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85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5
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包括上下两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上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位于上层非预应力钢筋层下方,下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位于下层非预应力钢筋层上方,每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均包括均匀间隔设置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包括缓粘结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均包括张拉端、固定端和连接在张拉端的钢绞线,张拉端包括顺次设置的螺旋筋一、小承压板、夹片锚和穴模,所述固定端包括顺次设置的螺旋筋二、单孔承压板和挤压锚。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在弧形屋面中彼此独立排布,又与混凝土全长范围有效粘结,故使用阶段因功能改变需要开洞时,可灵活切断预应力钢绞线,相较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具有明显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
技术介绍
预应力钢筋由于使用时可以带来更好的抗拉力或抗压力,可以有效减少由于跨度大而带来的温度裂缝,因此得到建筑行业的推广。但现有的预应力钢筋大多是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是在有粘接钢绞线的基础上做了涂包层,不与砼土直接接触,便于张拉,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不足,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松动,影响使用性能,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则是钢绞线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没有外包塑料管,与混凝土握裹力较强,但是张拉困难,难以满足施工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上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位于上层非预应力钢筋层下方,下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位于下层非预应力钢筋层上方,每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均包括均匀间隔设置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包括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均包括张拉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上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1)位于上层非预应力钢筋层(17)下方,下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2)位于下层非预应力钢筋层(18)上方,每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均包括均匀间隔设置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均包括张拉端、固定端和连接在张拉端的钢绞线(3),所述张拉端包括顺次设置的螺旋筋一(4)、小承压板(5)、夹片锚(6)和穴模(7),所述固定端包括顺次设置的螺旋筋二(8)、单孔承压板(9)和挤压锚(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上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1)位于上层非预应力钢筋层(17)下方,下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2)位于下层非预应力钢筋层(18)上方,每层弧形预应力钢筋层均包括均匀间隔设置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均包括张拉端、固定端和连接在张拉端的钢绞线(3),所述张拉端包括顺次设置的螺旋筋一(4)、小承压板(5)、夹片锚(6)和穴模(7),所述固定端包括顺次设置的螺旋筋二(8)、单孔承压板(9)和挤压锚(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布设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包括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海京李健男崔理佳姜满华王依列杨尚云赵建伟袁振杰罗连军杜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