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硬件级的测试脚本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应用于以CTO为生产模式的计算机装配测试流水线,其中该系统包括: 一计算机硬件部件数据库,用于储存该装配线上的所有硬件部件信息; 一单机部件配置模块,用以根据该部件数据库的信息确定每一单机内的计算机硬件部件数据; 一整机部件数据收集模块,用以根据该单机部件配置模块的单机数据为每一单机分配一唯一的序列号,并将该序列号与该单机内的部件分别建立关联; 一通用测试脚本数据库,用以储存对应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件部件的通用测试脚本;及 一最终脚本生成模块,用以将该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部件数据整合到通用测试脚本,生成最终脚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脚本生成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硬件级的自动生成测试脚本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计算机生产模式,大部分只适用于相同配置的计算机的大规模批量生产,对于不同配置的计算机的混合生产无能为力。目前,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CTO(Customer To Order)正在成为一个趋势,成为衡量工厂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标尺。在现有的CTO测试系统中,使用如下的方法测试对于每一种机型,操作员会制定一个测试的脚本(以下称Script),系统在收到待测机(以下称SUV)的测试要求后,会根据该SUV所属的类型,获得相应的Script。如果有几台SUV有特别的配置(每一个SUV均有不同的配置),则需要针对每一个SUV制定不同的测试脚本。可以看出,这种系统只能满足非常小规模的CTO生产,如果上述的特殊配置的SUV数量非常多,则需要定制非常多的Script,不仅加大了生产负担,而且容易造成很多人为的错误。它的效率之低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事先为每一个计算机硬件部件(Part)定制一个script,则同一种类型的部件,由于详细的参数不同,需要定义不同的script来满足测试需要。例如都是CPU,主频为3G的CPU和主频为2.5G的CPU、Intel的CPU和AMD的CPU测试方法可能不同。这样,如果针对每一个部件都定义script的话,加大了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增加了人工操作的次数,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另外,如果将来添加了新的部件,还需要重新维护数据。这些都降低了测试系统的易用性。因此,如何在CTO生产模式上,提供一种基于硬件级的自动配置测试脚本的系统与方法,已经成为业内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硬件级的测试脚本(Script)自动生成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CTO(Customer To Order)生产模式的计算机装配测试流水线上,随着待测机数量与种类的增多必须增加相应的测试脚本的问题,以及测试系统的可扩展性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硬件级的测试脚本自动生成系统,应用于以CTO为生产模式的计算机装配测试流水线,该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部件数据库,用于储存该装配线上的所有硬件部件信息;单机部件配置模块,用以根据该部件数据库的信息确定每一单机内的计算机硬件部件数据;整机部件数据收集模块,用以根据该单机部件配置模块的单机数据为每一单机分配一唯一的序列号,并将该序列号与该单机内的部件分别建立关联;通用测试脚本数据库,用以储存对应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件部件的通用测试脚本;及最终脚本生成模块,用以将由该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部件数据整合到通用测试脚本,生成最终脚本。本专利技术进而提供一种基于硬件级的测试脚本自动生成方法,应用于以CTO为生产模式的计算机装配测试流水线,该方法首先确定每一计算机硬件部件的类型及其参数;接着根据该类型及参数生成硬件配置文件及参数描述文件;根据该当前待测部件的类型获取对应的通用测试脚本;然后根据该硬件配置文件及参数描述文件生成索引文件;最后根据该索引文件将该部件的测试数据整合到该通用测试脚本生成最终测试脚本。本专利技术将每一个待测机看作是一个由若干部件组成的集合,操作员只要针对每一种计算机部件定制好通用测试脚本,本专利技术就会根据待测机的部件组成,自动配置出所需的测试脚本,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本专利技术可以动态计算每一计算机部件的配置规则,因此,同一种类型的部件,只需要维护一个测试脚本即可,使得系统的可扩展性得以延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硬件级的测试脚本自动生成系统模块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最终脚本生成模块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硬件级的测试脚本自动生成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成索引文件的步骤流程图;及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整合最终测试脚本的步骤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 计算机硬件部件数据库102 单机部件配置模块103 整机部件数据收集模块104 通用测试脚本数据库105 最终脚本生成模块1051 硬件配置文件生成模块1052 参数描述文件生成模块1053 索引文件生成模块1054 脚本整合模块步骤301确定每一计算机硬件部件的类型及其参数步骤302根据该类型及参数生成硬件配置文件及参数描述文件步骤303根据该当前待测部件的类型获取对应的通用测试脚本步骤304根据该硬件配置文件及参数描述文件生成索引文件步骤305根据该索引文件将该部件的测试数据整合到该通用测试脚本生成最终测试脚本步骤401扫描硬件配置文件及参数描述文件步骤402从该配置文件中获取当前部件的信息并从该参数文件中获取其设备类型和参数步骤403根据扫描结果填充该索引文件中的部件号码、设备类型、脚本数据位置及数据大小的信息步骤404从该配置文件中获取硬件规则信息,并结合该部件的设备类型及参数应用该规则填写插槽号码步骤501从索引文件中读取一行数据步骤502根据索引文件中的脚本数据及数据大小信息来读取通用脚本信息步骤503根据索引文件中的部件号码从参数描述文件中查询该部件的参数信息步骤504将该参数信息结合索引文件中的规则信息整合到该通用脚本中,生成最终脚本数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硬件级的测试脚本自动生成系统模块图,包括一计算机硬件部件数据库101,单机部件配置模块102,整机部件数据收集模块103,通用测试脚本数据库104以及最终脚本生成模块105。其中,该计算机硬件部件数据库101用于储存该装配线上的所有硬件部件信息;该单机部件配置模块102用以根据该部件数据库的信息确定每一单机内的计算机硬件部件数据;该整机部件数据收集模块103用以根据该单机部件配置模块的单机数据为每一单机分配一唯一的序列号,并将该序列号与该单机内的部件分别建立关联;该通用测试脚本数据库104用以储存对应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件部件的通用测试脚本;该最终脚本生成模块105用以将由该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部件数据整合到通用测试脚本,生成最终脚本。请参阅图2,在最终脚本生成模块105中,还包括一硬件配置文件生成模块1051、一参数描述文件生成模块1052、一索引文件生成模块1053以及一脚本整合模块1054。其中硬件配置文件生成模块1051用以根据该硬件部件的装配规则以及通用脚本生成一描述该部件的配置文件;参数描述文件生成模块1052用以根据该硬件部件的参数数据生成一描述其参数的文件;索引文件生成模块1053用以根据该配置文件与参数描述文件生成一索引文件;脚本整合模块1054用以根据该索引文件将该配置文件与参数文件中的信息整合到通用脚本数据中形成最终脚本。在实际测试中,脚本整合模块1054可以是各个不同的测试工具所提供的转换工具,这样一来,最终生成的脚本格式就是由测试工具决定的,通过索引文件完全隔离了配置文件、参数文件以及内部规则的定义,做到了可扩展性。请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硬件级的测试脚本自动生成方法,首先确定每一计算机硬件部件的类型及其参数(步骤301);接着根据该类型及参数生成硬件配置文件及参数描述文件(步骤302);根据该当前待测部件的类型获取对应的通用测试脚本(步骤303);然后根据该硬件配置文件及参数描述文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涵,陈玄同,刘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