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268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涉及三维重建技术领域,解决了EBSD并不擅长于复杂物相形貌的精确表征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在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选定测试区域,在测试区域旁打下硬度压痕,测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并进行抛光处理,测量抛光后的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变化,计算抛光深度确定相邻的测试面间距;对每层测试面的EBSD图像和BSE图像进行匹配校正;对校正后的各层测试面的二维测试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BSE图像采集有效弥补了EBSD技术在辨析复杂形貌第二相颗粒方面的不足,所获取的三维重建体可更加准确地反映材料内部微观组织的真实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重建
,具体涉及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
技术介绍
合金型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往往由基体相和大量尺寸各异的第二相颗粒组成,这些第二相颗粒对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演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合金再结晶过程中由粗大第二相颗粒可诱发“粒子促进形核”效应,而细小的沉淀相颗粒可对位错、晶界等的迁移产生“钉扎”效应。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性能改变通常与其内部微观组织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微观组织的准确表征对于金属材料研究至关重要。采用三维方法对材料组织进行表征和重建,可以弥补二维方法的不足,显著提升表征结果的精准性。现有技术中,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简称SEM)的三维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BackscatterDiffraction,简称3DEBSD)方法虽然可在三维尺度上获取材料的微区晶体取向信息,但由于EBSD并不擅长于复杂物相形貌的精确表征,在对合金型金属材料进行标定时大量第二相颗粒往往难以被准确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进行图像采集;/nS2:在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选定测试区域,在测试区域旁打下硬度压痕,测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并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后为新一层测试面,选定的测试区域为原测试面;/nS3:测量抛光后的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变化,计算抛光深度确定相邻的测试面间距;/nS4:重复S1-S3达到预设次数以上;/nS5:对每层测试面的EBSD图像和BSE图像进行匹配校正;/nS6:对校正后的各层测试面的二维测试图像进行三维重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进行图像采集;
S2:在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选定测试区域,在测试区域旁打下硬度压痕,测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并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后为新一层测试面,选定的测试区域为原测试面;
S3:测量抛光后的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变化,计算抛光深度确定相邻的测试面间距;
S4:重复S1-S3达到预设次数以上;
S5:对每层测试面的EBSD图像和BSE图像进行匹配校正;
S6:对校正后的各层测试面的二维测试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之前还包括对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平整和抛光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在SEM中对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分别进行EBSD测试和背散射电子图像采集,SEM为扫描电子显微镜,EBSD测试为三维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皞杨川杨琴孙明艳张志清刘庆陈捷范啟超黄姝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