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玲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19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包括外防护层、承载定位件、导向件、抵触件和容置槽,所述外防护层的末端粘接连接有对接件,且对接件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外侧嵌套安装有活动件,所述外防护层的外端粘接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对接把手,所述对接把手的下端嵌套安装有承载定位件。该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待装置下端的活动件接触泥土或流动的液体推力下移时,可稳定的外移并配合拉绳拉伸内防护层形成扩增的形变效果,使其原先的表面网格面积扩大,进而增加其接触泥土的面积范围,从而自适应的对不同环境的泥土层进行接触防冲散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进步发展,各类水利相关的防护工作也在不断进步,其中为了对水利项目周围的坡地进行防护工作,防冲散网件就是较为常见的保护物件之一,其深受使用者的推广,但是现有的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1、如公开号为CN206448282U的一种山坡地水土保持用防护网,该防护网主体以多重结构进行复合设计,在遇暴雨导致山体滑坡时,粗径丝牢牢的加强山坡地水土保持用防护网的防护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但是现有的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在进行铺设的过程中无法稳定的根据需求进行快速定位工作,需要使用者繁琐的定位处理,进而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了不便;2、现有的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不具备较好的自动增大承载范围的工作效果,导致坡体表面液体流动过多或泥土松动时,极易出现匮乏松散的现象,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坡地防冲散网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进行铺设的过程中无法稳定的根据需求进行快速定位工作,需要使用者繁琐的定位处理,不具备较好的自动增大承载范围的工作效果,导致坡体表面液体流动过多或泥土松动时,极易出现匮乏松散的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包括外防护层、承载定位件、导向件、抵触件和容置槽,所述外防护层的末端粘接连接有对接件,且对接件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外侧嵌套安装有活动件,且活动件与对接件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外防护层的外端粘接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对接把手,所述对接把手的下端嵌套安装有承载定位件,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且第二拉绳的末端对接有安装件,且安装件的轴端与承载定位件的下端外侧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端内侧开设有预留腔,且预留腔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导向件,且导向件与预留腔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导向件的内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且第三拉绳与连接块的内侧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内侧开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内端嵌套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贯穿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与第三拉绳的末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抵触件,且抵触件的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优选的,所述活动件设置有第一拉绳和内防护层,且活动件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并且第一拉绳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内防护层,同时内防护层与外防护层的下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内防护层通过第一拉绳与活动件的末端构成拉伸结构,且内防护层为弹性网布材质,并且内防护层与外防护层的下端为粘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承载定位件与对接把手的下端构成嵌套结构,且承载定位件与连接块的内侧构成伸缩结构,并且对接把手与连接块的内侧构成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件设置有第一扭簧和对接布层,且安装件的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并且第一扭簧与承载定位件的内侧相连接,同时安装件的外端粘接连接有对接布层。优选的,所述安装件通过第一扭簧与承载定位件的下端构成弹性结构,且安装件通过第二拉绳与承载定位件的下端构成转动结构,并且安装件关于承载定位件的中心点等角度设置有3个,同时安装件通过对接布层相互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件通过复位弹簧与连接块的内侧构成伸缩结构,且导向件的底端位置与连接块的下端位置相互对应,并且导向件的长度小于支撑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关于连接块的中心点对称分布有3个,且支撑杆的末端呈球形状结构,并且支撑杆通过容置槽与连接块的下端外侧构成嵌套结构。优选的,所述抵触件通过第二扭簧与支撑杆的末端构成弹性结构,且抵触件通过第三拉绳与导向件的末端构成转动结构,并且抵触件正视呈圆弧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1.设置有贴合连接的内防护层,待装置下端的活动件接触泥土或流动的液体推力下移时,可稳定的外移并配合拉绳拉伸内防护层形成扩增的形变效果,使其原先的表面网格面积扩大,进而增加其接触泥土的面积范围,从而自适应的对不同环境的泥土层进行接触防冲散处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2.设置有等角度分布的连接块,使用者可将该网件形成如渔网状的扩散处理,让连接块受力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可稳定的通过支撑杆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同步提高装置的扩散范围,接着使用者只需手持对接把手带动承载定位件螺纹下移,即可配合自动展开的安装件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定位便捷稳定性;3.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杆,当连接块内端的导向件接触滑坡流动的泥土时,其将随之承重内移并通过对接的拉绳,随之带动末端的抵触件同步向下活动,从而使得导向件进一步的与泥土接触,实现增加泥土抓取范围与力度的工作效果,保证了装置对土坡的抓地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接件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防护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块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件展开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防护层;2、对接件;3、导向槽;4、活动件;401、第一拉绳;402、内防护层;5、连接块;6、对接把手;7、承载定位件;8、第二拉绳;9、安装件;901、第一扭簧;902、对接布层;10、预留腔;11、复位弹簧;12、导向件;13、第三拉绳;14、支撑杆;15、连接轴;16、第二扭簧;17、抵触件;18、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包括外防护层1、对接件2、导向槽3、活动件4、第一拉绳401、内防护层402、连接块5、对接把手6、承载定位件7、第二拉绳8、安装件9、第一扭簧901、对接布层902、预留腔10、复位弹簧11、导向件12、第三拉绳13、支撑杆14、连接轴15、第二扭簧16、抵触件17和容置槽18,外防护层1的末端粘接连接有对接件2,且对接件2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3,导向槽3的外侧嵌套安装有活动件4,且活动件4与对接件2的外端相连接,外防护层1的外端粘接连接有连接块5,且连接块5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对接把手6,对接把手6的下端嵌套安装有承载定位件7,连接块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8,且第二拉绳8的末端对接有安装件9,且安装件9的轴端与承载定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包括外防护层(1)、承载定位件(7)、导向件(12)、抵触件(17)和容置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1)的末端粘接连接有对接件(2),且对接件(2)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3),所述导向槽(3)的外侧嵌套安装有活动件(4),且活动件(4)与对接件(2)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外防护层(1)的外端粘接连接有连接块(5),且连接块(5)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对接把手(6),所述对接把手(6)的下端嵌套安装有承载定位件(7),所述连接块(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8),且第二拉绳(8)的末端对接有安装件(9),且安装件(9)的轴端与承载定位件(7)的下端外侧相连接,所述连接块(5)的外端内侧开设有预留腔(10),且预留腔(10)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导向件(12),且导向件(12)与预留腔(10)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导向件(12)的内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13),且第三拉绳(13)与连接块(5)的内侧相连接,所述连接块(5)的下端内侧开设有容置槽(18),且容置槽(18)的内端嵌套安装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末端贯穿安装有连接轴(15),且连接轴(15)与第三拉绳(13)的末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轴(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抵触件(17),且抵触件(17)的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包括外防护层(1)、承载定位件(7)、导向件(12)、抵触件(17)和容置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1)的末端粘接连接有对接件(2),且对接件(2)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3),所述导向槽(3)的外侧嵌套安装有活动件(4),且活动件(4)与对接件(2)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外防护层(1)的外端粘接连接有连接块(5),且连接块(5)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对接把手(6),所述对接把手(6)的下端嵌套安装有承载定位件(7),所述连接块(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8),且第二拉绳(8)的末端对接有安装件(9),且安装件(9)的轴端与承载定位件(7)的下端外侧相连接,所述连接块(5)的外端内侧开设有预留腔(10),且预留腔(10)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导向件(12),且导向件(12)与预留腔(10)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导向件(12)的内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13),且第三拉绳(13)与连接块(5)的内侧相连接,所述连接块(5)的下端内侧开设有容置槽(18),且容置槽(18)的内端嵌套安装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末端贯穿安装有连接轴(15),且连接轴(15)与第三拉绳(13)的末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轴(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抵触件(17),且抵触件(17)的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4)设置有第一拉绳(401)和内防护层(402),且活动件(4)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401),并且第一拉绳(40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内防护层(402),同时内防护层(402)与外防护层(1)的下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扩散型水利工程用坡地防冲散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层(402)通过第一拉绳(401)与活动件(4)的末端构成拉伸结构,且内防护层(402)为弹性网布材质,并且内防护层(402)与外防护层(1)的下端为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王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