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80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碟刹器,所述碟刹器包括夹器、安装在夹器上的拨回位、以及用于安装夹器的安装座;所述夹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刹车组件、安装在壳体内的调节组件,所述拨回位通过液压杆与调节组件一端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另一端与刹车组件连接,通过刹车线带动拨回位进行转动,所述拨动回位带动调节组件进行调节对刹车组件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碟刹器结构采用手动调节方式进行调节来令片之间的距离,刹车器使用时间较长后来令片变薄,刹车的灵敏度降低,因此需要调节来令片之间的距离,采用蜗杆与调节组件的啮合方式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并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有上常见的自行车刹车夹器有摩擦胶式或碟刹式。摩擦胶式成本低廉但性能不够好,经常出现左右制动块磨损不均导致刹车性能下降甚至失灵的情况。碟刹式性能优良,刹车效果和刹车时的乘坐舒适性较好,但结构复杂,一些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且用料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以解决刹车器使用时间较长来令片需要更换,以及来令片使用过程中变薄刹车不灵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碟刹器,所述碟刹器包括夹器、安装在夹器上的拨回位、以及用于安装夹器的安装座;所述夹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刹车组件、安装在壳体内的调节组件,所述拨回位通过液压杆与调节组件一端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另一端与刹车组件连接,通过刹车线带动拨回位进行转动,所述拨回位带动调节组件进行调节对刹车组件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下方设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与柱形孔相通,所述调节组件设有两组,两组调节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矩形孔内,所述调节组件下方设有齿条,所述柱形槽内安装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齿条进行啮合,所述壳体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蜗杆一端延伸出第一通孔连接有调节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拨回位为U型,所述液压杆设有两个,两个液压杆分别对称设置在拨回位内壁上,所述液压杆贯穿第二通孔与调节组件进行连接。进一步的,两个调节组件内分别设有第一中空结构、第二中空结构,所述第一中空结构与第二中空结构相通,所述第一中空结构为L型,所述第一中空结构与第二中空结构组成U型结构,所述调节组件侧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中空结构与环形槽相通,所述第一中空结构内安装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一端转动安装在调节组件内壁上,所述第一蜗杆另一端贯穿调节组件与液压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空结构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第一蜗杆一旁,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一端设有挡环,所述调节柱设有挡环一端贯穿通孔,所述挡环一端端面与第一凸块贴合,所述调节柱另一端连接有铰接板,所述调节柱与铰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中空结构与第一中空结构之间设有第二凸块,所述铰接板中间位置与第二凸块进行铰接,所述铰接板一端连接调节柱另一端,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压紧柱,所述压紧柱一端延伸至第一中空结构内与铰接板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柱设有挡环的一端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一蜗杆进行啮合,所述调节柱贯穿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一凸块上,另一端与铰接板连接。进一步的,两个调节组件侧壁上分别设有刹车组件安装槽,所述刹车组件安装槽与环形槽相通,所述刹车组件安装在刹车组件安装槽内,所述刹车组件侧壁贴合于压紧柱端面,所述调节组件向矩形槽外延伸有凸台,所述刹车组件安装槽延伸至凸台上,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刹车组件上设有与第一螺栓孔相对应的第五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与第五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刹车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刹车组件安装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组件包括两组来令片、卡簧,所述卡簧上设有U型件,所述来令片上设有与U型件相对应的摩擦石,所述U型件卡接在磨砂石上,所述来令片为凸字型结构,所述第五螺栓孔设置在顶部的凸起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两侧延伸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上设有第六螺栓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第六螺栓孔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六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底部设有U型槽,所述安装座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贯穿U型槽一侧侧壁延伸至另一侧侧壁上,所述车架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与第三螺栓孔相对应的第四螺栓孔,所述安装块安装在U型槽内,所述第三螺栓孔与第四螺栓孔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碟刹器结构采用手动调节方式进行调节来令片之间的距离,刹车器使用时间较长后来令片变薄,刹车的灵敏度降低,因此需要调节来令片之间的距离,采用蜗杆与调节组件的啮合方式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并且成本较低。(2)本技术所述的来令片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拆卸方便,方便更换来令片,避免经常更换碟刹器,节省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结构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结构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结构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结构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架部分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刹车组件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剖视图一;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剖视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夹器;2、安装座;3、车架;4、调节螺栓;5、刹车组件;41、第二蜗杆;11、壳体;12、拨回位;110、环形槽;111、矩形槽;112、调节组件;113、刹车组件安装槽;114、第一通孔;115、第二通孔;116、安装边;117、刹车线支撑柱;118、矩形孔;119、柱形槽;1161、第六螺栓孔;21、U型槽;22、第二螺栓孔;23、第三螺栓孔;31、安装块;32、第四螺栓孔;51、来令片;52、卡簧;511、第五螺栓孔;521、U型件;1121、第一中空结构;1122、第一凸块;1123、第二凸块;1124、第二中空结构;13、第一蜗杆;14、调节柱;15、铰接板;16、压紧柱。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包括车架(3)、安装在车架(3)上的碟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刹器包括夹器(1)、安装在夹器(1)上的拨回位(12)、以及用于安装夹器(1)的安装座(2);/n所述夹器(1)包括壳体(11)、安装在壳体(11)内的刹车组件(5)、安装在壳体(11)内的调节组件(112),所述拨回位(12)通过液压杆(121)与调节组件(112)一端连接,所述调节组件(112)另一端与刹车组件(5)连接,通过刹车线带动拨回位(12)进行转动,所述拨回位带动调节组件(112)进行调节对刹车组件(5)进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包括车架(3)、安装在车架(3)上的碟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刹器包括夹器(1)、安装在夹器(1)上的拨回位(12)、以及用于安装夹器(1)的安装座(2);
所述夹器(1)包括壳体(11)、安装在壳体(11)内的刹车组件(5)、安装在壳体(11)内的调节组件(112),所述拨回位(12)通过液压杆(121)与调节组件(112)一端连接,所述调节组件(112)另一端与刹车组件(5)连接,通过刹车线带动拨回位(12)进行转动,所述拨回位带动调节组件(112)进行调节对刹车组件(5)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设有矩形槽(111),所述矩形槽(111)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矩形孔(118),所述矩形孔(118)下方设有柱形槽(119),所述柱形槽(119)与柱形孔相通,所述调节组件(112)设有两组,两组调节组件(112)分别安装在两个矩形孔(118)内,所述调节组件(112)下方设有齿条,所述柱形槽(119)内安装有第二蜗杆(41),所述第二蜗杆(41)与齿条进行啮合,所述壳体(11)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14),所述第二蜗杆(41)一端延伸出第一通孔(114)连接有调节螺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通孔(115),所述拨回位(12)为U型,所述液压杆(121)设有两个,两个液压杆(121)分别对称设置在拨回位(12)内壁上,所述液压杆(121)贯穿第二通孔(115)与调节组件(112)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调节组件(112)内分别设有第一中空结构(1121)、第二中空结构(1124),所述第一中空结构(1121)与第二中空结构(1124)相通,所述第一中空结构(1121)为L型,所述第一中空结构(1121)与第二中空结构(1124)组成U型结构,所述调节组件(112)侧壁上设有环形槽(110),所述第一中空结构(1121)与环形槽(110)相通,所述第一中空结构(1121)内安装有第一蜗杆(13),所述第一蜗杆(13)一端转动安装在调节组件(112)内壁上,所述第一蜗杆(13)另一端贯穿调节组件(112)与液压杆(1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山地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1121)内设有第一凸块(1122),所述第一凸块(1122)位于第一蜗杆(13)一旁,所述第一凸块(112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调节柱(14),所述调节柱(14)一端设有挡环,所述调节柱(14)设有挡环一端贯穿通孔,所述挡环一端端面与第一凸块(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福盛达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