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大蜜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931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大蜜丸的制备方法,本方法是在现有麻仁滋脾丸的生产工艺基础上对其生产工艺技术进行改进,通过方法改进,改善了粘性较强的中成药在抛光过程中所产生的黏连、结团、水丸外观差的问题,解决了麻仁滋脾丸制备过程中药材收率低、成本出成低、产品挥发油含量低等工艺问题,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大蜜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大蜜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麻仁滋脾丸收载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第1511页,其处方为大黄(制)、火麻仁、当归、姜厚朴、炒苦杏仁、麸炒枳实、郁李仁、白芍八味中药组成,制法为:以上八味,大黄、当归、姜厚朴、麸炒枳实、白芍分别粉碎成细粉,再与其余火麻仁等三味共同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该药具有润肠通便,消食导滞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胃肠积热、肠燥津伤所致的大便秘结、胸腹胀满、饮食无味、烦躁不宁、舌红少津。麻仁滋脾丸的制备工艺为:(1)处方:大黄(制)160g、火麻仁(80g)、当归(80g)、姜厚朴(40g)、炒苦杏仁(40g)、麸炒枳实(40g)、郁李仁(40g)、白芍(30g);(2)制法:以上八味,大黄、当归、姜厚朴、麸炒枳实、白芍分别粉碎成细分,再与其余火麻仁等三味共同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个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该品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属于种子类药材,油脂含量高不易粉碎,用处方中其他药材细粉和此三味种子类药材共同粉碎时,处方中的其他药材进行了二次粉碎,以上因素导致该产品粉碎前后的药粉收率偏低;2、药粉收率偏低导致该产品的成品出成偏低;3、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中的挥发油含量较高,在用其他药材细粉和上述三味药材粉碎的过程中由于粉碎时间长,挥发油受热破坏严重,成品的挥发油含量偏低。鉴于麻仁滋脾丸大蜜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上述问题,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中药大蜜丸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麻仁滋脾丸大蜜丸的制备方法,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粉碎前后药粉收率偏低、成品出成偏低、成品的挥发油含量偏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步:将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混合用榨油机进行冷榨,榨油温度为室温,榨油过程中三味药材不进行加热。将冷榨取得的油脂放入洁净的不锈钢桶内备用。第二步:将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榨油剩余的药渣和处方中的其余药材混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药粉全部通过100目筛。此方法避免了原生产工艺中大黄(制)、当归、姜厚朴、麸炒枳实、白芍五味药材的二次粉碎,榨油剩余的药渣油脂含量低,和其余五味药材混合进行粉碎时生产效率较高,提高了粉碎前后的药粉收率。第三步:将粉碎后的药粉装入混合罐内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出罐。第四步:合坨时先按原生产工艺的粉蜜比将炼蜜加入合坨机,再通过计算将第一步所得的油脂等比加入,将炼蜜和油脂充分搅拌后加入药粉进行合坨,合坨均匀后出锅。第五步:用制丸机制成9g/丸,得成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1511页麻仁滋脾丸大蜜丸的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第六步:取原生产工艺所得成品和新生产工艺所得成品分别剪碎,取剪碎后样品40.00g,分别按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的方法进行成品挥发油的测定。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对麻仁滋脾丸的制备工艺改进,解决了粉碎前后药粉收率偏低、成品出成偏低、成品的挥发油含量偏低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成品挥发油含量,从整体上、宏观上控制了麻仁滋脾丸制剂的产品质量。(2)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简便、稳定、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易于掌握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以大黄(制)160g、火麻仁(80g)、当归(80g)、姜厚朴(40g)、炒苦杏仁(40g)、麸炒枳实(40g)、郁李仁(40g)、白芍(30g)称取相当量的原料。(1)将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混合用榨油机进行冷榨,榨油温度为室温,榨油过程中三味药材不进行加热。将冷榨取得的油脂放入洁净的不锈钢桶内备用。(2)将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榨油剩余的药渣和处方中的其余药材混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药粉全部通过100目筛。此方法避免了原生产工艺中大黄(制)、当归、姜厚朴、麸炒枳实、白芍五味药材的二次粉碎,榨油剩余的药渣油脂含量低,和其余五味药材混合进行粉碎时生产效率较高,提高了粉碎前后的药粉收率。(3)将粉碎后的药粉装入混合罐内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出罐。(4)合坨时先按原生产工艺的粉蜜比将炼蜜加入合坨机(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通过计算将第一步所得的油脂等比加入,将炼蜜和油脂充分搅拌后加入药粉进行合坨,合坨均匀后出锅。(5)用制丸机制成9g/丸,得成品。经含量测定,所得成品均符合药典相关规定。比较实施例1按照原生产工艺和新生产工艺各生产1批次成品,具体的试验数据及对比结果见下表:结论:通过麻仁滋脾丸原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工艺各1批次的大生产对比试验可以得出,跟原生产工艺相比,新的生产工艺使粉碎前后药粉收率提高9.74%、成品出成提高4.97%、成品的挥发油含量提高1.89%,适合产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首次将种子榨油工艺(冷榨)引入中药大蜜丸制备的生产工艺中,解决了大蜜丸制备行业中存在的油脂类药材不易粉碎、粉碎前后药粉收率低、粉碎过程中油脂损失严重等行业问题,为处方中含大量种子类药材的中药大蜜丸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在大蜜丸制备行业中值得应用和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大蜜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处方:大黄(制)160g、火麻仁(80g)、当归(80g)、姜厚朴(40g)、炒苦杏仁(40g)、麸炒枳实(40g)、郁李仁(40g)、白芍(30g);/n(2)将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混合用榨油机进行冷榨,榨油温度为室温,榨油过程中三味药材不进行加热。将冷榨取得的油脂放入洁净的不锈钢桶内备用;/n(3)将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榨油剩余的药渣和处方中的其余药材混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药粉全部通过100目筛;/n(4)将粉碎后的药粉装入混合罐内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出罐;/n(5)合坨时先按原生产工艺的粉蜜比将炼蜜加入合坨机,通过计将第一步所得的油脂等比加入,将炼蜜和油脂充分搅拌后加入药粉进行合坨,合坨均匀后出锅;/n(6)用制丸机制成9g/丸,得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大蜜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处方:大黄(制)160g、火麻仁(80g)、当归(80g)、姜厚朴(40g)、炒苦杏仁(40g)、麸炒枳实(40g)、郁李仁(40g)、白芍(30g);
(2)将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混合用榨油机进行冷榨,榨油温度为室温,榨油过程中三味药材不进行加热。将冷榨取得的油脂放入洁净的不锈钢桶内备用;
(3)将炒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三味药材榨油剩余的药渣和处方中的其余药材混合进行粉碎,粉碎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江韩风雨于秀玲上官同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天奇中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中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