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安全特性及方法的掌上电脑技术

技术编号:286300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安全特性的掌上电脑,其特征在于:该具安全特性的掌上电脑包括有:    一安全认证卡,其上储存有一第一辨识资料;    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辨识程序、操作系统及第二辨识资料;    一中央处理单元,用以执行该辨识程序与该作业系统;以及一插槽,用以容纳一通讯接口与该安全认证卡,使得该安全认证卡可以藉由该通讯接口与该掌上电脑传输资料;    其中,当开机时,该掌上电脑会进行一辨识程序,比对该第一辨识资料与该第二辨识资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安全方法与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掌上电脑的安全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掌上电脑,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其便利性在于可以随身携带的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并取代传统的记事本,成为一辅助的记事本工具。随着厂商不断的推陈出新,朝向更多元化的应用领域迈进,使得PDA上亦兼具有游戏与播放音乐等越来越多元化的功能。目前相关的掌上电脑已经在行动商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形成另一股新兴的潮流与趋势。但随着其方便的携带性衍生的问题便是容易遗失与失窃。遗失与失窃的问题,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需要忍受财物上的损失,更严重的是资料遗失所带来的不便,想想看,如果遗失的是通讯簿,其不便自不待言。更何况对于经常往来的商务人士来说,必定会具有一些机密性极高的商务资料,一旦这些机密性的资料失窃,对于公司的损失可是非常的难以估计。因此,安全性的设计是基于使用者使用上的考量。以PDA来说,一般都是按下开机键(例如ON或是START)之后,经过一连串的硬件与软件上的侦测与检查,便可以直接进入操作系统中进行操作,几乎没有安全性可言,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接触到这一台PDA,均可以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任意的使用这台PDA,若其任意的删除其中储存的资料或其机密性的商业资料为其竞争对手所获,损失的风险不可谓不大。因此,一台具有安全特性的掌上电脑,以限制未经授权的使用者使用,除了有保护资料安全性的消极面意义外,更积极面意义在于过滤非法使用的使用者,增加了掌上电脑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安全特性及方法的掌上电脑,藉由比对一张安全认证卡上的辨识资料的方式,作为身份认证的方法,禁止未经授权的使用者使用。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安全特性的掌上电脑,包括有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辨识程序、操作系统及第一辨识资料;一中央处理单元,用以执行该辨识程序与该操作系统; 一安全认证卡,其上储存有一第二辨识资料;一插槽,用以容纳一通讯接口与该安全认证卡,使得该安全认证卡可以藉由该通讯接口与该掌上电脑传输资料;其中,当开机时,该掌上电脑会进行一辨识程序,比对该第一辨识资料与该第二辨识资料。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掌上电脑的安全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在该掌上电脑中储存一辨识程序与第一辨识资料;在一安全认证卡上储存一第二辨识资料;开机时针测试是否有该安全认证卡;以及比对该第一辨识资料与第二辨识资料;其中,当该第一辨识资料与该第二辨识资料符合时,完成开机程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系统架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认证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具安全特性与方法的掌上电脑,当掌上电脑开机时,运用掌上电脑上的辨识程序以及由一储存在安全认证卡上的辨识资料,以辨识比对的方式达到身份认证的目的,并在通过辨识之后使掌上电脑确认拥有安全认证卡的使用者为授权的使用者,允许其进行资料的处理与存取。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具安全特性与方法的掌上电脑的系统架构图,包括有一掌上电脑10,藉由一通讯接口20与一安全认证卡30做连接,掌上电脑10上设有一插槽,当安全认证卡30插入掌上电脑10时,可藉由通讯接口20与掌上电脑10做数据通讯。上述的安全认证卡30由可读写的存储器所构成,并可允许资料储存的一种非挥发性(non volatile)闪存,例如CF(Compact Flash)记忆卡、SM(SmartMedia)记忆卡、MMC(Multimedia Card)卡或是SD(Security Digital)记忆卡等或相类似的记忆卡。上述提及的掌上电脑10,为一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与一般熟知计算机的不同点在于其为手持式的装置,通常具有一储存单元、一输入装置(如键盘、麦克风、或是触控式键盘等等)、显示单元、程序执行所需的暂存内存(RAM)、及输出入接口。如图1所示,储存单元11用以储存大量的程序、操作系统以及资料,可以是一种只读存储器(ROM)、记忆卡或是磁盘驱动器、软盘机或磁带等等,并包括有执行所需的随机存取内存;输入单元用以输入资料或是供使用者对掌上电脑下达指令,例如键盘、鼠标、或是触控式键盘、麦克风等等,透过输出入接口与掌上电脑10做沟通;显示单元14用以显示相关讯息;除此之外,必须有一中央处理单元15为运作核心,用以执行软件,例如BIOS、操作系统、本专利技术所提及的辨识程序或其它应用程序。除上述基本构成之外,本专利技术所提及的掌上电脑,还包含有一插槽,其上有一通讯接口,以供当安全认证卡置入插槽时,可藉由通讯接口读取资料。掌上电脑10储存有一开机时所需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在一般所熟知的计算机系统中,BIOS为储存在ROM(仅读内存)上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低阶(low level)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与支持。操作系统对系统中各项外围设备的管理即建立在BIOS的基础上。在开机之时,系统将执行一个自我检查的例行程序,这是BIOS功能的一部分,通常称为上电自检(Power On Self Test,POST)。完整的POST自检包括对CPU、系统主机板、内存、系统ROM BIOS的测试、对键盘、硬盘以及通讯接口、连接端口等做检查。自检中如发现有错误,将按两种情况处理对于严重故障(致命性故障)则停机,此时由于各种初始化操作还没完成,不能给出任何提示或信号;对于非严重故障则给出提示或声音报警信号,等待用户处理。在完成POST自检后BIOS系统激活,BIOS将按照系统设定中的激活顺序搜寻驱动程序及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由引导记录完成系统的激活,并将系统的控制权与软件执行平台交由操作系统负责。不同的掌上电脑有各自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WINCE、DOS、OS/2、LINUX等操作系统。上述掌上电脑可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是手持式计算机、掌上电脑等等。使用者按下掌上电脑10的开启键(例如ON或START)后,促使内部的电源供应器运作,掌上电脑10中的中央处理单元15便开始执行BIOS程序。BIOS执行一连串的初始化与驱动外围设备,并且确认掌上电脑10有那些硬件,另外将通讯接口寻址,以读取安全认证卡30上的资料。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方法,由制造厂商于安全认证卡30上指定一第一辨识资料,并在BIOS中储存一段认证程序与设定一第二辨识资料,于开机时比对安全认证卡30上的第二辨识资料是否符合与BIOS中所指定的第一辨识资料相符合,如果符合,便完成开机,否则则无法开机,以增加掌上电脑的安全性。开机的时候,认证程序首先会与这张记忆卡进行沟通,以确认记忆卡是否已经置入该装置中。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认证程序判定卡片没有插入时,以自动关闭该掌上电脑。在进行认证程序时,认证程序会自安全认证卡30中读取储存于其上的辨识资料,并与储存在掌上电脑上的辨识资料相比对,辨识资料由厂商出场前设定,为一经过加密的资料,使用者无法轻易的得知其内的资料,亦无法经由译码的方法的得知其内容,以避免未经授权的使用者,可以藉由更改记忆卡上的认证资料的手段以得到使用授权。经过比对之后,认证程序判定拥有该记忆卡的持有者为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授权使用者,准许其使用该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元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市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