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82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7
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包括机架、正刺装置和倒刺装置,正刺装置包括上针刺机构、第一剥网板和第一托网板;倒刺装置包括下针刺机构、第二剥网板和第二托网板;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均包括针刺驱动装置、传动轴组件、刺针组件、多个升降传动机构和多个平衡装置;传动轴组件包括直轴;升降传动机构的第一偏心轮安装在直轴上;平衡装置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二导向套、第二摇臂、导杆和平衡配重块,第二偏心轮安装在直轴上并与第一偏心轮偏心方向相反,第二摇臂第一端套接在第二偏心轮上,导杆第一端与第二摇臂第二端铰接,平衡配重块安装在导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针刺时传动轴组件能够保持平稳运转,避免在工作时产生剧烈振动和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
本技术涉及针刺机,具体涉及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
技术介绍
针刺法是非织造布的最主要加工工艺之一,针刺机种类繁多,异位对刺机是其中一种。异位对刺机通常包括机架、正刺装置、倒刺装置、送网机构和牵拉机构;送网机构、正刺装置、倒刺装置和牵拉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牵拉机构处在送网机构的后方,正刺装置、倒刺装置均处在牵拉机构与送网机构之间,且倒刺装置处在正刺装置的前方或后方;正刺装置包括上针刺机构、第一剥网板和第一托网板,第一剥网板处在第一托网板上方,上针刺机构处在第一剥网板上方;倒刺装置包括下针刺机构、第二剥网板和第二托网板,第二剥网板处在第二托网板下方,下针刺机构处在第二剥网板下方,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正对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上述异位对刺机中,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可供纤网通过,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与上针刺机构对应的区域构成正刺区域,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与下针刺机构对应的区域构成倒刺区域。送网机构将纤网送至正刺区域和倒刺区域中,由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分别对纤网的上半部、下半部进行反复针刺,使蓬松的纤网得以固结,针刺后的纤网由牵拉机构将其从正刺区域或倒刺区域中输出。上针刺机构和下针刺机构是异位对刺机的关键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上针刺机构和下针刺机构单位时间内针刺的次数越多(即针刺频率越高),针刺密度(单位面积上的针刺数)越高,则获得纤网的质量越好,生产效率越高。因此,针刺频率的高低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单针板异位对刺机中,上针刺机构和下针刺机构一般包括机架、传动轴组件和刺针组件,传动轴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传动轴组件通过多个升降传动机构与刺针组件连接;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左半轴、右半轴以及依次连接在左半轴与右半轴之间的多个曲轴;曲轴包括一体连接的两个轴头和一个凸台,两个轴头分别设于凸台的左侧、右侧,两个轴头的轴线相重合,凸台为圆柱状且其中心线偏离轴头的轴线;各轴头的轴线、左半轴的轴线和右半轴的轴线相重合;一个曲轴对应一个升降传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包括摇臂、推杆和导向套,导向套上下走向且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推杆处在导向套中,摇臂第一端套接在对应的曲轴的凸台上,摇臂第二端与推杆第一端铰接,推杆第二端与刺针组件连接。上述刺针组件通常包括针梁、针板和多个刺针,针板固定安装在针梁上,刺针设于针板上(刺针通常在针板上均布),其中针梁与上述推杆连接。上述针刺机构中,控制刺针的运动一般是由主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组件旋转,传动轴组件转动时其上面各曲轴转动(各曲轴的凸台绕其两个轴头转动),通过摇臂带动推杆沿着导套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推杆带动刺针组件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对纤网进行反复针刺,通过针刺的作用使蓬松的纤网得以固结。但是,上针刺机构和下针刺机构在进行针刺时,由于各个升降传动机构和各个刺针组件的自身重量较重,因此传动轴组件在运转时会产生强大的惯性力,从而使单针板异位对刺机产生剧烈的振动和晃动,同时产生极大的噪音;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在工作时产生剧烈的振动和晃动,将严重影响针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另外,上述传动轴组件具有依次连接在左半轴与右半轴之间的多个曲轴,曲轴包括一体连接的两个轴头和一个凸台,不仅结构较为复杂,制造难度较大,导致制造成本高,而且由于安装精度等原因难以确保所有凸台的轮廓完全重合,因此在实际工作时难以确保各个升降传动机构运动的同步性,往往会造成刺针组件中针梁的扭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这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在进行针刺时传动轴组件能够保持平稳运转,有效避免在工作时产生剧烈振动和晃动,确保针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减少噪音。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包括机架、正刺装置和倒刺装置,正刺装置、倒刺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倒刺装置处在正刺装置的前方或后方;正刺装置包括上针刺机构、第一剥网板和第一托网板,第一剥网板处在第一托网板上方,上针刺机构处在第一剥网板上方;倒刺装置包括下针刺机构、第二剥网板和第二托网板,第二剥网板处在第二托网板下方,下针刺机构处在第二剥网板下方,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正对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均包括针刺驱动装置、传动轴组件和刺针组件,传动轴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针刺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传动轴组件通过多个升降传动机构与刺针组件连接,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一摇臂、第一导向套和推杆,第一偏心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组件上,第一摇臂的第一端套接在第一偏心轮上,第一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上下走向,推杆处在第一导向套中,推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摇臂的第二端铰接,推杆的第二端与刺针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轴线为左右走向的直轴;所述第一偏心轮固定安装在相应的直轴上;所述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均还包括多个平衡装置,各个平衡装置沿相应的直轴轴向依次排列,平衡装置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二导向套、第二摇臂、导杆和平衡配重块,第二偏心轮固定安装在相应的直轴上,且第二偏心轮与第一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反,第二摇臂的第一端套接在第二偏心轮上,第二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上下走向,导杆处在第二导向套中,导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摇臂的第二端铰接,平衡配重块安装在导杆上。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偏心轮与第一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反,是指第二偏心轮上半径最大的点与第一偏心轮上半径最大的点在直轴的周向上相互错开180度。通常,上针刺机构中,各个平衡配重块的总重量与刺针组件的重量相当,各个第一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同(即各个第一偏心轮的轮廓在直轴的轴向上完全重合),各个第二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同(即各个第二偏心轮的轮廓在直轴的轴向上完全重合);下针刺机构中,各个平衡配重块的总重量与刺针组件的重量相当,各个第一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同(即各个第一偏心轮的轮廓在直轴轴向上完全重合),各个第二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同(即各个第二偏心轮的轮廓在直轴轴向上完全重合)。上针刺机构中,传动轴组件处于刺针组件上方,第一摇臂、推杆、第二摇臂、导杆的第一端在上,第一摇臂、推杆、第二摇臂、导杆的第二端在下。下针刺机构中,传动轴组件处于刺针组件下方,第一摇臂、推杆、第二摇臂、导杆的第一端在下,第一摇臂、推杆、第二摇臂、导杆的第二端在上。上述正刺装置中,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可供纤网通过,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共同对纤网进行限位,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与上针刺机构对应的区域构成正刺区域;上述倒刺装置中,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可供纤网通过,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共同对纤网进行限位,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与下针刺机构对应的区域构成倒刺区域。对于幅宽较大的纤网,正刺装置和倒刺装置的前方通常设有送网机构,正刺装置和倒刺装置的后方通常设有牵拉机构;送网机构将纤网送至正刺区域和倒刺区域中,由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分别对纤网的上半部、下半部进行反复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包括机架、正刺装置和倒刺装置,正刺装置、倒刺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倒刺装置处在正刺装置的前方或后方;正刺装置包括上针刺机构、第一剥网板和第一托网板,第一剥网板处在第一托网板上方,上针刺机构处在第一剥网板上方;倒刺装置包括下针刺机构、第二剥网板和第二托网板,第二剥网板处在第二托网板下方,下针刺机构处在第二剥网板下方,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正对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均包括针刺驱动装置、传动轴组件和刺针组件,传动轴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针刺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传动轴组件通过多个升降传动机构与刺针组件连接,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一摇臂、第一导向套和推杆,第一偏心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组件上,第一摇臂的第一端套接在第一偏心轮上,第一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上下走向,推杆处在第一导向套中,推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摇臂的第二端铰接,推杆的第二端与刺针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轴线为左右走向的直轴;所述第一偏心轮固定安装在相应的直轴上;所述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均还包括多个平衡装置,各个平衡装置沿相应的直轴轴向依次排列,平衡装置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二导向套、第二摇臂、导杆和平衡配重块,第二偏心轮固定安装在相应的直轴上,且第二偏心轮与第一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反,第二摇臂的第一端套接在第二偏心轮上,第二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上下走向,导杆处在第二导向套中,导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摇臂的第二端铰接,平衡配重块安装在导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包括机架、正刺装置和倒刺装置,正刺装置、倒刺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倒刺装置处在正刺装置的前方或后方;正刺装置包括上针刺机构、第一剥网板和第一托网板,第一剥网板处在第一托网板上方,上针刺机构处在第一剥网板上方;倒刺装置包括下针刺机构、第二剥网板和第二托网板,第二剥网板处在第二托网板下方,下针刺机构处在第二剥网板下方,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正对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均包括针刺驱动装置、传动轴组件和刺针组件,传动轴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针刺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传动轴组件通过多个升降传动机构与刺针组件连接,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一摇臂、第一导向套和推杆,第一偏心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组件上,第一摇臂的第一端套接在第一偏心轮上,第一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上下走向,推杆处在第一导向套中,推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摇臂的第二端铰接,推杆的第二端与刺针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轴线为左右走向的直轴;所述第一偏心轮固定安装在相应的直轴上;所述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均还包括多个平衡装置,各个平衡装置沿相应的直轴轴向依次排列,平衡装置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二导向套、第二摇臂、导杆和平衡配重块,第二偏心轮固定安装在相应的直轴上,且第二偏心轮与第一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反,第二摇臂的第一端套接在第二偏心轮上,第二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上下走向,导杆处在第二导向套中,导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摇臂的第二端铰接,平衡配重块安装在导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针刺机构中,升降传动机构的数量≥3个,平衡装置的数量比升降传动机构少1个,各个升降传动机构和各个平衡装置沿相应的直轴轴向交替排列;所述下针刺机构中,升降传动机构的数量≥3个,平衡装置的数量比升降传动机构少1个,各个升降传动机构和各个平衡装置沿相应的直轴轴向交替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第二端处在所述第二导向套中,所述平衡配重块安装在所述导杆的中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辉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辉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