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262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每个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上设置用于区分不同餐具的标识;确定所述餐具与用户的点餐订单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配餐以形成待烹饪菜品;将所述待烹饪菜品放入智能烹饪终端中;启动所述智能烹饪终端进行烹饪,获得对应的菜品成品;向用户提供与点餐订单相对应的菜品成品;回收所述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根据所述餐具上的标识确定每个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是否回收完毕。其通过在餐具中设置唯一的身份标识来区分和识别餐具,可以更好的实现对餐具的管理,确定每次使用的餐具是否被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饮商业模式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那些在大城市中工作的白领或者脑力工作者,其日常工作出入于高档的办公楼,具有非常快的工作节奏,无暇顾及生活上的许多方面。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日常工作中的餐食是令其非常头痛,并且难以解决的问题,用户总是期待能够具有快捷方便的餐饮服务,尽可能快的解决早中晚餐的问题,减少自己在这方面上的时间消耗。由此,衍生出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送餐服务。这些送餐服务大多依赖于网络平台。用户可以从网络平台中在线进行订购和支付款项,并享受派送上门的服务。但是,这样的送餐服务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陷,严重的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由于没有实体门店,送餐服务的餐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另外,用户选择送餐的时间集中,送餐人员的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大量用户集中性的送餐需要,非常容易导致送餐延迟等的问题,使得用户无法正常的吃饭。而在一些较为高档的写字楼或者办公场所,为了保障公司安全等,通常会拒绝送餐人员随意进入,使得用户只能自行到指定的场所取餐,这样实际上也极大的削弱了送餐服务所带来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对于餐饮供应方而言,传统的人力烹饪方式总是很难具有较高的供应效率,也无法保证餐食质量的均一。而且,这些门店也承受了较大的租金,人工等的成本压力。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餐饮模式,为用户提供快捷、安全以及有质量保证的餐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餐饮供应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或者多种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每个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上设置用于区分不同餐具的标识;确定所述餐具与用户的点餐订单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配餐以形成待烹饪菜品;将所述待烹饪菜品配送并放入智能烹饪终端中;启动所述智能烹饪终端进行烹饪,获得对应的菜品成品;向用户提供与点餐订单相对应的菜品成品;回收所述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根据所述餐具上的标识确定每个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是否回收完毕。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的点餐订单中包含的餐具,收取对应的餐具保证金;在确定所述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回收完毕时,返回所述餐具保证金;在确定所述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未回收完毕时,在所述餐具保证金中扣除未回收餐具对应的部分保证金。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餐具与用户的点餐订单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采集点餐订单中订购的订购菜品;根据所述订购菜品,选定需要使用的餐具;确定所述需要使用的餐具的标识;将所述需要使用的餐具的标识与所述点餐订单绑定。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餐具与用户的点餐订单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采集点餐订单中订购的订购菜品;根据所述订购菜品,使用相应数量的餐具进行配餐;确定配餐时使用的餐具的标识;将所述配餐时使用的标识与所述点餐订单绑定。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餐具上的标识确定每个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是否回收完毕,具体包括:读取回收的餐具的标识;根据回收时读取的所述餐具的标识,将已经回收的所述餐具标记为已回收;在所述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均被标记为已回收时,确定所述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回收完毕;在所述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未被全部标记为已回收时,确定所述点餐订单中,未被标记为已回收的餐具丢失。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餐具回收后,重新确定所述餐具与新的点餐订单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重新使用回收后的餐具进行配餐以形成待烹饪菜品。可选地,所述餐具由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制成,包括多种不同的规格。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通过在餐具中设置唯一的身份标识来区分和识别餐具,可以更好的实现对餐具的管理,确定每次使用的餐具是否被回收。而且,能够进一步的定位至具体的用户和具体的餐具,极大的方便了餐具在多次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好的实现餐具的重复利用,提升整个餐饮供应的环保性。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提供的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提供的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实施例1:实施例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所涉及到的应用场景。以下,结合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详细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可以包括:用户10、服务器20、智能烹饪终端30以及配餐中心40。其中,用户10可以是任何使用智能餐饮服务的使用者。其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终端设备,根据自己的需求而输入对应的点餐订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可穿戴设备以及自助点餐终端,只需要该终端设备具备至少一种交互设备,能够与使用者进行交互即可。例如,用户10可以使用任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或者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输入自己的点餐订单。或者是,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地点部署专用的自助点餐终端,让用户可以在自助点餐终端输入自己想要的点餐订单。服务器2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具有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逻辑运算性能的电子计算平台,包括但不限于集群式服务器或者分布式服务器等。服务器20作为整个应用场景的控制中枢,可以用于提供点餐服务并回收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每个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上设置用于区分不同餐具的标识;/n确定所述餐具与用户的点餐订单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配餐以形成待烹饪菜品;/n将所述待烹饪菜品放入智能烹饪终端中;/n启动所述智能烹饪终端进行烹饪,获得对应的菜品成品;/n向用户提供与点餐订单相对应的菜品成品;/n回收所述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n根据所述餐具上的标识确定每个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是否回收完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每个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上设置用于区分不同餐具的标识;
确定所述餐具与用户的点餐订单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配餐以形成待烹饪菜品;
将所述待烹饪菜品放入智能烹饪终端中;
启动所述智能烹饪终端进行烹饪,获得对应的菜品成品;
向用户提供与点餐订单相对应的菜品成品;
回收所述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
根据所述餐具上的标识确定每个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是否回收完毕。


2.一种智能餐饮的餐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每个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上设置用于区分不同餐具的标识;
根据用户的点餐订单进行配餐以形成待烹饪菜品;
将所述待烹饪菜品放入智能烹饪终端中;
启动所述智能烹饪终端进行烹饪,获得对应的菜品成品;
向用户提供与点餐订单相对应的菜品成品,并记录餐具与用户的点餐订单之间的对应关系;
回收所述用于盛装菜品的餐具;
根据所述餐具上的标识确定每个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是否回收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点餐订单中包含的餐具,收取对应的餐具保证金;
在确定所述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回收完毕时,返回所述餐具保证金;
在确定所述点餐订单对应的餐具未回收完毕时,在所述餐具保证金中扣除未回收餐具对应的部分保证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梓平陈孟彬林剑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因特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