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924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该丸剂品种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指标、薄层色谱鉴别指标、含量测定指标,所述各项指标如下:性状指标:本品为棕黄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辛;薄层色谱鉴别指标:供试品色谱中,应具肉桂药材的斑点特征;含量测定指标:本品每丸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9.0mg;每丸含黄芪以黄芪甲苷计,不得少于0.38mg。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专属性强的鉴别及重现性、稳定性及精密度良好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黄芪建中丸的质量,使黄芪建中丸质量达到稳定、可控、高效及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的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黄芪建中丸是专门治疗中气不足、心悸气短、恶寒腹痛的药品。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方中黄芪为君药,性甘、温,有建中补虚、益气升阳、卫气固表等作用,还能促进血管扩张和蛋白质代谢;肉桂能温通经络,其含有的桂皮醛等成分能降低炎性组织血管的通透性,改善水肿症状;炙甘草能益气、调和营卫,能助炼蜜温中补虚,增加芍药止痛之功;大枣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黄芪建中丸是黄芪建中汤基础上精简处方,用生药药材直接合成的,保留了原生药材的生物活性,体现了中药药力的特点。黄芪建中丸治疗的针对性强,药效力突出,能有效缓解症状及病理现象。黄芪建中丸为《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收载的丸剂品种,标准标号:2002ZD-0341,处方:黄芪696克、肉桂696克、白芍1392克、炙甘草304.5克、大枣(去核)130.5克;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80-210g制成大蜜丸,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通过确定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可增强该药的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该丸剂品种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指标、薄层色谱鉴别指标、含量测定指标,所述各项指标如下:1、性状指标:本品为棕黄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辛;2、薄层色谱鉴别指标:供试品色谱中,应具肉桂药材的斑点特征;3、含量测定指标:本品每丸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9.0mg;每丸含黄芪以黄芪甲苷计,不得少于0.38mg。所说的检验方法是:1、性状:采用目测、鼻嗅及口尝;2、薄层色谱鉴别:(1)仪器:量筒、圆底烧瓶、水浴锅、挥发油提取器、分液漏斗、分析天平、蒸发皿、硅胶G薄层板、层析缸;(2)对照药材:桂皮醛对照品;(3)试剂:水、石油醚(30℃-60℃)、乙醇、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二硝基苯肼;(4)检验方法:取本品20g,切碎,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50ml,60℃水浴温热使充分溶散,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XD)试验,加热提取2小时,分取挥发油测定器中的液体至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30℃-60℃)15ml振摇提取,分取石油醚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u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2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含量测定(1)芍药苷含量测定①仪器:分析天平、移液管、超声波清洗器、具塞锥形瓶、0.45um微孔滤膜;②试剂:乙腈-0.1%磷酸,取蒸馏水770ml,置10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磷酸0.77ml,振摇,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所说的两种试剂的比例为23∶77;③对照品:芍药苷;④测定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温35℃,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取蒸馏水770ml,置10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磷酸0.77ml,振摇,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所说的两种试剂的比例为23∶77;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6g,切碎,加硅藻土6g,研匀,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为250W,频率为33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2)黄芪甲苷含量测定①仪器:分析天平、移液管、超声波清洗器、具塞锥形瓶、0.45um微孔滤膜;②试剂:乙腈-水,取蒸馏水750ml,置1000ml量瓶中,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所说的两种试剂的比例为25∶75;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③对照品:黄芪甲苷;④测定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取蒸馏水750ml,置1000ml量瓶中,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所说的两种试剂的比例为25∶75;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本品9g,切碎,加硅藻土9g,研匀,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为250W,频率为33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去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20ul,供试品溶液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在该品种的质量标准中制定了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项目。通过建立专属性强的鉴别及重现性、稳定性及精密度良好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黄芪建中丸的质量,使黄芪建中丸质量达到稳定、可控、高效及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该片剂品种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指标、薄层色谱鉴别指标、含量测定指标,所述各项指标如下:(1)性状指标:本品为棕黄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辛;(2)薄层色谱鉴别指标:供试品色谱中,应具肉桂药材的斑点特征;(3)含量测定指标:本品每丸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9.0mg;每丸含黄芪以黄芪甲苷计,不得少于0.38mg。本专利技术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1)性状:采用目测、鼻嗅及口尝;(2)薄层色谱鉴别:仪器:量筒、圆底烧瓶、水浴锅、挥发油提取器、分液漏斗、分析天平、蒸发皿、硅胶G薄层板、层析缸;对照药材对照品:桂皮醛对照品;试剂:水、石油醚(30℃-60℃)、乙醇、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二硝基苯肼;检验方法:取本品20g,切碎,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50ml,60℃水浴温热使充分溶散,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n(1)性状指标:本品为棕黄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辛;/n(2)薄层色谱鉴别指标:供试品色谱中,应具肉桂药材的斑点特征;/n(3)含量测定指标:本品每丸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9.0mg;每丸含黄芪以黄芪甲苷计,不得少于0.38m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性状指标:本品为棕黄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辛;
(2)薄层色谱鉴别指标:供试品色谱中,应具肉桂药材的斑点特征;
(3)含量测定指标:本品每丸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9.0mg;每丸含黄芪以黄芪甲苷计,不得少于0.38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芪建中丸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1)芍药苷含量测定
①仪器:分析天平、移液管、超声波清洗器、具塞锥形瓶、0.45um微孔滤膜;
②试剂:乙腈-0.1%磷酸,取蒸馏水770ml,置10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磷酸0.77ml,振摇,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所说的两种试剂的比例为23∶77;
③对照品:芍药苷;
④测定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温35℃,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取蒸馏水770ml,置10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磷酸0.77ml,振摇,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所说的两种试剂的比例为23∶77;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6g,切碎,加硅藻土6g,研匀,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韩风雨艾林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天奇中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