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90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包括盒体,面板、手柄、卡片夹和护角,面板粘贴在盒体上端面,盒体上端面的行迹槽与面板上的行迹通槽一致并对应,手柄、卡片连接在盒体的周向侧表面。使用时,中央零件库将产品配套的零组件按照零件盒上的标签和顺序,可以快速地摆放到零件盒内相对应的位置内,并成套发放到生产现场直接用于产品总成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条件下零件配套发放效率低、装配准备周期长、零件易混批遗失,以及普通行迹化零件盒易变形损坏等问题,产品配套和装配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也避免了零件混批、错装漏装等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
本技术属于生产现场精益管理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品装配用的物流行迹化零件盒。
技术介绍
行迹化管理是“5S”管理活动中的一种方法,它指的是将物品的投影形状在保管器上描画出来,目的是减少寻找时间,加强物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现场物流行迹化主要适用于零件、工具的精益化管理,而针对零件数量较多的复杂产品,为了达到方便使用和管理的效果,物流行迹化零件盒的设计需求更高。普通行迹化零件盒材质多使用泡沫或珍珠绵,进行生产配套和转运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3个问题:1、材料硬度低、强度差,使用过程易变形损坏;2、材料不耐油,易发泡变形,油迹难以清理;3、标识辨识度和可靠性不强。综上所述,现有普通行迹化零件盒,存在耐用性较差,可靠性不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采用硬质PVC板和双色刻字板组合而成,经过粘接、雕刻和涂漆等工艺加工制作而成,以解决现有普通行迹化零件盒耐用性较差,可靠性不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为实心PVC板切割而成,盒体的上端面加工有零组件行迹槽,盒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减重槽;面板,所述面板为双色刻字板,面板覆盖在盒体的上端面,面板上加工有零组件行迹通槽,且该零组件行迹通槽与盒体上端面的零组件行迹槽位置、形状、尺寸均一致,面板表面设置有标识位,标识位统一位于零组件行迹的上方、下方、左侧或右侧;手柄和卡片夹,所述手柄和卡片夹均连接在盒体的周向侧表面,且手柄和卡片夹不在同一个侧表面上;护角,所述护角位于盒体周向侧表面的转角处。进一步,所述盒体长度和宽度与面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且面板粘贴在盒体的上端面。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外形尺寸为固定尺寸,长500mm,宽450mm,厚50mm,面板的外形尺寸为固定尺寸,长500mm,宽450mm,厚1mm。进一步,物流行迹化零件盒还包括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同时与盒体上的零组件行迹槽以及面板上的零组件行迹通槽相交。优选的,所述盒体上的零组件行迹槽槽底表面有一层清漆涂层。优选的,所述面板表面的标识位上为激光标印的产品零组件号及装配序号信息。优选的,所述面板为白、红双色面板,白色面朝外,激光标印后字体即为红色,与白色面板形成鲜明对比效果,非常便于识别。本技术中采用独立的面板结构,除了方便激光刻字外,采用该面板刻字清洗不容易磨损,激光刻字后字体直接为红色,与白色面板形成鲜明对比效果,非常便于识别。本技术中,避让槽的加入使得零组件行迹轮廓处挖有一定深度的空间,形成可以方便手指拿取零件的槽,深度一般较零件的行迹更深。本技术根据产品配套的零组件外形及装配顺序,设计了零件盒外形尺寸、零组件摆放行迹;按照设计的外形尺寸切割盒体和面板;将盒体正面和双色刻字板使用胶粘连接;在盒体正面按照设计尺寸加工零组件的行迹,抛光表面锐边;在盒体背面按照设计尺寸加工反面镂空方孔并抛光;在盒体正面的零组件行迹表面作防油污处理;在面板表面进行刻字,标识产品零组件号及装配序号;在盒体两侧安装手柄;在盒体前侧粘接卡片夹;在盒体四个角处铆接护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提高了实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在设计时考虑了以下问题和需求:(1)行迹化零件盒的硬度和强度需求,因此选择较为适中的轻质化材料;(2)方便转运,同时又能够满足产品零组件排列的外形尺寸;(3)零组件在产品装配时的顺序;(4)抓取零件时的避让槽设计,包括密封圈、弹性挡圈等小零件的抓取;(5)防油涂层,避免从产品上分解的带油零件对行迹的污染;(6)零组件标识的辨别度和持久性。本技术不仅可以极大提高配套及装配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盒体在转运过程中或油污环境下产生的变形和损坏,解决现有条件下零件配套发放效率低、装配准备周期长、零件易混批遗失,以及普通行迹化零件盒易变形损坏等耐用性较差,可靠性不强问题,不仅方便生产现场物料配送发放管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装配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前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底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流程示意图;图中:1-盒体,2-面板,3-手柄,4-卡片夹,5-护角,6-避让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技术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包括盒体1,面板2、手柄3、卡片夹4和护角5。盒体1材质采用硬质PVC板,面板2材质采用白红双色刻字板,手柄3、卡片夹4以及护角5材质均采用塑料。其中,盒体1与面板2使用粘胶连接,盒体1与手柄3、卡片夹4均使用粘胶装配,盒体1与护角5采用铆接方式连接。根据产品配套的零组件外形及装配顺序,设计零件盒外形尺寸、零组件摆放行迹,将盒体1与面板2粘接后,在盒体1正面按照设计尺寸加工零组件的行迹和避让槽6,行迹采用的是雕刻的方式加工,盒体1正面的零组件行迹槽以及面板1正面零组件行迹通槽部位均设计有避让槽6,便于用手抓取零件。然后盒体1与面板2粘接后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零组件行迹槽底的表面采用清漆涂层作为防油污处理,盒体1背面按照设计尺寸加工反面镂空方孔并抛光用于减重,在面板2表面的标识位进行激光刻字,刻字信息包括标识产品零组件号及装配序号,字体为宋体5号字。随后将手柄3装入盒体1两侧,将卡片夹4粘接在盒体1前侧,将护角5(4处)铆接至盒体1四个角。如图5所示,使用时,零件库将产品成套零组件按配套以及零件标识盛入装配用的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内,通过线棒车发料将物料运送到装配平台,直接用于产品装配,即可实现产品装配行迹化物流运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1),所述盒体(1)为实心PVC板切割而成,盒体(1)的上端面加工有零组件行迹槽,盒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减重槽;/n面板(2),所述面板(2)为双色刻字板,面板(2)覆盖在盒体(1)的上端面,面板(2)上加工有零组件行迹通槽,且该零组件行迹通槽与盒体(1)上端面的零组件行迹槽位置、形状、尺寸均一致,面板(2)表面设置有标识位,标识位统一位于零组件行迹的上方、下方、左侧或右侧;/n手柄(3)和卡片夹(4),所述手柄(3)和卡片夹(4)均连接在盒体(1)的周向侧表面,且手柄(3)和卡片夹(4)不在同一个侧表面上;/n护角(5),所述护角(5)位于盒体(1)周向侧表面的转角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所述盒体(1)为实心PVC板切割而成,盒体(1)的上端面加工有零组件行迹槽,盒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减重槽;
面板(2),所述面板(2)为双色刻字板,面板(2)覆盖在盒体(1)的上端面,面板(2)上加工有零组件行迹通槽,且该零组件行迹通槽与盒体(1)上端面的零组件行迹槽位置、形状、尺寸均一致,面板(2)表面设置有标识位,标识位统一位于零组件行迹的上方、下方、左侧或右侧;
手柄(3)和卡片夹(4),所述手柄(3)和卡片夹(4)均连接在盒体(1)的周向侧表面,且手柄(3)和卡片夹(4)不在同一个侧表面上;
护角(5),所述护角(5)位于盒体(1)周向侧表面的转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装配用物流行迹化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长度和宽度与面板(2)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且面板(2)粘贴在盒体(1)的上端面。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育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