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335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其结构包括:出水把手、三通管、第一出水口、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旋钮、混水出口,出水把手通过活动卡合在混水出口的外侧,三通管通过螺栓连接在混水出口的上方,第一出水口通过活动卡合在三通管的两侧,热水进水口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的左侧,冷水进水口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的右侧,旋钮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的外侧,混水出口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进行改良,水通过立柱中的杂质进口进入杂质盒,过滤后的水再通过滤网流出,能够对水进行除杂,则避免混水阀产生污垢,则混水出口能够均匀的出水,且能够避免混水阀造成漏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
本技术涉及金属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
技术介绍
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是热暖系统的配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集中供热水系统,并可配套应用于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冷热水混水温度,目前的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具有以下缺陷:现有的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由于混水阀会产生污垢从而发生堵塞,则导致冷热水不均或是两侧出水口其中有一侧不出水的现象,且长期使用会导致混水阀造成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其结构包括:出水把手、三通管、第一出水口、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旋钮、混水出口,所述出水把手通过活动卡合在混水出口的外侧,所述三通管通过螺栓连接在混水出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活动卡合在三通管的两侧,所述热水进水口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的左侧,所述冷水进水口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的右侧,所述旋钮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的外侧,所述混水出口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的下方。更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由热敏元件、恒温阀芯、热水进水管、上盖、除杂装置、冷水进水管、固定块、弹簧、混水出水管组成,所述热敏元件通过法兰连接在恒温阀芯的下方,所述热水进水管通过螺栓连接在恒温阀芯的左侧,所述上盖与三通管进行过盈配合,所述除杂装置通过活动卡合在固定块的上方,所述冷水进水管通过螺栓连接在恒温阀芯的右侧,所述固定块通过法兰连接在恒温阀芯的两侧,所述弹簧与恒温阀芯进行法兰连接,所述混水出水管通过卡扣连接在恒温阀芯的下方。更进一步的,所述除杂装置由杂质进口、一号滤网、立柱、叶片、杂质出口组成,所述杂质进口通过嵌固连接在立柱的左侧,所述一号滤网通过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上方,所述立柱通过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上方,所述叶片通过螺栓连接在立柱的左侧,所述杂质出口通过螺栓连接在立柱的下方。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设有二号滤网、卡扣、杂质盒组成,所述二号滤网通过固定连接在杂质盒的左侧,所述卡扣通过螺栓连接在杂质盒的内侧。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与卡扣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杂质出口位于固定块的内侧。更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滤网采用半圆弧设计且与叶片进行过盈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均匀分在在立柱的左侧且位于杂质进口下方,能够使杂质流入杂质盒内。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进行改良,水通过立柱中的杂质进口进入杂质盒,过滤后的水再通过滤网流出,能够对水进行除杂,则避免混水阀产生污垢,则混水出口能够均匀的出水,且能够避免混水阀造成漏水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三通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除杂装置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除杂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出水把手-1、三通管-2、第一出水口-3、热水进水口-4、冷水进水口-5、旋钮-6、混水出口-7、热敏元件-21、恒温阀芯-22、热水进水管-23、上盖-24、除杂装置-25、冷水进水管-26、固定块-27、弹簧-28、混水出水管-29、杂质进口-251、一号滤网-252、立柱-253、叶片-254、杂质出口-255、二号滤网-271、卡扣-272、杂质盒-27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其结构包括:出水把手1、三通管2、第一出水口3、热水进水口4、冷水进水口5、旋钮6、混水出口7,所述出水把手1通过活动卡合在混水出口7的外侧,所述三通管2通过螺栓连接在混水出口7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口3通过活动卡合在三通管2的两侧,所述热水进水口4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2的左侧,所述冷水进水口5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2的右侧,所述旋钮6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2的外侧,所述混水出口7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2的下方,所述三通管2由热敏元件21、恒温阀芯22、热水进水管23、上盖24、除杂装置25、冷水进水管26、固定块27、弹簧28、混水出水管29组成,所述热敏元件21通过法兰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下方,所述热水进水管23通过螺栓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左侧,所述上盖24与三通管2进行过盈配合,所述除杂装置25通过活动卡合在固定块27的上方,所述冷水进水管26通过螺栓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右侧,所述固定块27通过法兰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两侧,所述弹簧28与恒温阀芯22进行法兰连接,所述混水出水管29通过卡扣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下方,所述除杂装置25由杂质进口251、一号滤网252、立柱253、叶片254、杂质出口255组成,所述杂质进口251通过嵌固连接在立柱253的左侧,所述一号滤网252通过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7的上方,所述立柱253通过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7的上方,所述叶片254通过螺栓连接在立柱253的左侧,所述杂质出口255通过螺栓连接在立柱253的下方,所述固定块27设有二号滤网271、卡扣272、杂质盒273组成,所述二号滤网271通过固定连接在杂质盒273的左侧,所述卡扣272通过螺栓连接在杂质盒273的内侧,所述立柱253与卡扣27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杂质出口255位于固定块27的内侧,所述二号滤网271采用半圆弧设计且与叶片254进行过盈配合,所述叶片254均匀分在在立柱253的左侧且位于杂质进口251下方,能够使杂质流入杂质盒273内。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本技术通过对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进行改良,在使用前,通过旋钮6从而设定温度,再控制出水把手1,使得热水通过热水进水口4流入热水进水管23内,一部分热水通过一号滤网252流出,另一部分热水通过杂志进口251流入立柱内,再通过杂质出口255流入杂质盒273内,最终通过二号滤网271流出,同时一部分污垢残留在一号滤网252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其结构包括:出水把手(1)、三通管(2)、第一出水口(3)、热水进水口(4)、冷水进水口(5)、旋钮(6)、混水出口(7),其特征在于:/n所述出水把手(1)通过活动卡合在混水出口(7)的外侧,所述三通管(2)通过螺栓连接在混水出口(7)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口(3)通过活动卡合在三通管(2)的两侧,所述热水进水口(4)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2)的左侧,所述冷水进水口(5)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2)的右侧,所述旋钮(6)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2)的外侧,所述混水出口(7)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2)的下方;/n所述三通管(2)由热敏元件(21)、恒温阀芯(22)、热水进水管(23)、上盖(24)、除杂装置(25)、冷水进水管(26)、固定块(27)、弹簧(28)、混水出水管(29)组成,所述热敏元件(21)通过法兰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下方,所述热水进水管(23)通过螺栓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左侧,所述上盖(24)与三通管(2)进行过盈配合,所述除杂装置(25)通过活动卡合在固定块(27)的上方,所述冷水进水管(26)通过螺栓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右侧,所述固定块(27)通过法兰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两侧,所述弹簧(28)与恒温阀芯(22)进行法兰连接,所述混水出水管(29)通过卡扣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恒温吊装式电热水器混水阀,其结构包括:出水把手(1)、三通管(2)、第一出水口(3)、热水进水口(4)、冷水进水口(5)、旋钮(6)、混水出口(7),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把手(1)通过活动卡合在混水出口(7)的外侧,所述三通管(2)通过螺栓连接在混水出口(7)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口(3)通过活动卡合在三通管(2)的两侧,所述热水进水口(4)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2)的左侧,所述冷水进水口(5)通过螺栓连接在三通管(2)的右侧,所述旋钮(6)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2)的外侧,所述混水出口(7)通过法兰连接在三通管(2)的下方;
所述三通管(2)由热敏元件(21)、恒温阀芯(22)、热水进水管(23)、上盖(24)、除杂装置(25)、冷水进水管(26)、固定块(27)、弹簧(28)、混水出水管(29)组成,所述热敏元件(21)通过法兰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下方,所述热水进水管(23)通过螺栓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左侧,所述上盖(24)与三通管(2)进行过盈配合,所述除杂装置(25)通过活动卡合在固定块(27)的上方,所述冷水进水管(26)通过螺栓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右侧,所述固定块(27)通过法兰连接在恒温阀芯(22)的两侧,所述弹簧(28)与恒温阀芯(22)进行法兰连接,所述混水出水管(29)通过卡扣连接在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