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84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压装杆、操作台,操作台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压装杆与机体相连接,通过电容器外壳对两个外扩板之间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外扩板沿着结合板向两侧滑动,从而使外扩板的内侧能够与电容器外壳的外表面相贴合,从而使两个外扩板能够对电容器外壳进行夹持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底部鼓起的电容器外壳容易受压装杆挤压时在操作台上出现打滑的情况,通过电容器外壳被向外拉出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流,能够使前置板在滑动杆的配合下沿着板体向外伸出,从而使板体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前置板与板体之间,从而使吸盘能够对电容器外壳失去吸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
技术介绍
电容器芯子压装机主要是用于对电容器内部的芯子进行压装的设备,通过将芯子稍微挤入电容器外壳上端,再将电容器外壳放置在电容器芯子压装机的操作台上,最后通过上端垂直下降的压装杆将芯子压入电容器外壳内部,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电容器内部体积较小,且芯子与电容器外壳内壁是紧密贴合的,以至于压装杆在对芯子进行压装时,芯子是缓慢挤入电容器外壳内部的,若电容器外壳因芯子压入带入的气体对其底部产生的挤压,则会使电容器底部向外鼓起,从而导致电容器外壳容易出现打滑倾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压装杆、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装杆与机体相连接;所述压装杆包括衔接框、弹力条、收缩架、中接杆、联动杆,所述弹力条安装于衔接框的内壁上端与联动杆的上端之间,所述收缩架嵌固于联动杆的底部位置,所述中接杆与衔接框的内部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收缩架包括结合板、外扩板、回弹片,所述外扩板与结合板的底部活动卡合,所述回弹片安装于外扩板与结合板的内壁之间,所述外扩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结合板的底部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扩板包括板面、连接杆、吸附机构,所述连接杆与板面活动卡合,所述吸附机构嵌固于连接杆的前端位置,所述吸附机构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在板面的内部呈平行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附机构包括防贴块、吸盘、气密块,所述防贴块嵌固于吸盘的内侧位置,所述气密块与吸盘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吸盘采用质地柔软的聚氯乙烯塑料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密块包括板体、滑动杆、前置板、复弹条,所述滑动杆与板体活动卡合,所述前置板嵌固于滑动杆的左端位置,所述复弹条安装于前置板的内侧与板体之间,通过电容器外壳向外取出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流,能够带动前置板在滑动杆在配合下向外伸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置板包括增流片、承接板、导气腔、分离机构,所述增流片嵌固于导气腔的内侧位置,所述导气腔贯穿于承接板的内部位置,所述分离机构与承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增流片采用天然橡胶制成的三角形凸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后接板、减触块、前摆板,所述减触块嵌固于前摆板的左侧位置,所述前摆板与后接板的左端铰链连接,所述减触块呈弧形凸块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电容器外壳对两个外扩板之间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外扩板沿着结合板向两侧滑动,从而使外扩板的内侧能够与电容器外壳的外表面相贴合,从而使两个外扩板能够对电容器外壳进行夹持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底部鼓起的电容器外壳容易受压装杆挤压时在操作台上出现打滑的情况。2、通过电容器外壳被向外拉出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流,能够使前置板在滑动杆的配合下沿着板体向外伸出,从而使板体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前置板与板体之间,从而使吸盘能够对电容器外壳失去吸附力,有效的避免了压装杆对电容器外壳压装完成后,难以快速将电容器外壳从两个外扩板之间取出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装杆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收缩架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扩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吸附机构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气密块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前置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分离机构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压装杆-2、操作台-3、衔接框-21、弹力条-22、收缩架-23、中接杆-24、联动杆-25、结合板-a1、外扩板-a2、回弹片-a3、板面-a21、连接杆-a22、吸附机构-a23、防贴块-b1、吸盘-b2、气密块-b3、板体-b31、滑动杆-b32、前置板-b33、复弹条-b34、增流片-c1、承接板-c2、导气腔-c3、分离机构-c4、后接板-c41、减触块-c42、前摆板-c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1、压装杆2、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与机体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装杆2与机体1相连接;所述压装杆2包括衔接框21、弹力条22、收缩架23、中接杆24、联动杆25,所述弹力条22安装于衔接框21的内壁上端与联动杆25的上端之间,所述收缩架23嵌固于联动杆25的底部位置,所述中接杆24与衔接框21的内部相连接。其中,所述收缩架23包括结合板a1、外扩板a2、回弹片a3,所述外扩板a2与结合板a1的底部活动卡合,所述回弹片a3安装于外扩板a2与结合板a1的内壁之间,所述外扩板a2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结合板a1的底部呈对称分布,通过电容器外壳对外扩板a2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外扩板a2沿着结合板a1向外滑动。其中,所述外扩板a2包括板面a21、连接杆a22、吸附机构a23,所述连接杆a22与板面a21活动卡合,所述吸附机构a23嵌固于连接杆a22的前端位置,所述吸附机构a23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在板面a21的内部呈平行分布,通过反向气流对连接杆a2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连接杆a22推动吸附机构a23沿着板面a21向外伸出。其中,所述吸附机构a23包括防贴块b1、吸盘b2、气密块b3,所述防贴块b1嵌固于吸盘b2的内侧位置,所述气密块b3与吸盘b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吸盘b2采用质地柔软的聚氯乙烯塑料材质,通过吸盘b2能够吸附在电容器外壳的表面。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放置在操作台3上的电容器外壳对收缩架23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收缩架23在联动杆25的配合下沿着衔接框21向上滑动上升,从而使中接杆24能够对芯子进行挤压,再通过电容器外壳对两个外扩板a2之间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外扩板a2沿着结合板a1向两侧滑动,从而使外扩板a2的内侧能够与电容器外壳的外表面相贴合,再通过外扩板a2向外滑动产生的反向气流,能够对外扩板a2产生挤压,从而能够使连接杆a22沿着板面a21向外伸出,故而使吸附机构a23能够与电容器外壳外表面相贴合,再通过电容器外壳外表面对吸盘b2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吸盘b2吸附在电容器外壳的外表面,从而使两个外扩板a2能够对电容器外壳进行夹持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底部鼓起的电容器外壳容易受压装杆2挤压时在操作台3上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1)、压装杆(2)、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与机体(1)为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杆(2)与机体(1)相连接;/n所述压装杆(2)包括衔接框(21)、弹力条(22)、收缩架(23)、中接杆(24)、联动杆(25),所述弹力条(22)安装于衔接框(21)的内壁上端与联动杆(25)的上端之间,所述收缩架(23)嵌固于联动杆(25)的底部位置,所述中接杆(24)与衔接框(21)的内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1)、压装杆(2)、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与机体(1)为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杆(2)与机体(1)相连接;
所述压装杆(2)包括衔接框(21)、弹力条(22)、收缩架(23)、中接杆(24)、联动杆(25),所述弹力条(22)安装于衔接框(21)的内壁上端与联动杆(25)的上端之间,所述收缩架(23)嵌固于联动杆(25)的底部位置,所述中接杆(24)与衔接框(21)的内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架(23)包括结合板(a1)、外扩板(a2)、回弹片(a3),所述外扩板(a2)与结合板(a1)的底部活动卡合,所述回弹片(a3)安装于外扩板(a2)与结合板(a1)的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板(a2)包括板面(a21)、连接杆(a22)、吸附机构(a23),所述连接杆(a22)与板面(a21)活动卡合,所述吸附机构(a23)嵌固于连接杆(a22)的前端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元件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芽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灰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