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勇专利>正文

一种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97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瓶盖顶部设有开启片,开启片边缘和瓶盖之间通过很薄的易裂带连接,整条易裂带为一未封闭的环状,未封闭部位保持一定厚度;在瓶盖顶部设置一导向槽,导向槽的顶部为外圈为最大直径但不大于瓶盖内塞直径,导向槽最小直径为槽的最深处,此处位于环状易裂带未封闭处的对角方向的边缘易裂带位置,导向槽底部和导向槽顶部之间可以为平面过渡或者曲面过渡。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瓶盖插到饮水机顶杆上的时候饮水机顶杆能顺利滑动到槽底部并把压力直接作用在易裂带上,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顶穿开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和使用上都非常适合模具的制作和高速的生产,方便生活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盖
本技术属于包装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瓶盖。
技术介绍
在目前,现有一些液体包装瓶盖,如饮水机上使用的中间开孔型瓶盖,其结构如图1-3所示,其瓶盖1顶部的中间都设有凹槽11,为了配合饮水机使用,在凹槽11底部设置有一容易开启的开启片2,开启片2通过连接带22与瓶盖1相连,除连接带22部位外开启片2外缘与瓶盖1衔接处为一段很薄的边缘易裂带21。在使用时,饮水机顶杆3插入瓶盖顶部的槽11内并顶住底部的开启片2而使开启片边缘易裂带21的某一个开裂点先裂开,然后开裂点顺着边缘易裂带21继续裂开直至完全开裂,此时开启片2完全打开,顶杆3进入瓶内,使瓶内水和饮水机相通。在此,由于市面上所有饮水机的顶杆3顶部33都是球面的结构,在插入瓶盖1顶部凹槽11后受到凹槽11的侧面限位作用而使饮水机顶杆3和开启片2的接触点只能在开启片2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开启片2开启时的受力点只能位于开启片2的中心位置,但开启片2的边缘易裂带21设置在开启片外缘,所以在打开开启片2的过程中,作用力是由开启片2中心传递到开启片2的边缘易裂带21上,这相当于产生了一个费力的杠杆效应,不仅费力,还严重影响了开启片2的正常开裂打开,所以市面上此类结构的瓶盖经常发生开启片2开启力过大导致饮水机顶杆3折断而损坏饮水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瓶盖,一种容易开口的液体包装瓶盖。一种瓶盖,瓶盖内侧具有内塞,瓶盖顶部设有开启片,开启片边缘和瓶盖之间通过很薄的易裂带连接,整条易裂带为一未封闭的环状,未封闭部位即连接段保持一定厚度,此厚度不小于0.4mm。在瓶盖顶部设置一导向槽,导向槽的顶部外圈直径不小于25mm不大于瓶盖的内塞直径,导向槽最小直径为导向槽的最深处,此处位于环状易裂带未封闭处的对角方向的边缘易裂带位置,导向槽底部和导向槽顶部之间可以为平面过渡或者曲面过渡,深度不超过20mm。进一步的,在瓶盖顶部设置定位槽,定位槽位于开启片和瓶盖之间的易裂带处,定位槽外圈最大直径不超过内塞直径,定位槽深度不超过10MM。进一步的,易裂带形状设置为凸字型,凸字型的凸出部分的顶端不封闭并形成连接段,凸出部分长度H不小于1mm。进一步的,开启片顶部和瓶盖顶部为一平面。进一步的,在瓶盖顶部易裂带位置处设置落差不超过0.5mm的槽或凸起用来标记易裂带所处位置。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针对现有的瓶盖由于饮水机顶杆被瓶盖顶部的凹槽侧面约束住而使顶杆只能将压力作用在开启片中心位置而导致开启费力进行结构上的改进,改进后的瓶盖在被饮水机顶杆顶压时能使饮水机顶杆停留到开启片边缘的易裂带上,并把顶压力直接作用在易裂带上。在实际使用中,因为饮水机顶杆顶部是光滑的球面,在顶杆顶住瓶盖顶部时,由于受到顶部的导向槽作用、或者受到定位槽作用、或者受到顶部平面受到顶压塌陷而自然产生的导向槽的作用,而使饮水机顶杆顶部球面中心位置最终都会停留在瓶盖顶部的最薄弱部位即易裂带上,此时顶杆的压力直接作用在易裂带上,这样此部位的易裂带很容易形成一开裂点,而后开裂点顺着易裂带一直开裂,直到连接段部位停止。实际测试时本技术人发现如果顶杆以很大的顶压力直接冲击连接段部位会很容易造成连接段直接断裂而使整个开启片脱离瓶盖,为了防止发生这个问题,本技术将易裂带的形状设置成了凸字型,凸字型的凸出部分顶端不封闭即为连接段,此种结构就算发生顶杆直接冲击连接段部位,由于受到凸字形凸出部分两侧的保护而使连接段能承受很大冲击力而不断裂,并在凸字形凸出部分两侧的作用下使饮水机顶杆能更快的滑动到易裂带上。以上结构经本技术人多次试验表明,本技术结构相比现有结构能减少一半的开启力。附图说明图1、现有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瓶盖结构的剖视图;图3、现有瓶盖饮水机顶杆受到顶部凹槽的侧面约束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顶部设置有导向槽的瓶盖的立体结构图;图5、本技术顶部设置有导向槽的瓶盖使饮水机顶杆在导向槽的作用下滑到终点即槽的最深处并使开启片易裂带点状开裂的剖视图;图6、本技术顶部设置有导向槽的瓶盖被饮水机顶杆完全顶开的剖视图;图7、本技术顶部带有定位槽的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顶部带有定位槽的瓶盖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本技术顶部带有定位槽的瓶盖对顶杆进行定位并使开启片易裂带点状开裂的剖视图;图10、本技术顶部带有定位槽的瓶盖被饮水机顶杆完全顶开的剖视图;图11、本技术另一种顶部带有定位槽的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本技术另一种的顶部带有定位槽的瓶盖对顶杆进行定位的剖视图;图13、本技术另一种的顶部带有定位槽的瓶盖被饮水机顶杆完全顶开的剖视图;图14、本技术顶部为平面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5、本技术顶部为平面的瓶盖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6、本技术顶部为平面的瓶盖在受到饮水机顶杆施压而造成塌陷的结构示意图;图17、本技术顶部为平面的瓶盖在受到饮水机顶杆施压而造成塌陷的剖视图;图18、本技术顶部为平面的瓶盖在被饮水机顶杆施压并产生塌陷而自然形成导向槽,饮水机顶杆在导向槽的作用下滑到终点即槽的最深处并使开启片易裂带点状开裂的剖视图;图19、本技术顶部为平面的瓶盖在被饮水机顶杆完全顶开的剖视图;图20、本技术顶部设置有易裂带位置标识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瓶盖,用于容易开口的液体包装,瓶盖1上设有开启片2,开启片2外缘与瓶盖1衔接处为一段很薄的边缘易裂带21。在此,为避免开启片2完全断裂后掉入瓶中污染水,环状的边缘易裂带21有一段未封闭的22连接段连接着瓶盖1,该连接段22的作用是开启片2被开启后依然连接着瓶盖1不掉落。在以上图示中,瓶盖顶部可以设置导向槽4,其结构如图4-图6所示,瓶盖顶部也可以设置定位槽5,其结构如图7-图13所示,或者顶部直接设置为平面,其结构如图14-图19所示。以上结构对现有开启片的开启方式进行改进,取消了原先会对饮水机顶杆3侧面进行约束的槽11而设置了导向槽4,在使用中,饮水机顶杆3的顶部球面部分33顶住瓶盖顶部时,受导向槽4的导向作用使饮水机顶杆3的顶端33中心最终被导向并定位在易裂带21上。对于设置有定位槽5的瓶盖,饮水机顶杆3的顶部球面中心部分33顶住瓶盖顶部时会直接被定位槽5定位到易裂带21上。对于顶部设置为平面的瓶盖,饮水机顶杆3的顶部球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盖,瓶盖内侧具有内塞(12),其特征在于:瓶盖顶部设有开启片(2),开启片(2)边缘和瓶盖(1)之间通过很薄的易裂带(21)连接,整条易裂带(21)为一未封闭的环状,未封闭部位即连接段(22)保持一定厚度,厚度不小于0.4mm;在瓶盖(1)顶部设置一导向槽(4),导向槽(4)的顶部外圈直径不小于24mm,但不大于内塞(12)直径,导向槽(4)最小直径为导向槽(4)的最深处,最深处位于环状易裂带(21)位置,导向槽(4)底部和导向槽(4)顶部之间可以为平面过渡或者曲面过渡,深度不超过2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盖,瓶盖内侧具有内塞(12),其特征在于:瓶盖顶部设有开启片(2),开启片(2)边缘和瓶盖(1)之间通过很薄的易裂带(21)连接,整条易裂带(21)为一未封闭的环状,未封闭部位即连接段(22)保持一定厚度,厚度不小于0.4mm;在瓶盖(1)顶部设置一导向槽(4),导向槽(4)的顶部外圈直径不小于24mm,但不大于内塞(12)直径,导向槽(4)最小直径为导向槽(4)的最深处,最深处位于环状易裂带(21)位置,导向槽(4)底部和导向槽(4)顶部之间可以为平面过渡或者曲面过渡,深度不超过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在瓶盖顶部设置定位槽(5),定位槽(5)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