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85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模块,通过增加第一导热组件和第二导热组件的接触性连接,提高热传导速率。同时第一导热组件的热传导速率大于第二导热组件的热传导速率,使得光发射器件产生的热量主要向上壳体传导,少部分向下壳体传导,优化光发射器件外部散热路径。通过与上壳体接触连接,降低光发射器件的外表面局部热点,保证其内部热电制冷器有效制冷及加热,降低热电制冷器端功耗及模块总功耗,确保模块在各温度区间输出稳定的波长,结构简单高效,同时成本较低,提高了光模块整体散热性能,提高光模块在整个工业级温度范围内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技术介绍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和海量连接等特点,可为用户带来革命性的业务体验和新型商业模式,作为国家战略,成为十三五期间通信行业的重要建设任务。前传为移动承载网的一部分,5G前传方案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运营商的投资和建设效率等。据调研数据显示,一个5G基站需要至少12芯光纤才能有效满足其前传承载需求,若同时考虑4G网络改造,单站需要36~48芯光纤承载,且未来室分场景下的光纤需求量更高,传统方案将光纤直驱方案无法满足5G前传承载需求。基于微光学波分复用器技术的半有源前传承载方案——采用微光学波分复用器技术重用粗波分复用成熟的前6波频谱资源,节省90%以上的光纤资源,充分发挥粗波分复用部分波长色散优势,大幅提升传输性能,通过增加热电制冷器温度控制,左右偏移3.5nm波长形成12波,从而快速实现5G前传12波彩光方案。针对此方案,现有5G前传6波长的粗波分复用方案的波长分别1271、1291、1311、1331、1351、1371nm,波长间隔20nm,5G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n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盖合形成空腔;/n光发射器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光发射器件与所述上壳体之间设置第一导热组件;/n所述光发射器件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第二导热组件,/n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二导热组件、所述光发射组件、所述第一导热组件、所述上壳体依次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的热传导速率大于所述第二导热组件的热传导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
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盖合形成空腔;
光发射器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光发射器件与所述上壳体之间设置第一导热组件;
所述光发射器件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第二导热组件,
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二导热组件、所述光发射组件、所述第一导热组件、所述上壳体依次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的热传导速率大于所述第二导热组件的热传导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组件包括:散热块,所述散热块的一侧为平面,与所述上壳体接触连接;另一侧设置凹槽,与所述光发射器件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于所述散热块与所述上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散热块胶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湘容张俊红孙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