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和岸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19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该单元采用矩形框结构,所述矩形框结构是由四块侧立设置的预制条板构成的,相邻两块预制条板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在所述预制条板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的岸坡防护结构,该岸坡防护结构包括铺满在坡面上的多个所述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同等大小的整体预制式结构相比,同等条件下,耕植土盛放量、水土保持情况和植物生长情况一致;运输过程中由于重量较轻容易搬运;无法机械化施工的条件下,施工过程中单块条板易搬放和安装;局部损坏后易维修;特别适用于膨胀土边坡、非平地边坡、无法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和岸坡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岸坡防护结构,特别是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和岸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内河航道边坡防护工程逐渐从传统硬质防护,转为采用生态结构型式。近年来,在常水位以上的边坡防护中,普遍采用了多孔隙型的预制混凝土生态砖结构。此类结构一方面通过混凝土结构配重可达到防护岸坡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垂向孔洞,可用于栽种植物,增加工程区域的绿色景观效果,减小工程实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多孔隙生态砖的生态型主要是通过孔洞的植被生长效果体现。增加结构生态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增大生态砖的单孔尺寸,为植物提供更充足的生长空间。因此,大体积、大孔隙率的生态砖由于可以盛放更多的种植土,可以为植物根系提供更优良的生长环境,已成为岸坡防护工程实践当中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整体预制的大体积结构单体结构重量也较重,在可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平地难度较容易克服。当将其应用到带坡度的边坡、施工平台宽度有限、机械化施工水平较低的区域时,其施工难度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为综合考虑边坡防护结构的生态效果和施工便利性,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兼顾结构生态效果和施工便利性的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和岸坡防护结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该单元采用矩形框结构,所述矩形框结构是由四块侧立设置的预制条板构成的,相邻两块预制条板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在所述预制条板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孔。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上述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的岸坡防护结构,该岸坡防护结构包括铺满在坡面上的多个所述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与同等大小的整体预制式结构相比,同等条件下,耕植土盛放量、水土保持情况和植物生长情况一致。2)运输过程中由于重量较轻容易搬运。3)无法机械化施工的条件下,施工过程中单块条板易搬放和安装。4)局部损坏后易维修。5)特别适用于膨胀土边坡、非平地边坡、无法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的第一种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的第二种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图3所示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的岸坡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防护单元;11、预制条板Ⅰ;111、凸隼;112、长腰形透水孔;12、预制条板Ⅱ;12、预制条板Ⅱ;121、卯孔;122、长腰形透水孔;2、岸坡基础;3、坡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3,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该单元采用矩形框结构,所述矩形框结构是由四块侧立设置的预制条板构成的,相邻两块预制条板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在所述预制条板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孔,用于透水。更加具体的结构:上述防护单元1由两块预制条板Ⅰ11和两块预制条板Ⅱ12拼装组成,预制条板Ⅰ11两端设有凸隼111,中间设置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形透水孔112;预制条板Ⅱ12两端设有卯孔121,中间设置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形透水孔122;参阅图4,一种采用上述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的岸坡防护结构,该岸坡防护结构包括铺满在坡面上的多个所述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在施工岸坡防护结构时,首先对岸坡基础2进行削坡及平整,形成坡面3。然后在坡面3上安装防护单元1,使防护单元1满铺整个坡面3。在防护单元1内部可栽种植物。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单元采用矩形框结构,所述矩形框结构是由四块侧立设置的预制条板构成的,相邻两块预制条板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在所述预制条板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生态框防护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单元采用矩形框结构,所述矩形框结构是由四块侧立设置的预制条板构成的,相邻两块预制条板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在所述预制条板上设有沿其厚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海兵杨燕华庞婧婧李旺生许海勇张明进童志远程小兵李晓星刘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引江济淮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