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56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2
一种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针刺机包括机架和针梁,机架包括左、右下箱体及左、右上箱体,针梁位于左、右下箱体之间的上方,针梁朝向下的一侧有针板,针板上有刺针;针梁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连杆机构和平衡机构,特点:上箱体上、下连接梁间有隔板,驱动轴包括动力输入轴、末端支承轴和一组连杆驱动轴,动力输入轴的中部支承在隔板上、左端支承在左上箱体墙板上,末端支承轴的中部支承在隔板上、右端支承在右上箱体墙板上,一组连杆驱动轴支承在隔板上,该组连杆驱动轴在对应于连杆机构的位置有连杆凸轮,在对应于平衡机构的位置有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连杆机构设在连杆凸轮上,平衡机构设在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上。方便制造;确保运动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前述的针刺机包括起绒针刺机(也称提花起绒针刺机、起绒提花针刺机或针刺提花起绒机)。针刺机是业界所熟知的,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101492861B(自动化多功能针刺机)、CN102373579B(无端点针刺机)、CN102677397B(结构改进的双轴针刺机)、CN102677398A(双轴针刺机)、CN102808290B(滚筒式针刺机)、CN106087258B(双面对刺针刺机)、CN105734836A(一种低噪声针刺机)、CN106087259A(一种高速双轴导向异位对刺针刺机)和CN106988023A(一种小径毡套针刺机)、CN2617795Y(起绒针刺机)、CN2637520Y(起绒针刺机的毛刷传动机)、CN108625044B(一种纺织用双轴针刺机)、CN108179552A(提花起绒针刺机)和CN108085875A(结构改进的提花起绒针刺机),等等。如业界所知,针刺机的工作原理是:由针板(也称针床)的上下运动来带动排布于针板上的刺针相应上下运动,由刺针对途经针板下方即途经托网板与剥网板之间的并且由前述的铺网工序铺叠的无纺织纤维棉网进行针刺,使纤维之间产生缠结而成为所需的无纺织产品,或者按相应的工艺要求如利用前述CN2637520Y和CN108179552A等形成诸如毛毯之类的起绒无纺织产品。进而如业界所知,前述针板即针床是固定在针梁朝向下的一侧的,并且由针梁的上下运动带动针板相应上下运动,具体是:由机架顶部的动力传动机构带动固定于驱动轴(也称“主轴”或“传动轴”)一端的传动轮(即从动轮),由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部的前述驱动轴带动设置其上的偏心连杆,由偏心连杆带动与其连接的导柱,进而由导柱带动与其下端固定的针梁。包括上面提及的专利在内的已有技术中的针刺机的前述驱动装置或许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和/或束缚而千篇一律地将驱动轴(即“主轴”)设置成整根的形式,但是经本申请人长期以来为使用针刺机的厂商所作的维护记录表明,冗长的驱动轴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于制造过程中的加工难度如精度要求十分严苛,即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制造难度,而且精度也难以保证;二是由于驱动轴为整根形式,因而使用中的强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会出现挠度,影响偏心连杆通过导柱带动针梁上下运动的平稳性;三是由于驱动轴冗长而笨重,因而初始安装以及日常检护安装例如更换轴承等都是十分麻烦的;四是一旦损坏,只能整体废弃,一方面增加了设备使用中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既可保障驱动轴加工质量又能显著降低加工中对精度要求的严苛程度而得以方便制造、有利于将冗长的整根驱动轴合理而非盲目地分成复数个节段并且实施有机连接而得以既可保障强度又能避免产生挠度并且得以确保偏心连杆运动的平稳性、有益于方便日常检护中的拆卸并重新装配而得以减轻维护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有便于针对性地更换致损的驱动轴节段而得以既可降低维护成本又能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所述的针刺机包括机架和针梁,机架包括一左下箱体、一右下箱体、一左上箱体和一右上箱体,左下箱体与右下箱体彼此左右对应设置,并且在该左下箱体与右下箱体的下部的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一底座,左上箱体叠置在左下箱体的上方,右上箱体叠置在右下箱体的上方,并且在该左上箱体与右上箱体的底部之间由上箱体下连接梁连接,而在左上箱体与右上箱体的顶部之间由上箱体上连接梁连接,所述针梁位于左下箱体与右下箱体之间的上方并且对应于上箱体下连接梁的下方,在该针梁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针板,在针板上排布有刺针;所述针梁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连杆机构和平衡机构,驱动轴转动支承在左上箱体的左上箱体墙板与右上箱体的右上箱体墙板之间,连杆机构设置在驱动轴上,该连杆机构与上箱体下连接梁滑动配合并且伸展到上箱体下连接梁的下方与所述针梁朝向上的一侧连接,平衡机构同样设置在驱动轴上并且同样与所述上箱体下连接梁滑动配合,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箱体上连接梁与所述上箱体下连接梁之间自左向右间隔固定有隔板,所述的驱动轴包括一动力输入轴、一末端支承轴和一组连杆驱动轴,动力输入轴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隔板上,而动力输入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上箱体墙板上并且伸展到左上箱体墙板的左侧与设置在所述上箱体上连接梁上的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末端支承轴的中部转动支承在所述隔板上,而右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上箱体墙板上并且伸展到右上箱体墙板的右侧,一组连杆驱动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隔板上并且与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右端以及末端支承轴的左端连接,而一组连杆驱动轴中的各两相邻的连杆驱动轴之间彼此传动连接,在一组连杆驱动轴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连杆机构的位置直接构成有与连杆机构的数量相等的连杆凸轮,而在对应于所述平衡机构的位置直接构成有与平衡机构的数量相等的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连杆机构设置在连杆凸轮上,而平衡机构设置在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中部通过动力输入轴第一轴承座Ⅰ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隔板上,而动力输入轴的左端通过动力输入轴第二轴承座Ⅱ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上箱体墙板上;所述末端支承轴的中部通过末端支承轴第一轴承座Ⅰ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隔板上,而末端支承轴的中部通过末端支承轴第二轴承座Ⅱ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上箱体墙板上;在所述的一组连杆驱动轴中,与所述力输入轴相邻的一根连杆驱动轴的左端通过第一联轴套Ⅰ与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右端传动连接,与所述末端支承轴相邻的一根连杆驱动轴的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套Ⅱ与所述末端支承轴的左端传动连接,而各两相邻的连杆驱动轴的相向一端之间各通过相邻连杆驱动轴联轴套传动连接,并且一组连杆驱动轴各通过连杆驱动轴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隔板上。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本体、连杆轴承、导柱连接头、导柱和导柱套,连杆本体的上端套置在连杆轴承上,而该连杆轴承套固在所述连杆凸轮上,导柱连接头构成于连杆本体的下端并且设置有一导柱连接头轴承,导柱的上端伸展到导柱连接头内并且通过导柱销轴与导柱连接头连接并且还同时与导柱连接头轴承相配合,导柱的中部与导柱套滑动配合,而导柱的下端与所述针梁朝向上的一侧连接,导柱套与所述上箱体下连接梁固定。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衡机构包括平衡块驱动连杆、平衡块驱动连杆配合轴承、平衡块驱动导杆连接头、导杆、导杆套和平衡块,平衡块驱动连杆的上端套置在所述平衡块驱动连杆配合轴承上,而该平衡块驱动连杆配合轴承套固在所述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上,平衡块驱动导杆连接头构成于平衡块驱动连杆的下端并且设置有一导杆连接头轴承,导杆的上端伸展到平衡块驱动导杆连接头内并且通过导杆销轴与平衡块驱动导杆连接头连接并且还同时与导杆连接头轴承相配合,平衡块驱动连杆的下端与导杆套滑动配合,导杆套与所述上箱体下连接梁固定,平衡块在对应于所述平衡块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所述的针刺机包括机架(1)和针梁(2),机架(1)包括一左下箱体(11)、一右下箱体(12)、一左上箱体(13)和一右上箱体(14),左下箱体(11)与右下箱体(12)彼此左右对应设置,并且在该左下箱体(11)与右下箱体(12)的下部的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一底座(7),左上箱体(13)叠置在左下箱体(11)的上方,右上箱体(14)叠置在右下箱体(12)的上方,并且在该左上箱体(13)与右上箱体(14)的底部之间由上箱体下连接梁(15)连接,而在左上箱体(13)与右上箱体(14)的顶部之间由上箱体上连接梁(16)连接,所述针梁(2)位于左下箱体(11)与右下箱体(12)之间的上方并且对应于上箱体下连接梁(15)的下方,在该针梁(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针板(21),在针板(21)上排布有刺针;所述针梁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3)、连杆机构(4)和平衡机构(5),驱动轴(3)转动支承在左上箱体(13)的左上箱体墙板(131)与右上箱体(14)的右上箱体墙板(141)之间,连杆机构(4)设置在驱动轴(3)上,该连杆机构(4)与上箱体下连接梁(15)滑动配合并且伸展到上箱体下连接梁(15)的下方与所述针梁(2)朝向上的一侧连接,平衡机构(5)同样设置在驱动轴(3)上并且同样与所述上箱体下连接梁(15)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箱体上连接梁(16)与所述上箱体下连接梁(15)之间自左向右间隔固定有隔板(17),所述的驱动轴(3)包括一动力输入轴(31)、一末端支承轴(32)和一组连杆驱动轴(33),动力输入轴(31)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隔板(17)上,而动力输入轴(3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上箱体墙板(131)上并且伸展到左上箱体墙板(131)的左侧与设置在所述上箱体上连接梁(16)上的动力机构(6)传动连接,末端支承轴(32)的中部转动支承在所述隔板(17)上,而右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上箱体墙板(141)上并且伸展到右上箱体墙板(141)的右侧,一组连杆驱动轴(33)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隔板(17)上并且与所述动力输入轴(31)的右端以及末端支承轴(32)的左端连接,而一组连杆驱动轴(33)中的各两相邻的连杆驱动轴之间彼此传动连接,在一组连杆驱动轴(3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连杆机构(4)的位置直接构成有与连杆机构(4)的数量相等的连杆凸轮(331),而在对应于所述平衡机构(5)的位置直接构成有与平衡机构(5)的数量相等的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332),连杆机构(4)设置在连杆凸轮(331)上,而平衡机构(5)设置在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33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所述的针刺机包括机架(1)和针梁(2),机架(1)包括一左下箱体(11)、一右下箱体(12)、一左上箱体(13)和一右上箱体(14),左下箱体(11)与右下箱体(12)彼此左右对应设置,并且在该左下箱体(11)与右下箱体(12)的下部的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一底座(7),左上箱体(13)叠置在左下箱体(11)的上方,右上箱体(14)叠置在右下箱体(12)的上方,并且在该左上箱体(13)与右上箱体(14)的底部之间由上箱体下连接梁(15)连接,而在左上箱体(13)与右上箱体(14)的顶部之间由上箱体上连接梁(16)连接,所述针梁(2)位于左下箱体(11)与右下箱体(12)之间的上方并且对应于上箱体下连接梁(15)的下方,在该针梁(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针板(21),在针板(21)上排布有刺针;所述针梁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3)、连杆机构(4)和平衡机构(5),驱动轴(3)转动支承在左上箱体(13)的左上箱体墙板(131)与右上箱体(14)的右上箱体墙板(141)之间,连杆机构(4)设置在驱动轴(3)上,该连杆机构(4)与上箱体下连接梁(15)滑动配合并且伸展到上箱体下连接梁(15)的下方与所述针梁(2)朝向上的一侧连接,平衡机构(5)同样设置在驱动轴(3)上并且同样与所述上箱体下连接梁(15)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箱体上连接梁(16)与所述上箱体下连接梁(15)之间自左向右间隔固定有隔板(17),所述的驱动轴(3)包括一动力输入轴(31)、一末端支承轴(32)和一组连杆驱动轴(33),动力输入轴(31)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隔板(17)上,而动力输入轴(3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上箱体墙板(131)上并且伸展到左上箱体墙板(131)的左侧与设置在所述上箱体上连接梁(16)上的动力机构(6)传动连接,末端支承轴(32)的中部转动支承在所述隔板(17)上,而右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上箱体墙板(141)上并且伸展到右上箱体墙板(141)的右侧,一组连杆驱动轴(33)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隔板(17)上并且与所述动力输入轴(31)的右端以及末端支承轴(32)的左端连接,而一组连杆驱动轴(33)中的各两相邻的连杆驱动轴之间彼此传动连接,在一组连杆驱动轴(3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连杆机构(4)的位置直接构成有与连杆机构(4)的数量相等的连杆凸轮(331),而在对应于所述平衡机构(5)的位置直接构成有与平衡机构(5)的数量相等的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332),连杆机构(4)设置在连杆凸轮(331)上,而平衡机构(5)设置在平衡块驱动连杆凸轮(3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机的针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31)的中部通过动力输入轴第一轴承座Ⅰ(31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隔板(17)上,而动力输入轴(31)的左端通过动力输入轴第二轴承座Ⅱ(31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上箱体墙板(131)上;所述末端支承轴(32)的中部通过末端支承轴第一轴承座Ⅰ(32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隔板(17)上,而末端支承轴(32)的中部通过末端支承轴第二轴承座Ⅱ(32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上箱体墙板(141)上;在所述的一组连杆驱动轴(33)中,与所述力输入轴(31)相邻的一根连杆驱动轴(33)的左端通过第一联轴套Ⅰ(333)与所述动力输入轴(31)的右端传动连接,与所述末端支承轴(32)相邻的一根连杆驱动轴(33)的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套Ⅱ(334)与所述末端支承轴(32)的左端传动连接,而各两相邻的连杆驱动轴(33)的相向一端之间各通过相邻连杆驱动轴联轴套(335)传动连接,并且一组连杆驱动轴(33)各通过连杆驱动轴轴承座(336)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隔板(17)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