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223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包括吊装区域,所述吊装区域一侧铰接有区域门,所述区域门上固定安装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输出端正对门限位模块,所述门限位模块固定安装在吊装区域侧面,所述吊装区域内固定安装有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所述门限位模块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并联电性连接,且门限位模块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与报警模块并联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门限位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和报警模块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吊装区域进行安全控制和监控,防止人员进入到吊装区域后,出现安全事故,保证了吊装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
技术介绍
洗煤厂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提升机把一下物料运输到高层的设备上,但是提升机吊装下方区域因有人停留而可能发生吊装误操作现象,比如高空坠物、钢丝绳断裂、物体脱钩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包括吊装区域,所述吊装区域一侧铰接有区域门,所述区域门上固定安装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输出端正对门限位模块,所述门限位模块固定安装在吊装区域侧面,所述吊装区域内固定安装有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所述门限位模块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并联电性连接,且门限位模块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与报警模块并联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装区域有四个护栏组合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扣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区域门上,所述固定板贯穿滑动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一端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在T型杆上,所述T型杆另一端铰接有摆动柱,所述摆动柱侧面设置有定位孔板,所述定位孔板固定在吊装区域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孔板的孔内径大于摆动柱外径,所述固定板与定位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摆动柱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利用门限位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和报警模块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吊装区域进行安全控制和监控,防止人员进入到吊装区域后,出现安全事故,保证了吊装过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的电路控制示意图图中:1、吊装区域;2、区域门;3、门限位模块;4、人体红外感应模块;5、固定板;6、T型杆;7、压缩弹簧;8、摆动柱;9、定位孔板;10、报警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包括吊装区域1,吊装区域1一侧铰接有区域门2,区域门2上固定安装有锁扣机构,锁扣机构输出端正对门限位模块3,门限位模块3固定安装在吊装区域1侧面,吊装区域1内固定安装有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门限位模块3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并联电性连接,且门限位模块3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分别与报警模块并联电性连接。其中,吊装区域1有四个护栏组合而成。其中,锁扣机构包括固定板5,固定板5固定安装在区域门2上,固定板5贯穿滑动连接有T型杆6,T型杆6一端与固定板5之间固定设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套在T型杆6上,T型杆6另一端铰接有摆动柱8,摆动柱8侧面设置有定位孔板9,定位孔板9固定在吊装区域1上。其中,定位孔板9的孔内径大于摆动柱8外径,固定板5与定位孔板9之间的距离大于摆动柱8的长度。工作原理:使用时,区域门2处于关闭状态及吊装区域1内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提升作业,只有门限位模块3的门限位SQ处于闭合状态,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的人体红外传感器感应不到人体在吊装区域1内现,总线接触器KM得电,提升机才具备进行条件。当吊装区域1的区域门2未关或者吊装区域1内有人,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的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线KA线圈得电,常闭触点断开,总线接触器KM不得电,提升机不具备进行条,同时报警模块10的警报器DL发出警报声,提示人员撤离。而为了保证区域门2关闭效果,推动T型杆6,使得摆动柱8完全穿过定位孔板9,然后操作摆动柱8,使得摆动柱8利用压缩弹簧7作用力可以把区域门2与吊装区域1锁紧牢固,同时摆动柱8摆动后可以触发门限位模块3,这样可以实现区域门2关闭效果也能触发提升机运行提条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区域(1),所述吊装区域(1)一侧铰接有区域门(2),所述区域门(2)上固定安装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输出端正对门限位模块(3),所述门限位模块(3)固定安装在吊装区域(1)侧面,所述吊装区域(1)内固定安装有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所述门限位模块(3)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并联电性连接,且门限位模块(3)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分别与报警模块并联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区域(1),所述吊装区域(1)一侧铰接有区域门(2),所述区域门(2)上固定安装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输出端正对门限位模块(3),所述门限位模块(3)固定安装在吊装区域(1)侧面,所述吊装区域(1)内固定安装有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所述门限位模块(3)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并联电性连接,且门限位模块(3)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4)分别与报警模块并联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作业防伤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区域(1)有四个护栏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棋盘井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