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307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包括熔断器、FS‑MD模块、电储模块和负载用电模块,系统初始用电由市电供给,所述FS‑MD模块设有四个连接点,FS‑MD模块1号连接点与市电正极连接,FS‑MD模块2号连接点与市电负极连接,FS‑MD模块与所述负载用电模块之间并联,电储模块一端与FS‑MD模块3号连接点之间连接,电储模块另一端与FS‑MD模块4号连接点之间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安全效益:改进使用瞬时零电压不停机系统供电后可以解决晃电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引发一些事故,充分体现了其显著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改进改进使用本系统后能有效减少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重要场所一年至少可减少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用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
技术介绍
多级变电站组成的电网,用户分布广,极易产生短路或过流故障,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回路,从发生到故障切除,时间为20~700ms,期间其它正常回路电压会暂降,造成晃电,另外夏季雷电季节也易造成晃电,晃电一旦发生,一般电气设备的交流接触器线圈就会因为线圈两端电压低于维持电压,使得接触器脱扣,主触头断开,导致机泵停运、设备停电,影响安全生产,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损坏设备;很多工业企业重要场所不允许设备在电源短时中断(即晃电)的过程中造成设备跳闸停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不会让设备在电源晃电的过程中跳闸停电的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包括熔断器、FS-MD模块、电储模块和负载用电模块,系统初始用电由市电供给,所述FS-MD模块设有四个连接点,FS-MD模块1号连接点与市电正极连接,FS-MD模块2号连接点与市电负极连接,FS-MD模块与所述负载用电模块之间并联,电储模块一端与FS-MD模块3号连接点之间连接,电储模块另一端与FS-MD模块4号连接点之间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所述电储模块内部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发热元器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第一接触器、发热元器件和第二开关三者依次串联连接,第一开关和第一电容串联且该串联支线与第二接触器、第二电容之间并联,该并联支线一端与所述FS-MD模块3号连接点连接,并联支线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之间连接,第一接触器一端与发热元器件连接,另一端与FS-MD模块4号连接点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所述负载用电模块的电路包括第三接触器、第四接触器、第五接触器、黄色信号灯、红色信号灯和绿色信号灯,其中,第三接触器和黄色信号灯串联,第四接触器和红色信号灯串联,第五接触器和绿色信号灯串联,三条串联的支路之间并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所述熔断器设置在市电正极与所述FS-MD模块之间,熔断器一端与市电正极连接,熔断器另一端与FS-MD模块和所述负载用电模块二者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所述熔断器的型号为RL98一16A。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案,安全效益:改进使用瞬时零电压不停机系统供电后可以解决晃电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引发一些事故,充分体现了其显著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改进改进使用瞬时零电压不停机系统后能有效减少一些因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重要场所一年至少可减少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另外它不依赖辅助工作电源和辅助机械装置,因而体积小,可靠性高。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FS-MD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FS-MD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包括熔断器、FS-MD模块、电储模块和负载用电模块,系统初始用电由市电供给,所述FS-MD模块设有四个连接点,FS-MD模块1号连接点与市电正极连接,FS-MD模块2号连接点与市电负极连接,FS-MD模块与所述负载用电模块之间并联,电储模块一端与FS-MD模块3号连接点之间连接,电储模块另一端与FS-MD模块4号连接点之间连接;电储模块内部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发热元器件(FH)、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接触器(KM1)、发热元器件(FH)和第二开关(S2)三者依次串联连接,第一开关(S1)和第一电容(C1)串联且该串联支线与第二接触器(KM2)、第二电容(S2)之间并联,该并联支线一端与所述FS-MD模块3号连接点连接,并联支线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之间连接,第一接触器(KM1)一端与发热元器件(FH)连接,另一端与FS-MD模块4号连接点连接;负载用电模块的电路包括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第五接触器(KM5)、黄色信号灯(Y)、红色信号灯(R)和绿色信号灯(G),其中,第三接触器(KM3)和黄色信号灯(Y)串联,第四接触器(KM4)和红色信号灯(R)串联,第五接触器(KM5)和绿色信号灯(G)串联,三条串联的支路之间并联;熔断器(FU)设置在市电正极与所述FS-MD模块之间,熔断器(FU)一端与市电正极连接,熔断器(FU)另一端与FS-MD模块和所述负载用电模块二者连接;熔断器(FU)的型号为RL98一16A。使用时,正常工作状态下,由图1可知,KM1、KM2、KM3、KM4、KM5、S1和S2全部闭合,市电一边直接对KM3、KM4和KM5进行供电,Y、R和G全部显示正在工作状态;另一边,市电经过FS-MD模块对C1和C2进行充电;当发生晃电时,C1和C2开始对外放电,对KM3、KM4和KM5进行供电。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案,安全效益:改进使用瞬时零电压不停机系统供电后可以解决晃电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引发一些事故,充分体现了其显著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改进改进使用瞬时零电压不停机系统后能有效减少一些因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重要场所一年至少可减少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另外它不依赖辅助工作电源和辅助机械装置,因而体积小,可靠性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包括熔断器、FS-MD模块、电储模块和负载用电模块,系统初始用电由市电供给,其特征在于:所述FS-MD模块设有四个连接点,FS-MD模块1号连接点与市电正极连接,FS-MD模块2号连接点与市电负极连接,FS-MD模块与所述负载用电模块之间并联,电储模块一端与FS-MD模块3号连接点之间连接,电储模块另一端与FS-MD模块4号连接点之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包括熔断器、FS-MD模块、电储模块和负载用电模块,系统初始用电由市电供给,其特征在于:所述FS-MD模块设有四个连接点,FS-MD模块1号连接点与市电正极连接,FS-MD模块2号连接点与市电负极连接,FS-MD模块与所述负载用电模块之间并联,电储模块一端与FS-MD模块3号连接点之间连接,电储模块另一端与FS-MD模块4号连接点之间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持续供电和防晃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储模块内部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发热元器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第一接触器、发热元器件和第二开关三者依次串联连接,第一开关和第一电容串联且该串联支线与第二接触器、第二电容之间并联,该并联支线一端与所述FS-MD模块3号连接点连接,并联支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萍王静平漆小敏郭晚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