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90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依次叠加的基层、太阳能电池组件膜层、胶膜层和面层,还包括氢致变色层,所述氢致变色层位于胶膜层和面层之间、或者位于基层和太阳能电池组件膜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上,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还可以根据太阳光的强度合理的改变太阳光的透过率,以满足建筑物内对光照的需要,并能够实现调光的作用,作为建筑材料既美观又具有艺术性,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并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能源消费强度高。但是,我国的能源,尤其是非再生能源相对短缺。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另外,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太阳能产业,尤其是薄膜太阳能产业蓬勃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碲化镉、铜铟镓硒等薄膜太阳能产线顺利建成并实现产业化。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也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用光伏组件来做建筑物的屋顶、外墙和窗户,这样既可用做建筑材料也可实现发电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建筑外墙发出的电可供日常生活使用,大大节省了化石能源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基层(1)、太阳能电池组件膜层(2)、胶膜层(3)和面层(4),还包括氢致变色层(5),所述氢致变色层(5)位于胶膜层(3)和面层(4)之间、或者位于基层(1)和太阳能电池组件膜层(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基层(1)、太阳能电池组件膜层(2)、胶膜层(3)和面层(4),还包括氢致变色层(5),所述氢致变色层(5)位于胶膜层(3)和面层(4)之间、或者位于基层(1)和太阳能电池组件膜层(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致变色层(5)包括依次叠加的氢致变色材料层(51)、中间分隔层(53)和储氢材料层(5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致变色材料层(51)位于靠近基层的一侧,或者所述储氢材料层(52)位于靠近基层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致变色材料层(51)的材料选自稀土元素、稀土镁合金、镁镍合金、三氧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氢致变色材料层(51)的厚度为0.1-5μm;
和/或,所述中间分隔层(53)的材料选自无机离子导体、离子液体、离子导电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中间分隔层(53)的厚度为0.1-5μm;
和/或,所述储氢材料层(52)的材料选自Ti-Fe合金、稀土镁合金、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储氢材料层(52)的厚度为0.1-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膜层(2)包括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寿王伟陈娟周文彩齐帅于浩曾红杰彭立明邓南香陈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