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美泽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40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E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管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管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处开设有滑入槽,所述第一管体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二管体通过两侧的凸块和第一管体内侧的限位槽精准定位插入,从而使固定块和卡块能够直线移动,精准卡入卡槽中,这样使得在组装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时只需要直接对准插入即可,组装非常方便;三道密封结构配合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装的密封性能,防止在PE管组装处发生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
本技术涉及PE管
,特别是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
技术介绍
PE管的使用领域广泛。其中给水管和燃气管是其两个最大的应用市场。PE树脂,是由单体乙烯聚合而成,由于在聚合时因压力、温度等聚合反应条件不同,可得出不同密度的树脂,因而又有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之分。在加工不同类型PE管材时,根据其应用条件的不同,选用树脂牌号的不同,同时对挤出机和模具的要求也有所不同。pe管分为PE32、PE40、PE63、PE80、PE100五个等级,而用于燃气管和给水管的材料主要是PE80和PE100。现有的PE管的缺点是:组装时用接头连接,需要两头连接,组装不便,并且密封性存在缺陷,在PE管组装处容易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管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管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处开设有滑入槽,所述第一管体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插入第一管体内侧的限位槽中,所述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入第一管体内侧的卡槽中;所述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插入第一管体一侧的密封槽中。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与第二管体的外径相同,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与凸块的形状相适配。可选的,所述滑入槽开设在第一管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处,所述滑入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十度。可选的,所述密封槽的形状与密封环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块的长度小于限位槽的长度。可选的,所述圆槽的深度为第二管体管壁厚度的一半,所述固定块的底部高于圆槽内侧的顶部。可选的,所述卡块的竖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卡块、固定块和第二管体为一体结构。可选的,所述套环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外径,所述套环的密封环一侧与第一管体的密封槽一侧相贴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便于组装的PE管,通过在第一管体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第一管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卡槽,第一管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处开设有滑入槽,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装时,第一管体外表面的圆槽中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和卡块,固定块与圆槽内侧的底部留有一定距离,在固定块和卡块进入第一管体时固定块和卡块通过滑入槽被压下,之后固定块和卡块直线移动到卡槽位置时卡块自动复位,卡入卡槽中,从而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装完成,在第二管体插入第一管体内时,第二管体通过两侧的凸块和第一管体内侧的限位槽精准定位插入,从而使固定块和卡块能够直线移动,精准卡入卡槽中,这样使得在组装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时只需要直接对准插入即可,组装非常方便,组装结构简单,组装速度快。2、该便于组装的PE管,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装完成后,第一管体的内壁和第二管体的外壁紧密贴合,为第一道密封结构,同时套环的密封环一侧与第一管体的密封槽一侧相贴合,套环堵住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连接处,为第二道密封结构,通过在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插入第一管体一侧的密封槽中,密封环和密封槽为第三道密封结构,三道密封结构配合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装的密封性能,防止在PE管组装处发生泄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管体,2-限位槽,3-卡槽,4-滑入槽,5-密封槽,6-第二管体,7-凸块,8-圆槽,9-固定块,10-卡块,11-套环,12-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5所示,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它包括第一管体1,第一管体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2,第一管体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卡槽3,第一管体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处开设有滑入槽4,第一管体1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5;第一管体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管体6,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7,凸块7插入第一管体1内侧的限位槽2中,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开设有圆槽8,圆槽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卡入第一管体1内侧的卡槽3中;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11,套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2,密封环12插入第一管体1一侧的密封槽5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管体1的内径与第二管体6的外径相同,限位槽2的形状与凸块7的形状相适配,第二管体6通过两侧的凸块7和第一管体1内侧的限位槽2精准定位插入,从而使固定块9和卡块10能够直线移动;滑入槽4开设在第一管体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处,滑入槽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十度,滑入槽4能够在固定块9和卡块10进入第一管体1时压下卡块10和固定块9;密封槽5的形状与密封环12的形状相适配,密封环12和密封槽5为第三道密封结构,凸块7的长度小于限位槽2的长度,圆槽8的深度为第二管体6管壁厚度的一半,固定块9的底部高于圆槽8内侧的顶部,卡块10的竖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固定块9和卡块10直线移动到卡槽3位置时卡块10自动复位,卡入卡槽3中,从而使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6组装完成,卡块10、固定块9和第二管体6为一体结构;套环11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6的外径,套环11的密封环12一侧与第一管体1的密封槽5一侧相贴合,套环11堵住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6的连接处,为第二道密封结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6组装时,第一管体1外表面的圆槽8中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和卡块10,固定块9与圆槽8内侧的底部留有一定距离,在固定块9和卡块10进入第一管体1时固定块9和卡块10通过滑入槽4被压下,之后固定块9和卡块10直线移动到卡槽3位置时卡块10自动复位,卡入卡槽3中,从而使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6组装完成,在第二管体6插入第一管体1内时,第二管体6通过两侧的凸块7和第一管体1内侧的限位槽2精准定位插入,从而使固定块9和卡块10能够直线移动,精准卡入卡槽3中,第一管体1的内壁和第二管体6的外壁紧密贴合,为第一道密封结构,同时套环11的密封环12一侧与第一管体1的密封槽5一侧相贴合,套环11堵住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6的连接处,为第二道密封结构,通过在套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2,密封环12插入第一管体1一侧的密封槽5中,密封环12和密封槽5为第三道密封结构,三道密封结构配合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6组装的密封性能。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第一管体(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卡槽(3),所述第一管体(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处开设有滑入槽(4),所述第一管体(1)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5);/n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管体(6),所述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7),所述凸块(7)插入第一管体(1)内侧的限位槽(2)中,所述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开设有圆槽(8),所述圆槽(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卡入第一管体(1)内侧的卡槽(3)中;/n所述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11),所述套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2),所述密封环(12)插入第一管体(1)一侧的密封槽(5)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第一管体(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卡槽(3),所述第一管体(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处开设有滑入槽(4),所述第一管体(1)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5);
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管体(6),所述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7),所述凸块(7)插入第一管体(1)内侧的限位槽(2)中,所述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开设有圆槽(8),所述圆槽(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卡入第一管体(1)内侧的卡槽(3)中;
所述第二管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11),所述套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2),所述密封环(12)插入第一管体(1)一侧的密封槽(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径与第二管体(6)的外径相同,所述限位槽(2)的形状与凸块(7)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美泽
申请(专利权)人:钟美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