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81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包括船锚本体;所述船锚本体包含有支架、叶片、护板、转轴、销座、弹簧销和拉筋,支架为一体式结构,且呈倒U型结构,支架的内侧顶部横向连接有所述拉筋,支架的两个自由端均卡接在两个所述护板上,两个护板均通过转轴卡合连接有叶片,叶片可以左右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通过设置可活动的叶片,并通过船舶自身重力和船舶移动时的方向,叶片随之进行摆动,弹簧销通过销座链接到叶片上,起到控制叶片左右摆动幅度大小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作用锚泊时系留船舶,可以辅助控制船首摆动和船舶横移速度,可以帮助船回转和捻直船首防止掉头,便于船舶停靠,缩短停靠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
本技术涉及船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
技术介绍
锚一般指船锚,是锚泊设备的主要部件。铁制的停船器具,用铁链连在船上,把锚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停稳。古代的锚是一块大石头,或是装满石头的篓筐,称为“碇”。碇石用绳系住沉入水底,依其重量使船停泊。后来有木爪石锚,即在石块两旁系上木爪,靠重量和抓力使船停泊。中国南朝已有关于金属锚的记载。中国古代帆船使用四爪铁锚,这种锚性能优良,在舢板和小船上仍有使用。但是现有的船锚在使用的时候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船锚一般还存在着与链条连接不便,链条拆卸不便等情况,其次船锚本体船锚辅助船舶停靠时间长,使用不便等缺陷,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其特征在于,包括船锚本体;所述船锚本体包含有支架、叶片、护板、转轴、销座、弹簧销和拉筋,所述支架为一体式结构,且呈倒U型结构,所述支架的内侧顶部横向连接有所述拉筋,所述支架的两个自由端均卡接在两个所述护板上,两个所述护板均通过转轴卡合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可以左右摆动,所述叶片的结构为倒“W”型结构,所述叶片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销座,其中销座的位置处设置有弹簧销。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护板之间活动连接,转轴与叶片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叶片的顶部呈光滑的弧形状结构。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护板的底部两端呈光滑的弧形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且位于拉筋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可拆卸连接有锚链。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含有上连接块、连接支杆和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上开设有定位孔,其中支架贯穿定位孔,所述下连接块与上连接块之间通过连接支杆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接块的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锚链,其中连接轴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轴通过螺栓杆螺纹连接有卡块,其中螺栓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中间位置处为内凹式结构。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与卡块均为圆形板状结构,其上连接块与卡块两者直径相同,且均大于连接轴的直径。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首先,通过通过设置可活动的叶片,并通过船舶自身重力和船舶移动时的方向,叶片随之进行摆动,弹簧销通过销座链接到叶片上,起到控制叶片左右摆动幅度大小的作用,本技术主要作用锚泊时系留船舶,可以辅助控制船首摆动和船舶横移速度,可以帮助船回转和捻直船首防止掉头,便于船舶停靠,缩短停靠时间,其次,通过在支架上设置下连接块,下连接块通过连接支杆活动连接有上连接块,上连接块的一端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锚链,并通过卡块与连接轴固定,从而对锚链进行限位,增加锚链在水中的稳定性,防止锚链脱落,且这样的设置锚链拆卸和安装都较为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船锚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支杆与上连接块、下连接块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工作图;附图标记:1、支架;2、叶片;3、护板;4、转轴;5、拉筋;6、销座;7、弹簧销;8、连接件;801、上连接块;802、螺纹孔;803、连接轴;804、连接支杆;805、下连接块;806、定位孔;807、卡块;808、螺栓杆;9、锚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以及图6,其中,图1为本技术船锚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支杆与上连接块、下连接块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6所示,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包括船锚本体;船锚本体包含有支架1、叶片2、护板3、转轴4、销座6、弹簧销7和拉筋5,支架1为一体式结构,且呈倒U型结构,支架1的内侧顶部横向连接有拉筋5,支架1的两个自由端均卡接在两个护板3上,两个护板3均通过转轴4卡合连接有叶片2,叶片2可以左右摆动,叶片2的结构为倒“W”型结构,叶片2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销座6,其中销座6的位置处设置有弹簧销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2所示,转轴4与护板3之间活动连接,转轴4与叶片2之间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2所示,叶片2的顶部呈光滑的弧形状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2所示,两个护板3的底部两端呈光滑的弧形状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6所示,支架1的顶部且位于拉筋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8,连接件8上可拆卸连接有锚链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5所示,连接件8包含有上连接块801、连接支杆804和下连接块805,下连接块805上开设有定位孔806,其中支架1贯穿定位孔806,下连接块805与上连接块801之间通过连接支杆804活动连接;上连接块801的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轴803,连接轴80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锚链9,其中连接轴803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802,连接轴803通过螺栓杆808螺纹连接有卡块807,其中螺栓杆808与螺纹孔802螺纹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5所示,连接件8包含有上连接块801、连接支杆804和下连接块805,下连接块805上开设有定位孔806,其中支架1贯穿定位孔806,下连接块805与上连接块801之间通过连接支杆804活动连接;上连接块801的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轴803,连接轴80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锚链9,其中连接轴803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802,连接轴803通过螺栓杆808螺纹连接有卡块807,其中螺栓杆808与螺纹孔802螺纹连接;连接轴803中间位置处为内凹式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5所示,连接件8包含有上连接块801、连接支杆804和下连接块805,下连接块805上开设有定位孔806,其中支架1贯穿定位孔806,下连接块805与上连接块801之间通过连接支杆804活动连接;上连接块801的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轴803,连接轴80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锚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其特征在于,包括船锚本体;所述船锚本体包含有支架(1)、叶片(2)、护板(3)、转轴(4)、销座(6)、弹簧销(7)和拉筋(5),所述支架(1)为一体式结构,且呈倒U型结构,所述支架(1)的内侧顶部横向连接有所述拉筋(5),所述支架(1)的两个自由端均卡接在两个所述护板(3)上,两个所述护板(3)均通过转轴(4)卡合连接有叶片(2),所述叶片(2)可以左右摆动,所述叶片(2)的结构为倒“W”型结构,所述叶片(2)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销座(6),其中销座(6)的位置处设置有弹簧销(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其特征在于,包括船锚本体;所述船锚本体包含有支架(1)、叶片(2)、护板(3)、转轴(4)、销座(6)、弹簧销(7)和拉筋(5),所述支架(1)为一体式结构,且呈倒U型结构,所述支架(1)的内侧顶部横向连接有所述拉筋(5),所述支架(1)的两个自由端均卡接在两个所述护板(3)上,两个所述护板(3)均通过转轴(4)卡合连接有叶片(2),所述叶片(2)可以左右摆动,所述叶片(2)的结构为倒“W”型结构,所述叶片(2)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销座(6),其中销座(6)的位置处设置有弹簧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与护板(3)之间活动连接,转轴(4)与叶片(2)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顶部呈光滑的弧形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护板(3)的底部两端呈光滑的弧形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且位于拉筋(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迪日坤船舶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