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机小车以及连续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28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机小车,包括车架以及水平设置的分流承载部,所述分流承载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并用以承载货物,所述车架具有四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轴,并且用以连接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连续提升机,包括传动机构以及由传动机构驱动的至少一个所述提升机小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升机小车具有牢固的结构强度以及移动过程中较高的稳定性,并具备送出货物的能力,连续提升机以多进多出的设置提高了分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机小车以及连续提升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升机小车以及连续提升机,主要应用在物流输送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物流输送的相关
,连续式提升机的小车主要有链板结构和叉式结构,均存在结构强度一般,移动过程中稳定性平衡性一般的问题,由此会导致分流货物风险大的问题,另外对于易碎品货物的保护性较差。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7107628U公开了一种连续提升机,包括升降架、进货输送装置、出货输送装置、链轮传动机构,所述升降架内位于进货通道口处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装置和第二转动轴装置,第一转动轴装置下方设置有主传动轴装置,第二转动轴装置下方设置有涨紧轴装置;出货通道口处的前后侧设有第三转动轴装置和第四转动轴装置,第三转动轴装置的上方安装有上过渡转动轴装置,下方设置有下过渡转动轴装置;升降架内侧顶部设有第五转动轴装置和第六转动轴装置,升降架内对称布置有绕接相应链轮的两条前回转链条和两条后回转链条,并在回转链条上相接有可平置的链板。该连续提升机在使用时,链板随着链条带动货物垂直上升到高处,然后链条继续上升后下降,下侧的链板继续输送货物,周而复始,可以连续作业。链板作为承载货物的部件,结构极为简易与链条固定连接后保持水平稳定性较弱,容易出现晃动的情况,容易造成小件货物运输风险,另外进货与出货必须在链板保持水平状态的移动路径,因此提升机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机小车以及连续提升机,提升机小车具有牢固的结构强度以及移动过程中较高的稳定性,并具备送出货物的能力,连续提升机以多进多出的设置提高了分流能力。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提升机小车,包括车架以及水平设置的分流承载部,所述分流承载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并用以承载货物,所述车架具有四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轴,并且用以连接传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呈U型结构,所述车架中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轴,所述车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轴,所述分流承载部位于车架所围区域的中间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包括两个连杆、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轴以及两个第二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轴,所述分流承载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侧以及两个第二连接轴即作为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四个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部设置为皮带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机小车设有传感器,用以测量皮带机所载货物沿其输送方向的长度。一种连续提升机,包括传动机构以及由传动机构驱动的至少一个所述提升机小车,所述提升机小车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其移动的总路径呈闭环状且包括两个竖向路径,对应两个竖向路径分别设有多层入口输送道、多层出口输送道,并可分别与移动至相应位置的提升机小车货物对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且并排的由多个传动轮传动连接且呈环型的第一挠性件、以及两个平行间隔且并排的由多个传动轮传动连接且呈环型的第二挠性件,所述第一挠性件与所述第二挠性件形状大小相同并且均具有两个竖向部分,所述第一挠性件与所述第二挠性件平行间隔且不并排,所述提升机小车同时与两个第一挠性件、两个第二挠性件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挠性件与所述第二挠性件为由连续的链节连接而成的链条,对应所述第一挠性件以及第二挠性件的所有传动轮均为链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一挠性件或第二挠性件的链节滑动套设在提升机小车的第一连接轴的两侧并且关于第一连接轴对称,两个所述第二挠性件或第一挠性件的链节分别滑动套设在提升机小车的两个第二连接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口输送道设置有传感器,用以测量入口输送道所载货物沿其输送方向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提升机小车,其车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通过四个位于车架本体的连接点作为支撑可以提高其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维持水平状态避免出现倾斜的现象,另外其分流承载部具有动力,适合于小件货物或软包装货物的分流;本技术的连续提升机实现了货物的多进多出,并且将货物分流进行路径分流至分拣机对应层,并最终分拣至目标格口,连续提升机通过巧妙且合理的传动机构,实现了提升机小车最短路径的循环移动,配合多进多出的分流模式,达到了提高效率的技术目的,另外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入口输送道以及分流承载部的感应器,可适应于不同长度货物的输送,起到保护货物尤其是易碎品货物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多层分拣总成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多层分拣总成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连续提升机、入口输送道、出口输送道布置情况的第一种实施案例示意图;图4为连续提升机、入口输送道、出口输送道布置情况的第二种实施案例示意图;图5为连续提升机、入口输送道、出口输送道布置情况的第三种实施案例示意图;图6为连续提升机的正视示意图;图7为连续提升机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入口输送道与连续提升机的侧视示意图;图9为出口输送道与连续提升机的侧视示意图;图10为提升机小车的正视示意图;图11为提升机小车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为取电刷与供电滑触线的关系示意图;图13为分拣机的侧视示意图;图14为出口输送道、分拣机布置情况的第一种实施案例示意图;图15为出口输送道、分拣机布置情况的第二种实施案例示意图;图16为往复式小车的轴测示意图;图17为格口、目的地布置情况的第一种实施案例示意图;图18为格口、目的地布置情况的第二种实施案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参照图1、图2,一种多层分拣总成,包括:连续提升机1、分拣机2、多层入口输送道3、多层出口输送道4,在一竖向范围内设有多层所述入口输送道3,在另一竖向范围内设有多层所述出口输送道4,所述连续提升机1分别与多层入口输送道3以及多层出口输送道4货物对接,多层出口输送道4同时与分拣机2货物对接,即连续提升机1的工作模式为多进多出,多层分拣总成大致的输送流程如下:多层入口输送道3输将各自层的货物送入连续提升机1,连续提升机1将货物分流至对应的出口输送道4,再由分拣机2分层分拣。关于连续提升机1与入口输送道3、出口输送道4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机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以及水平设置的分流承载部,所述分流承载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并用以承载货物,所述车架具有四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轴,并且用以连接传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机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以及水平设置的分流承载部,所述分流承载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并用以承载货物,所述车架具有四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轴,并且用以连接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呈U型结构,所述车架中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轴,所述车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轴,所述分流承载部位于车架所围区域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两个连杆、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轴以及两个第二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轴,所述分流承载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侧以及两个第二连接轴即作为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四个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设置为皮带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小车设有传感器,用以测量皮带机所载货物沿其输送方向的长度。


6.一种连续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以及由传动机构驱动的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机小车,所述提升机小车在传动机构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坤白振成高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马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