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后盖及电池端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03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后盖及电池端电连接器,属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技术领域。电连接器后盖包括板件和网格状的筋结构。板件具有极柱安装孔和走线孔;极柱安装孔用于为高压极柱避让空间,走线孔用以让电连接器的线通过。网格状的筋结构固定并凸出于板件的外表面,筋结构开设有与极柱安装孔和走线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孔。板件和筋结构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筋结构设置为网格状能够大幅提高连接器后盖的刚度,且注塑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外观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后盖及电池端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后盖及电池端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用于电动汽车的电连接器包括车端电连接器和电池端电连接器,两者配合使用对电池充电。车端电连接器的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盖。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9119792A中所示的电池端电连接器的后盖,该后盖为薄型板,注塑时容易产生气泡,影响产品外观,且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后盖及电池端电连接器。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连接器后盖,包括:板件,具有极柱安装孔和走线孔;网格状的筋结构,固定并凸出于所述板件的外表面,所述筋结构开设有与所述极柱安装孔和所述走线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孔;其中,所述板件和所述筋结构一体成型。本方案中,将筋结构设置为网格状大幅提高了连接器后盖的刚度,且注塑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外观良好。优选地,所述筋结构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过孔,均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板件,具有极柱安装孔和走线孔;/n网格状的筋结构,固定并凸出于所述板件的外表面,所述筋结构开设有与所述极柱安装孔和所述走线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孔;/n其中,所述板件和所述筋结构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件,具有极柱安装孔和走线孔;
网格状的筋结构,固定并凸出于所述板件的外表面,所述筋结构开设有与所述极柱安装孔和所述走线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孔;
其中,所述板件和所述筋结构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结构具有:
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过孔,均位于所述筋结构的中部;
第二过孔,与所述极柱安装孔一一对应并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后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极柱安装孔的形状相同;
和/或,所述第二过孔和所述极柱安装孔的孔壁均由两个弧形面和两个平面构成,其中,两个弧形面对称设置,两个平面对称设置;
和/或,所述筋结构的两端各具有一个第二过孔;
和/或,所述筋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走线孔对应的第三过孔,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走线孔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一过孔分布于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三过孔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后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筋结构的长度方向对应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相对于所述板件的侧面向板件的中部凹陷;和/或,
所述筋结构的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相对于所述板件的侧面向板件的中部凹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结构包括两个端部加强筋,所述端部加强筋具有与所述极柱安装孔对应的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仇丹梁黄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