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08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阵列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彩膜基板包括衬底、色阻层、黑色矩阵和多个准直结构,准直结构设置在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准直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遮光单元,每个遮光单元上均设置有对应于指纹识别单元的透光口;在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彩膜基板具有对应于指纹识别单元的透光通道,透光通道包括至少两层遮光单元上的透光口;一遮光单元与黑色矩阵同层设置。本申请将遮光单元与黑色矩阵同层设置,达到薄化显示面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显示装置如智能手机等,指纹识别传感器通常放置在显示屏下面,且在固定区域才能识别。缺陷是指纹模组放置在显示屏下面,与显示屏分开,占用手机模组空间,电池等元器件需要做避让设计,模组厚度也较厚。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薄化显示面板且实现全屏指纹识别。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阵列基板;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上,以及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色阻层,所述色阻层设置在所述衬底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设置在所述色阻之间;以及多个准直结构,所述准直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准直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遮光单元,每个所述遮光单元上均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透光口;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彩膜基板具有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透光通道,所述透光通道包括至少两层所述遮光单元上的所述透光口;其中,一所述遮光单元与所述黑色矩阵同层设置,且与所述黑色矩阵相连。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层所述遮光单元包括第一遮光单元和第二遮光单元;所述第一遮光单元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口,所述第一透光口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所述第二遮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和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异层设置;所述第二遮光单元与所述黑色矩阵同层设置,且与所述黑色矩阵相连;所述第二遮光单元上设置有第二透光口,所述第二透光口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透光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透光口和所述第二透光口相互重叠的区域。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分隔排列设置的第一遮光条,所述第一透光口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遮光条之间;所述第二遮光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分隔排列设置的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二透光口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遮光条之间;所述第一遮光条和所述第二遮光条交叉设置。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直结构还包括第三遮光单元,所述第三遮光单元均与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和所述第二遮光单元异层设置,所述第三遮光单元上设置有第三透光口,所述第三透光口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所述第三遮光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分隔排列设置的第三遮光条,所述第三透光口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遮光条之间;所述第三遮光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延伸方向或所述第二遮光条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透光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透光口、所述第二透光口和所述第三透光口相互重叠的区域。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直结构还包括第四遮光单元,所述第四遮光单元均与所述第一遮光单元、所述第二遮光单元和所述第三遮光单元异层设置,所述第四遮光单元上设置有第四透光口,所述第四透光口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所述第四遮光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分隔排列设置的第四遮光条,所述第四透光口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四遮光条之间;所述第四遮光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延伸方向或所述第二遮光条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透光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透光口、所述第二透光口、所述第三透光口和所述第四透光口相互重叠的区域。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直结构于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于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准直结构的正视图中,所述透光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透光口和所述第二透光口的重叠区域,且至少一所述透光通道对应于一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遮光单元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遮光单元的长度为第一主长度b;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遮光单元的宽度为第一主宽度a,所述第一透光口的宽度为第一子宽度h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透光口之间的距离周期为第一周期m;在所述第二遮光单元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遮光单元的长度为第二主长度d,所述第二透光口的宽度为第二子宽度h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透光口之间的距离周期为第二周期n;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遮光单元的宽度为第二主宽度c;在所述准直结构的正视图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准直结构的长度为第三主长度b’,所述透光通道的宽度为第三子宽度h2’,相邻两个所述透光通道之间的距离周期为第三周期n’;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准直结构的宽度为第三主宽度a’;所述透光通道的宽度为第四子宽度h1’,相邻两个所述透光通道之间的距离周期为第四周期m’;其中,a’≤a,b’≥b,0<m’≤m,0<n’≤n,0<h1’≤h1,0<h2’≤h2。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一遮光单元设置在所述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平坦层覆盖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和所述衬底;所述第二遮光单元、所述黑色矩阵和所述色阻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第二平坦层覆盖所述第二遮光单元、所述黑色矩阵和所述色阻层。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所述第三遮光单元设置在所述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平坦层覆盖所述第三遮光单元和所述衬底;所述第一遮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第二平坦层覆盖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和所述第一平坦层;所述第二遮光单元、所述黑色矩阵和所述色阻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坦层上;所述第三平坦层覆盖所述第二遮光单元、所述黑色矩阵和所述色阻层;所述第四遮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平坦层上。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条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第二遮光条靠近所述第二透光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缺口;所述透光通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弧形缺口。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纹单元与所述色阻相错设置,且所述指纹单元设置在所述色阻的外侧。本申请实施例将准直结构形成在显示面板的内部,薄化了显示面板;另外,彩膜基板上设置有透光通道,透光通道包括至少两个遮光单元的透光口,采用透光通道对应于指纹识别单元,以提高指纹识别信噪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阵列基板;/n彩膜基板;/n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以及/n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n所述彩膜基板包括:/n衬底;/n色阻层,所述色阻层设置在所述衬底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n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设置在所述色阻之间;以及/n多个准直结构,所述准直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准直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遮光单元,每个所述遮光单元上均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透光口;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彩膜基板具有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透光通道,所述透光通道包括至少两层所述遮光单元上的所述透光口;/n其中一层所述遮光单元与所述黑色矩阵同层设置,且与所述黑色矩阵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彩膜基板;
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以及
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
衬底;
色阻层,所述色阻层设置在所述衬底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
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设置在所述色阻之间;以及
多个准直结构,所述准直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准直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遮光单元,每个所述遮光单元上均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透光口;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彩膜基板具有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透光通道,所述透光通道包括至少两层所述遮光单元上的所述透光口;
其中一层所述遮光单元与所述黑色矩阵同层设置,且与所述黑色矩阵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层所述遮光单元包括第一遮光单元和第二遮光单元;
所述第一遮光单元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口,所述第一透光口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
所述第二遮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和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异层设置;所述第二遮光单元与所述黑色矩阵同层设置,且与所述黑色矩阵相连;所述第二遮光单元上设置有第二透光口,所述第二透光口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
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透光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透光口和所述第二透光口相互重叠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分隔排列设置的第一遮光条,所述第一透光口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遮光条之间;
所述第二遮光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分隔排列设置的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二透光口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遮光条之间;
所述第一遮光条和所述第二遮光条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结构还包括第三遮光单元,所述第三遮光单元均与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和所述第二遮光单元异层设置,所述第三遮光单元上设置有第三透光口,所述第三透光口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
所述第三遮光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分隔排列设置的第三遮光条,所述第三透光口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遮光条之间;
所述第三遮光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延伸方向或所述第二遮光条的延伸方向;
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透光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透光口、所述第二透光口和所述第三透光口相互重叠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结构还包括第四遮光单元,所述第四遮光单元均与所述第一遮光单元、所述第二遮光单元和所述第三遮光单元异层设置,所述第四遮光单元上设置有第四透光口,所述第四透光口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
所述第四遮光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分隔排列设置的第四遮光条,所述第四透光口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四遮光条之间;
所述第四遮光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洋查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