)-0.38%,棕榈酸(C16:0)-16.32%,棕榈油酸(C16:1)-0.23%,银杏酸(C17:1)-0.20%,硬脂酸(C18:0)-1.74%,油酸(C18:1)-18.78%,亚油酸(C18:2)-61.40%,亚麻酸(C18:3)-0.14%,花生酸(C20:0)-0.19%,二十碳烯酸(C20:1)-0.21%,山嵛酸(C22:0)-0.21%,二十四碳酸(C24:0)-0.13%。进一步的,肉豆蔻酸(C14:0)-0.38%,棕榈酸(C16:0)-16.32%,棕榈油酸(C16:1)-0.23%,银杏酸(C17:1)-0.20%,硬脂酸(C18:0)-1.74%,油酸(C18:1)-17.67%,亚油酸(C18:2)-62.51%,亚麻酸(C18:3)-0.14%,花生酸(C20:0)-0.19%,二十碳烯酸(C20:1)-0.21%,山嵛酸(C22:0)-0.21%,二十四碳酸(C24:0)-0.13%。进一步的,肉豆蔻酸(C14:0)-0.38%,棕榈酸(C16:0)-16.32%,棕榈油酸(C16:1)-0.23%,银杏酸(C17:1)-0.20%,硬脂酸(C18:0)-1.74%,油酸(C18:1)-18.17%,亚油酸(C18:2)-63.01%,亚麻酸(C18:3)-0.14%,花生酸(C20:0)-0.19%,二十碳烯酸(C20:1)-0.21%,山嵛酸(C22:0)-0.21%,二十四碳酸(C24:0)-0.13%。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除杂:去除棉籽中夹杂的石子、尘土、铁屑等物质,筛网孔径为8mm;(2)脱壳破碎:将清理除杂后的棉籽送入剥壳机除去棉籽壳,棉籽仁经破碎机破碎4~6瓣,然后送入软化蒸炒锅软化蒸炒棉仁,软化蒸炒时间为30~40min,蒸炒温度为105~110℃;(3)低温冷榨:将蒸炒以后的棉籽仁送至榨油机中压榨后通过油渣分离刮板分离,榨油机的温度不高于80℃,分离后送至卧螺分离机进一步离心分离得到压榨毛油;(4)毛油精炼分提:将压榨毛油输送至精炼油设备中脱除毛油中的胶质,再经脱色工序降低油中的色泽,最后经脱臭系统脱臭后分提得到棉籽油,分提具体为用乙二醇水溶液将油逐级降温直至5℃后过滤,过滤以后的液态油为0℃分提成品油;(5)深度提纯:将步骤(4)得到的棉籽油进一步深度提纯得到在-10℃以下澄清透亮的成品油和棉籽油硬脂,深度提纯是用乙二醇水溶液将油温从20℃均匀降温至-5℃以下,将油中相对高熔点长碳链饱和脂肪酸降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脱臭系统的压力大于240pa,温度高于24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深度提纯中提纯罐的容积和换热面积的比值大于1:4,过滤温度为-8℃。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将精炼棉籽油深度提纯后,亚油酸含量≥61%,在普通精炼棉籽油的基础上不添加任何其他辅料将亚油酸含量提高6~7个百分点,棉籽油亚油酸含量≥6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8~10个百分点,更利于人体吸收,所得棉籽油硬脂比传统棉籽油硬脂中的S2U含量提高8~10个百分点,明显提升了棉籽油的起酥性能;比传统棉籽油棕榈酸降低了14~18个百分点,降低了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更有利于人体吸收,益于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棉籽油脂肪酸的组成色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棉籽油硬脂的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其脂肪酸组成包括以下组分:肉豆蔻酸(C14:0)-0.38%,棕榈酸(C16:0)-16.32%,棕榈油酸(C16:1)-0.23%,银杏酸(C17:1)-0.20%,硬脂酸(C18:0)-1.74%,油酸(C18:1)-18.78%,亚油酸(C18:2)-61.40%,亚麻酸(C18:3)-0.14%,花生酸(C20:0)-0.19%,二十碳烯酸(C20:1)-0.21%,山嵛酸(C22:0)-0.21%,二十四碳酸(C24:0)-0.13%。该棉籽油通过以下方法步骤制备:(1)清理除杂:将除棉籽外的其他杂质通过计量、除尘、筛选、除铁、去石一系列步骤除去,主要是去除棉籽中夹杂的石子、尘土、铁屑等物质,筛网孔径在8mm;(2)脱壳破碎:将清理后的棉籽进入剥壳机,棉籽壳通过风运除去,剩下棉籽仁经过破碎机破碎之4~6瓣,进入软化蒸炒锅软化蒸炒棉仁,软化蒸炒时间为30~40min,蒸炒温度为105~110℃。(3)低温冷榨:将上述原料输送至低温榨油机中压榨,榨油机的温度≤80℃,得到滤渣和毛油,通过油渣分离刮板后,输送至卧螺分离机,得到压榨毛油;(4)毛油精炼分提:将所得毛油输送至精炼油设备,脱除毛油中的胶质,脱色降低油中的色泽,脱臭系统去除油脂中的异味,将精炼油分提后得到0℃下5.5h澄清透亮的棉籽油,分提具体为用乙二醇水溶液将油逐级降温直至5℃后过滤,过滤以后的液态油为0℃分提成品油;(5)深度提纯:将上面的棉籽油经过分步骤降温至-5℃过滤,深度提纯是用乙二醇水溶液将油温从20℃均匀降温至-5℃以下,深度提纯得到在≤-7℃下澄清透亮成品和棉籽油硬脂,深度提纯用到提纯罐,必须在提纯罐的容积和换热面积≥1:4的情况下制作。实施例2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该棉籽油脂肪酸组成包括以下组分:肉豆蔻酸(C14:0)-0.38%,棕榈酸(C16:0)-16.32%,棕榈油酸(C16: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其特征在于:该棉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大于81%,亚油酸大于60%,棉籽油硬脂中亚油酸含量大于5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亚油酸棉籽油,其特征在于:该棉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大于81%,亚油酸大于60%,棉籽油硬脂中亚油酸含量大于5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亚油酸棉籽油,其特征在于:该棉籽油中脂肪酸由以下物质组成:肉豆蔻酸(C14:0)-0.38%,棕榈酸(C16:0)-16.32%,棕榈油酸(C16:1)-0.23%,银杏酸(C17:1)-0.20%,硬脂酸(C18:0)-1.74%,油酸(C18:1)-18.78%,亚油酸(C18:2)-61.40%,亚麻酸(C18:3)-0.14%,花生酸(C20:0)-0.19%,二十碳烯酸(C20:1)-0.21%,山嵛酸(C22:0)-0.21%,二十四碳酸(C24:0)-0.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亚油酸棉籽油,其特征在于:该棉籽油中脂肪酸由以下物质组成:肉豆蔻酸(C14:0)-0.38%,棕榈酸(C16:0)-16.32%,棕榈油酸(C16:1)-0.23%,银杏酸(C17:1)-0.20%,硬脂酸(C18:0)-1.74%,油酸(C18:1)-17.67%,亚油酸(C18:2)-62.51%,亚麻酸(C18:3)-0.14%,花生酸(C20:0)-0.19%,二十碳烯酸(C20:1)-0.21%,山嵛酸(C22:0)-0.21%,二十四碳酸(C24:0)-0.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亚油酸棉籽油,其特征在于:该棉籽油中脂肪酸由以下物质组成:肉豆蔻酸(C14:0)-0.38%,棕榈酸(C16:0)-16.32%,棕榈油酸(C16:1)-0.23%,银杏酸(C17:1)-0.20%,硬脂酸(C18:0)-1.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运贞夏慧慧郭联兵李普选孟晓鹏董建锋赵光辉杨啸宇
申请(专利权)人:奎屯运征油脂有限公司郑州远洋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