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78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靠背、安全带、立杆、扶杆、固定螺栓、支撑杆、快拆结构、管夹、上连接件、下连接件、踏板、插杆、安装座,座椅本体后侧设有靠背,座椅本体前侧与靠背中线对应的位置竖直设有立杆,立杆顶部水平设有扶杆,座椅本体上设有安全带,座椅底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由主杆、调节杆构成,调节杆顶端与座椅本体顶部固定连接,调节杆下侧套装在主杆内,调节杆上安装有快拆结构,主杆底部设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儿童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可以避免出现儿童遭受大幅度撞击甚至坠落车外的情况,极大地保证了行驶及乘坐安全,且不占据后座的载物空间,可以将电动车的优势最大的发挥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
技术介绍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被各类人群广泛应用,以两轮电动车为典型代表,其在使用中发现,在儿童乘坐电动车时,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坐在后座,双手环抱驾驶者的腰部实现自身的固定,此种方式由于儿童的身体固定与否取决于儿童的臂力大小,极易出现颠簸路段儿童坠车的危险;二是站立在踏板上,依靠驾驶者的双臂将儿童抱箍在内,此种方式不仅儿童的乘坐体验较差,而且主动安全性较差,当发生剐蹭或碰撞时,儿童首当其冲,以上两种方式均不能保证儿童在乘坐电动车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此外,还有在电动车后座椅处加装儿童座椅的,但是其通常位置固定,不能根据乘坐儿童的身高体重随意调节,且占据了后座的载物空间,不能将电动车的优势最大的发挥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靠背、安全带、立杆、扶杆、固定螺栓、支撑杆、快拆结构、管夹、上连接件、下连接件、调节管腔、踏板、插杆、安装座,所述座椅本体后侧设有靠背,所述靠背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座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本体前侧与靠背中线对应的位置竖直设有立杆,所述立杆顶部水平设有扶杆;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底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由主杆、调节杆构成,所述主杆为中空式结构,所述调节杆顶端与座椅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下侧套装在主杆内,所述调节杆上安装有快拆结构,所述主杆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主杆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杆上安装有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对称设置,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左、右分别对称设有半圆弧形管道,通过将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合在一起使上、下的半圆弧形管道构成调节管腔,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分别设有管夹,所述主杆套装在管夹内;所述踏板前端对称设有两条插杆,所述插杆插入调节管腔内,通过螺栓实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的紧固。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为半包围式圆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为立方体结构,其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沉孔。进一步的,所述管夹为开放式卡箍型结构,其开口处贯穿设有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管夹的内径等于主杆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为C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利用螺栓将安装座安装在电动车的前侧踏板处,实现座椅本体与电动车的相对位置固定,根据乘坐儿童的身高体重等具体情况,调节踏板的高度及前后位置,使儿童处于最为舒适的乘坐状态,扣紧安全带实现对儿童身体的固定。本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儿童乘坐的舒适性,而且由于座椅本体相对于电动车的固定、安全带将儿童身体的被动固定,使得经过颠簸路段或发生碰撞时,避免出现儿童遭受大幅度撞击甚至坠落车外的情况,极大地保证了行驶及乘坐安全,且座椅设置在电动车的前侧踏板处,不必占据后座的载物空间,可以将电动车的优势最大的发挥出来,此外,座椅本体与靠背、支撑杆、安装座之间可拆,利于折叠收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踏板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线条框图侧视图。如图:座椅本体-1、靠背-2、安全带-3、立杆-4、扶杆-5、固定螺栓-6、支撑杆-7、主杆-701、调节杆-702、快拆结构-8、管夹-9、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调节管腔-12、踏板-13、插杆-14、安装座-15、沉孔-1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靠背2、安全带3、立杆4、扶杆5、固定螺栓6、支撑杆7、快拆结构8、管夹9、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调节管腔12、踏板13、插杆14、安装座15,所述座椅本体1后侧设有靠背2,所述靠背2底部通过固定螺栓6与座椅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本体1前侧与靠背2中线对应的位置竖直设有立杆4,所述立杆4顶部水平设有扶杆5;所述座椅本体1上设有安全带3,所述安全带3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底部设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由主杆701、调节杆702构成,所述主杆701为中空式结构,所述调节杆702顶端与座椅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702下侧套装在主杆701内,所述调节杆702上安装有快拆结构8,所述主杆701底部设有安装座15,所述主杆701与安装座15固定连接;所述主杆701上安装有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所述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对称设置,所述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左、右分别对称设有半圆弧形管道,通过将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合在一起使上、下的半圆弧形管道构成调节管腔12,所述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上分别设有管夹9,所述主杆701套装在管夹9内;所述踏板13前端对称设有两条插杆14,所述插杆14插入调节管腔12内,通过螺栓实现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的紧固。进一步的,所述靠背2为半包围式圆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15为立方体结构,其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沉孔16。进一步的,所述管夹9为开放式卡箍型结构,其开口处贯穿设有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管夹9的内径等于主杆701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踏板13为C型结构。实施例2:使用时,首先将座椅本体1、靠背2、支撑杆7、安装座15组装为一个整体,将安装座15上的四个沉孔16的位置与电动车前侧踏板13上预先开设的孔对齐,旋入螺栓实现座椅本体1与电动车的相对固定,沉孔16的存在使用于固定的螺栓头部被隐藏,防止暴露在外对儿童及驾驶者造成划伤,根据乘坐儿童的身高体重等具体情况,通过快拆结构8调节座椅本体1的高度,通过管夹9及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调节踏板13的高度及前后位置,具体为:将管夹9在主杆701上上下移动至合适位置,在其开口处的安装孔内旋入螺栓,进行紧固,将插杆14在调节管腔12内前后移动,使踏板13位于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栓将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进行紧固,儿童乘坐在座椅本体1上,通过安全带3对其身体进行被动固定,儿童的双手握住扶杆5进行身体的主动固定,从而保证骑行及乘坐安全。本技术利用螺栓将安装座15安装在电动车的前侧踏板13处,实现座椅本体1与电动车的相对位置固定,根据乘坐儿童的身高体重等具体情况,调节踏板13的高度及前后位置,使儿童处于最为舒适的乘坐状态,扣紧安全带3实现对儿童身体的固定。本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儿童乘坐的舒适性,而且由于座椅本体1相对于电动车的固定、安全带3将儿童身体的被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靠背、安全带、立杆、扶杆、固定螺栓、支撑杆、快拆结构、管夹、上连接件、下连接件、调节管腔、踏板、插杆、安装座,所述座椅本体后侧设有靠背,所述靠背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座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本体前侧与靠背中线对应的位置竖直设有立杆,所述立杆顶部水平设有扶杆;/n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固定连接;/n所述座椅底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由主杆、调节杆构成,所述主杆为中空式结构,所述调节杆顶端与座椅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下侧套装在主杆内,所述调节杆上安装有快拆结构,所述主杆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主杆与安装座固定连接;/n所述主杆上安装有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对称设置,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左、右分别对称设有半圆弧形管道,通过将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合在一起使上、下的半圆弧形管道构成调节管腔,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分别设有管夹,所述主杆套装在管夹内;/n所述踏板前端对称设有两条插杆,所述插杆插入调节管腔内,通过螺栓实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的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靠背、安全带、立杆、扶杆、固定螺栓、支撑杆、快拆结构、管夹、上连接件、下连接件、调节管腔、踏板、插杆、安装座,所述座椅本体后侧设有靠背,所述靠背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座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本体前侧与靠背中线对应的位置竖直设有立杆,所述立杆顶部水平设有扶杆;
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座椅底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由主杆、调节杆构成,所述主杆为中空式结构,所述调节杆顶端与座椅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下侧套装在主杆内,所述调节杆上安装有快拆结构,所述主杆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主杆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所述主杆上安装有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对称设置,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左、右分别对称设有半圆弧形管道,通过将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合在一起使上、下的半圆弧形管道构成调节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一迪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