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儿童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电动车上并没有针对孩子专门设计的座椅,而车辆后座对于儿童来说也不是很安全,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前置安装的儿童座椅,可以使儿童坐在前方,以提高行驶过程的安全性。现有的儿童座椅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儿童座与电动车座椅/自行车座椅的支撑杆之间经由可折叠连接装置连接,然而,现有的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在使用中存在角度不能调节或调节不便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座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以提升其折叠调节的便捷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连接于电动车座椅/自行车座椅的支撑杆和儿童座之间,所述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包括:安装件,包括安装主体,以及固连于所述安装主体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可与外部件配合而将所述安装件固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安装主体包括间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连接于电动车座椅/自行车座椅的支撑杆(8)和儿童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包括:/n安装件(1),包括安装主体,以及固连于所述安装主体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可与外部件配合而将所述安装件(1)固设于所述支撑杆(8)上;所述安装主体包括间距布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01),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01)上均开设有第一轴孔(1011)和条形孔(1012),且两个所述第一轴孔(1011)和两个所述条形孔(1012)分别对应布置;/n连接件(2),于所述连接件(2)上成型有第二轴孔(2011),并于所述连接件(2)的一端构造有至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连接于电动车座椅/自行车座椅的支撑杆(8)和儿童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包括:
安装件(1),包括安装主体,以及固连于所述安装主体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可与外部件配合而将所述安装件(1)固设于所述支撑杆(8)上;所述安装主体包括间距布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01),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01)上均开设有第一轴孔(1011)和条形孔(1012),且两个所述第一轴孔(1011)和两个所述条形孔(1012)分别对应布置;
连接件(2),于所述连接件(2)上成型有第二轴孔(2011),并于所述连接件(2)的一端构造有至少两个定位配合部(2012),于所述连接件(2)的另一端构造有连接部;且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配合部(2012)环所述第二轴孔(2011)布置,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可与外部件配合而将所述儿童座固设于所述连接件(2)上;
旋转控制机构,包括穿经所述第一轴孔(1011)和所述第二轴孔(2011)设置的转轴(5),以及穿经所述条形孔(1012)设置的控制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5)和所述控制件之间的弹性件(4),且所述控制件具有可与至少其一所述定位配合部(2012)嵌装或抵接配合的定位部;
其中,因对所述控制件施加驱动所述控制件沿所述条形孔(1012)长度方向滑动的外力,所述定位部可自所述定位配合部(2012)中脱出,且所述弹性件(4)集聚弹性势能,所述连接件(2)可于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安装件(1)转动;并因停止对所述控制件施加外力,所述弹性势能释放,并使所述定位部与至少其一所述定位配合部(2012)配合,而构成所述连接件(2)相对于所述安装件(1)转动的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还包括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01)上部的第一连接板(102),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01)下部的第二连接板(103),并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0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03)上对应开设有以供所述支撑杆(8)部分嵌入的凹槽(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可折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01)的靠近所述支撑杆(8)部位分别向外延伸布置有安装板(105),所述安装部为形成于各所述安装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