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板组件、电器盒和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96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板组件、电器盒和电气设备,接线板组件包括接线板主体、护板和弹性复位件,接线板主体设置有常断导电端子,常断导电端子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护板设置有导电芯和力接收部,导电芯和常断导电端子均位于护板与接线板主体之间,力接收部受力驱动导电芯进入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通过导电芯电连接。弹性复位件的恢复力迫使导电芯与常断导电端子分离。该接线板组件可防触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板组件、电器盒和电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接线板组件、电器盒和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在空调器使用周期内,尤其是空调内机,有过滤网需要定期清洗,还有电路、管线的维修,处理这些问题首先要清晰看到装在空调内部的结构,打开空调内机面板和电器盒盖,再进行操作,由于漏电或没有断开总电源等,这个操作过程有很大的触电可能性。如图1所示,目前,电器盒部件中通常需要两个电器盒盖,两个电器盒盖分别为电器盒内盖101和电器盒外盖102,其中电器盒内盖101和电器盒外盖102均由塑料件的电器盒盖主体和钣金件的电器盒屏蔽盖组成,以与面板103共同起到防火作用。装配时,由卡扣把电器盒屏蔽盖装在电器盒盖主体上,再将电器盒内盖101和电器盒外盖102依次盖到电器盒的盒体104上,螺钉加卡扣固定,最后盖上面板103。这种装配方式的组件较多物料成本高,步骤繁琐不方便,实际生产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触电的接线板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接线板组件的电器盒。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器盒的电气设备。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板组件,包括接线板主体、护板和弹性复位件,接线板主体设置有常断导电端子,常断导电端子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护板设置有导电芯和力接收部,导电芯和常断导电端子均位于护板与接线板主体之间,力接收部受力驱动导电芯进入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通过导电芯电连接。弹性复位件的恢复力迫使导电芯与常断导电端子分离。由上述方案可见,接线板组件采用常断式的防触电设计,在护板的力接收部不受外力时,护板在弹性复位件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导电芯与常断导电端子断开接触,从而使得接线板组件处于断电状态。在护板的力接收受到外力按压时,导电芯与常断导电端子电接触,实现电路导通。这样,解决了在检修设备时,由于忘记断开电源等情况时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同时,由于护板的设置,不论护板处在下压状态,还是护板被弹簧顶起的状态,护板始终覆盖遮蔽在接线板主体的顶部,起到隔绝用户接触接线端子的作用,避免操作中接触到内机供电线路端子造成触电事故。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护板与接线板主体之间,导电芯和力接收部分别设置在护板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由此可见,保证导电芯与导电端子电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方案是,接线板主体还设置有定位柱,弹性复位件套设在定位柱外,护板开设有导向孔,定位柱的自由端伸入导向孔内。由此可见,定位柱同时起到支撑弹簧以及对护板进行导向的作用。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线板主体设置有导向件,护板套设在导向件上并可沿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由此可见,导向件用于对护板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导电芯能够准确地插入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线板主体上还设置有限位螺钉,限位螺钉安装在导向件的端部,限位螺钉的头部自导向件的周壁沿径向凸出。由此可见,限位螺钉实现了对护板的位移的限定。进一步的方案是,接线板主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安装槽和第二端子安装槽;第一导电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接线固定部和第一电连接部,第一接线固定部安装在第一端子安装槽内,第一电连接部伸入第二端子安装槽内并朝向护板一侧延伸;第二导电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接线固定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第二接线固定部和第二电连接部均位于第二端子安装槽内,第一电连接部朝向护板一侧延伸,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之间形成容纳间隙,导电芯插入容纳间隙中。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电连接部的自由端与第二电连接部的自由端之间设有与容纳间隙连通的插入口,插入口呈朝外扩张状。由此可见,插入口朝外扩张,实现了对导电芯的导向,便于导电芯插入容纳间隙内。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常断导电端子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导电芯的数量与常断导电端子的数量相同;多个常断导电端子沿着接线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沿着接线板主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由此可见,常断导电端子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均呈片状。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线板主体还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接线板主体,护板上与紧固件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操作通孔。由此可见,操作通孔的设置方便用户拆卸固定接线板组件的紧固件,螺丝刀可通过操作通孔将紧固件快速拆出,从而将接线板组件拆下。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线板主体还设置有常通导电端子,常通导电端子位于护板与接线板主体之间,常通导电端子与常断导电端子沿着接线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器盒,包括上述的接线板组件。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器盒。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气设备包括壳体和面板,壳体设有壳体开口,面板铰接在壳体开口处,电器盒安装在壳体内,面板设置有压块,压块与力接收部抵接。由此可见,压块用于在将面板扣合时向力接收部施加压力,从而使得导电芯与常断导电端子电接触。进一步的方案是,电器盒还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朝向壳体开口一侧设置有端壁,接线板组件安装在端壁与盒盖围成的容纳腔室内。壳体内设置有电器盒安装腔,电器盒安装在电器盒安装腔内,电器盒安装腔在壳体开口处设置有壳体操作口。面板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呈环状且自面板的内表面凸出,压块位于密封部的内侧,面板覆盖壳体操作口,密封部与壳体操作口过盈配合。由此可见,面板上的密封部与壳体上的密封口密封配合,形成封闭式结构,从而取消传统的电器盒外盖,减少了整机的零部件数量,提升装配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部和护板均由防火绝缘的材料注塑而成。由此可见,护板和密封部均采用防火材料注塑,防止电器盒内部起火蔓延至外部,提高了防火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空调器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实施例中面板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实施例中接线板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实施例中面板处于闭合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实施例中面板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电气设备为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面板13和电器盒14。壳体包括底壳11和面板体12,面板体12设有壳体开口121,面板13安装在壳体开口121处,面板13的顶部与面板体12通过铰轴133铰接,面板13的底部与面板体12通过卡扣134卡合,活页使面板13打开或闭合时能够在面板体12上以一定角度转动,方便拆卸和安装。参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接线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线板主体,所述接线板主体设置有常断导电端子,所述常断导电端子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n护板,所述护板设置有导电芯和力接收部,所述导电芯和所述常断导电端子均位于所述护板与所述接线板主体之间,所述力接收部受力驱动所述导电芯进入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通过所述导电芯电连接;/n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导电芯与所述常断导电端子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线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板主体,所述接线板主体设置有常断导电端子,所述常断导电端子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
护板,所述护板设置有导电芯和力接收部,所述导电芯和所述常断导电端子均位于所述护板与所述接线板主体之间,所述力接收部受力驱动所述导电芯进入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通过所述导电芯电连接;
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导电芯与所述常断导电端子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所述护板与所述接线板主体之间,所述导电芯和所述力接收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护板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板主体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在所述定位柱外,所述护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伸入所述导向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接线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板主体设置有导向件,所述护板套设在所述导向件上并可沿着所述导向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板主体上还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安装在所述导向件的端部,所述限位螺钉的头部自所述导向件的周壁沿径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接线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板主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安装槽和第二端子安装槽;
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接线固定部和第一电连接部,所述第一接线固定部安装在第一端子安装槽内,第一电连接部伸入第二端子安装槽内并朝向所述护板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接线固定部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接线固定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均位于第二端子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朝向所述护板一侧延伸,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之间形成容纳间隙,所述导电芯插入所述容纳间隙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自由端之间设有与所述容纳间隙连通的插入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菲菲张银银袁城陈强熊硕胡业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