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69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包括坡体、中坡、上坡和植被,所述坡体的底部边侧设置有底坡,且底坡的边侧贴合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上边缘处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筒,且连接杆的端头处连接有弹簧,所述防护板的两侧活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中坡设置在坡体的中部边侧,且中坡的上端面固定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底部的中坡内设置有集水斗,所述上坡固定在坡体的顶部边侧。该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通过使用防护结构与种植绿植的双重方式实现对边坡的防护,并且能够对水浪较大时冲击起的水进行排出,减少泥土的流失,以及减小对防护装置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相关
,具体为一种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在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河道边坡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需要通过护坡保护装置对边坡进行防护,通常对边坡的防护通常采用种植绿植的方式,然而现有的生态护坡保护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绿植均具有生命,在长期受到外界变化多端的环境影响后,容易出现损坏和枯萎等现象,因此无法做到对边坡的绝对性防护;2.并且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需要防护的边坡大多处于水边,因此防护装置会长期受到水的侵蚀,以及受到水浪的冲击进而容易遭到破坏,当水浪过大时冲击至植被上不易排出,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生态护坡保护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由于绿植均具有生命,在长期受到外界变化多端的环境影响后,容易出现损坏和枯萎等现象,并且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包括坡体(1)、中坡(11)、上坡(17)和植被(18),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底部边侧设置有底坡(2),且底坡(2)的边侧贴合安装有防护板(3),并且防护板(3)通过锁紧杆(4)和底坡(2)相连,所述防护板(3)的上边缘处活动安装有活动板(5),且活动板(5)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筒(7),且连接杆(6)的端头处连接有弹簧(8),所述防护板(3)的两侧活动设置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的内部预留有螺孔(10),所述中坡(11)设置在坡体(1)的中部边侧,且中坡(11)的上端面固定有固定条(1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包括坡体(1)、中坡(11)、上坡(17)和植被(18),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底部边侧设置有底坡(2),且底坡(2)的边侧贴合安装有防护板(3),并且防护板(3)通过锁紧杆(4)和底坡(2)相连,所述防护板(3)的上边缘处活动安装有活动板(5),且活动板(5)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筒(7),且连接杆(6)的端头处连接有弹簧(8),所述防护板(3)的两侧活动设置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的内部预留有螺孔(10),所述中坡(11)设置在坡体(1)的中部边侧,且中坡(11)的上端面固定有固定条(12),所述固定条(12)底部的中坡(11)内设置有集水斗(13),且集水斗(13)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4)和排水通道(15)相连,并且排水通道(15)的端头处设置有滤网(16),所述上坡(17)固定在坡体(1)的顶部边侧,且上坡(17)的表面种植有植被(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拼接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程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格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