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管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在我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电动汽车就属于新能源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包括电池组,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一种对电池组进行管理的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但传统的管理装置在对电池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单一的显示电池组的所剩电量,在长时间的消耗电量的过程中,电池组发生的热量不断增多,易提高电池组的自身温度,因此通常采用散热风扇和散热孔搭配使用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但该方式不利于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温度进行调节散热效率,进而不利于满足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的需求,且在车辆进行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颠簸易导致电池组的损坏,从而缩短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以解决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包括缓冲组件(1)、调节组件(2)、安装盒(3)、散热片(4)、分隔板(5)、固定盒(6)、盖板(7)、第一缓冲垫(8)、延长罩(9)、第一限位孔(10)、第二限位孔(11)、第一限位凹槽(12)、第二限位凹槽(13)、连接板(14)和散热风扇(1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槽,且缓冲组件(1)的一端位于该卡槽的内部;/n所述缓冲组件(1)包括第二缓冲垫(101)、安装底板(102)、弹簧(103)、凸起块(104)、连接柱(105)、第三限位孔(106)、安装块(107)、放置板(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包括缓冲组件(1)、调节组件(2)、安装盒(3)、散热片(4)、分隔板(5)、固定盒(6)、盖板(7)、第一缓冲垫(8)、延长罩(9)、第一限位孔(10)、第二限位孔(11)、第一限位凹槽(12)、第二限位凹槽(13)、连接板(14)和散热风扇(1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槽,且缓冲组件(1)的一端位于该卡槽的内部;
所述缓冲组件(1)包括第二缓冲垫(101)、安装底板(102)、弹簧(103)、凸起块(104)、连接柱(105)、第三限位孔(106)、安装块(107)、放置板(108)和卡块(109),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槽,且卡块(109)的一端位于该卡槽的内部,所述放置板(108)的底端四角分别与安装底板(102)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102)的底端中心处与安装块(107)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107)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连接柱(105)的外部中心处与该通孔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凸起块(104)的底端均匀与固定盒(6)的内部底端焊接,所述凸起块(104)的顶端两侧分别与弹簧(1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3)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底板(102)的底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8)位于第二缓冲垫(101)的正上方,所述分隔板(5)的一端贯穿固定盒(6)的一侧均匀开设的通孔与延长罩(9)的内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延长罩(9)的一侧边缘处与固定盒(6)的外部一侧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与散热片(4)的相邻一侧中心底端和安装盒(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3)的内部安装有信号收发器、执行器和控制器,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与散热片(4)的相邻一侧中心处与调节组件(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马达(201)、滚珠螺母(202)、丝杆(203)、第一移动杆(204)、第一挡板(205)、第二挡板(206)和第二移动杆(207),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与散热片(4)的相邻一侧中心处与马达(20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马达(201)的输出端与丝杆(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03)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4)的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4)与丝杆(203)的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移动杆(204)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延长罩(9)的顶端中心两侧开设的第二限位孔(11)与第一挡板(205)的底端中心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玲玲,黄艳玲,郭大民,李泰然,朱尚功,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