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夹持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84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部件的夹持装置及方法,所述部件的夹持装置包括:弹性件与环形件连接,用于对所述环形件施加向上的力;所述环形件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部件的外径;至少二个夹持单元沿着圆周设置;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滑动件设置在直线导轨上,沿着直线导轨正向和反向滑动;所述滑动件的端部形状与所述部件的外壁匹配,所述部件被滑动件夹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滑动件的正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下移,将所述滑动件的反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上移;移动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环形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应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件夹持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部件固定,特别涉及部件的夹持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各类液体类的分析仪器中,如各类生化仪器、水质分析仪器中,通常使用多个试管,在试管的位置转移中,通常需要固定试管,防止试管内液体的外溢。通常的解决方案为:试管适于试管架,如矩阵式试管架或盘状试管架。这种方案具有不足,如:无法适应不同外径的试管,即使对于匹配的试管,试管在试管架上具有晃动,无法保持竖直状态,在试管的转移中,试管内的液体漏出的概率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部件的夹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部件的夹持装置,所述部件的夹持装置包括:环形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环形件连接,用于对所述环形件施加向上的力;所述环形件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部件的外径;至少二个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沿着圆周设置;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直线导轨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沿着直线导轨正向和反向滑动;所述滑动件的端部形状与所述部件的外壁匹配,所述部件被滑动件夹持;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滑动件的正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下移,将所述滑动件的反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上移;移动件,所述移动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环形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应用上述部件的夹持装置的痕量元素的测量方法,该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部件的夹持方法,所述部件的夹持方法为:部件向下移动并向外推动滑动件,各个滑动件间的距离变大;滑动件沿着直线导轨正向滑动;转换模块将所述正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向下移动;固定在环形件上的多个移动件同步地向下移动,弹性件对所述移动件施加向上的力,对滑动件施加向内的力,使得所述部件被多个滑动件夹持;所述环形件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部件的外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适用性强;利用了多个带有阻尼(弹性件的联动)的滑动件,使得滑动件间的距离可变,也即适应了不同外径的部件,如筒状部件、柱形部件的夹持,满足了不同仪器的检测需求;2.结构简单、夹持牢固;部件的夹持利用了弹性件,且部件的外径越大,夹持力越大,夹持更牢固;多个滑动件对心设计,滑动件与部件的接触点分布在不同高度处,使得部件的不同高度处被夹持,有效地防止了部件的倾斜;移动件的同步移动,确保了滑动件同时夹持和松开部件,防止了部件的倾斜。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件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专利技术。为了教导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变型。由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实施例1:图1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件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部件的夹持装置包括:环形件11和弹性件12,所述弹性件12与所述环形件11连接,用于对所述环形件11施加向上的力,阻碍环形件11向下移动;所述环形件11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部件81的外径,使得部件81穿过环形件11;至少二个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沿着圆周设置;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直线导轨31和滑动件41,所述滑动件41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31上,沿着直线导轨31正向和反向滑动;所述滑动件41的端部形状与所述部件81的外壁匹配,所述部件81被滑动件41夹持;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滑动件的正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下移,将所述滑动件的反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上移;移动件51,所述移动件5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环形件11连接。为了防止部件在夹持中倾斜,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部件间的接触点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处。为了推开滑动件,并从滑动件之间穿过,以实现部件被滑动件夹持的目的,进一步地,自外向内地,且自上向下地,所述滑动件41接触部件81的端部具有斜坡。为了将滑动件的(水平或倾斜)平移转换为多个移动件的同步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所述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啮合;所述第一齿轮61与所述滑动件41具有的直线排列的齿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2与所述移动件51具有的排列的齿啮合。为了提高夹持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41沿着所述部件81的径向延伸,并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圆周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件的夹持方法,也即本实施例的部件的夹持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部件的夹持方法为:部件81向下移动并向外推动滑动件41,各个滑动41件间的距离变大;滑动件41沿着直线导轨31正向滑动;转换模块将所述正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51的向下移动;固定在环形件11上的多个移动件51同步地向下移动,弹性件12对所述移动件51施加向上的力,对滑动件41施加向内的力,使得所述部件81被多个滑动件41夹持;所述环形件11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部件81的外径。与夹持相对应地,当部件81脱离夹持时,所述部件脱离夹持的方式为:向上移动所述部件81,滑动件41间的距离变小;弹性件12对移动件51施加向上的力,各个移动件51同步向上移动;转换模块将移动件的向上移动转换为滑动件41的反向移动;各个滑动件41沿着直线导轨31反向滑动。为了将滑动件的(水平或倾斜)平移转换为多个移动件的同步上下移动,以稳固地夹持部件,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块的工作方式为:向外正向滑动的滑动件41驱动第一齿轮61转动;第一齿轮61驱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驱动移动件51向下移动。为了防止部件在夹持过程中倾斜,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41与所述部件81间的接触点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处。实施例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部件的夹持装置及方法的应用例。在该应用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夹持圆筒形的试管,采用三个夹持单元,均匀地设置圆周上;滑动件41的临着部件81的端部为弧形,并上下延伸形成弧面,一方面夹持圆筒形试管,另一方面是在多个高度上夹持试管,有效地防止了试管的倾斜;滑动件41沿着部件81的径向延伸,并设置在水平的直线导轨上31;滑动件41的底端具有水平延伸的齿;自外向内地,且自上向下地,所述滑动件41接触部件的端部具有斜坡,便于部件81在下降过程中推开各个滑动件41;转换模块包括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滑动41件的底端的齿与第一齿轮61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部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的夹持装置包括:/n环形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环形件连接,用于对所述环形件施加向上的力;所述环形件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部件的外径;/n至少二个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沿着圆周设置;所述夹持单元包括;/n直线导轨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沿着直线导轨正向和反向滑动;所述滑动件的端部形状与所述部件的外壁匹配,所述部件被滑动件夹持;/n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滑动件的正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下移,将所述滑动件的反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上移;/n移动件,所述移动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环形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部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的夹持装置包括:
环形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环形件连接,用于对所述环形件施加向上的力;所述环形件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部件的外径;
至少二个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沿着圆周设置;所述夹持单元包括;
直线导轨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沿着直线导轨正向和反向滑动;所述滑动件的端部形状与所述部件的外壁匹配,所述部件被滑动件夹持;
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滑动件的正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下移,将所述滑动件的反向滑动转换为移动件的上移;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环形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部件间的接触点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地,且自上向下地,所述滑动件接触部件的端部具有斜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滑动件具有的直线排列的齿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移动件具有的排列的齿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科龙胡建坤丁海波闻旭伟徐志伟叶晓俊彭明韩双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