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槽式箱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模拟天然降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槽式单种喷头的室内野外两用的降雨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基本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模拟天然降雨,通过测定雨滴大小、动能、均匀性等参数来定量评价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以及产流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雨型、地貌以及地质条件、植被类型、土壤条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进而实现对水土流失区域的动态观测。在这一研究领域,前苏联、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研究比较早,他们早在20世纪中叶就开始研制模拟降雨机,并广泛应用于各类涉及到自然降雨的科研试验中。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相继研制出不同性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其中大多数是单种喷头降雨装置,即以一种喷头作为雨滴发生器的降雨装置,并应用于科学研究的试验中。例如:2000年12月出版的第7卷第四期《水土保持研究》上,所公开的“SR型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装置”,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科研的下喷摆动间歇运动的降雨装置。然而,目前的这种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输水管和作为雨滴发生器的喷头一起固定在支撑梁架上,喷头喷洒出的水在喷头的摆动的任意一个时刻都直接面对被测区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槽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槽式箱体包括:水槽(1)、降雨隔罩(2)和防溅沙网(3);梯形体降雨隔罩(2)的下周边焊接在水槽1内底面的矩形孔上,两个防溅沙网(3)的长边紧贴降雨隔罩(2)的矩形板(13)和(14)的上端,并与水槽内壁成一定的斜度,用螺栓和螺母通过沙网连接件(10)将防溅沙网(3)固定在水槽(1)的两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槽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槽式箱体包括:水槽(1)、降雨隔罩(2)和防溅沙网(3);梯形体降雨隔罩(2)的下周边焊接在水槽1内底面的矩形孔上,两个防溅沙网(3)的长边紧贴降雨隔罩(2)的矩形板(13)和(14)的上端,并与水槽内壁成一定的斜度,用螺栓和螺母通过沙网连接件(10)将防溅沙网(3)固定在水槽(1)的两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槽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水槽(1)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一个长方体的槽体,在水槽的底面,根据喷头的数量开设相应数量的矩形孔,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康,杜秀霞,牛世洲,郑宏伟,刘宝元,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