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76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一种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垫片3;设置在所述弹性垫片3上并能接收所述弹性垫片3形变的垫片式传感器2,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中部设有悬臂梁6,所述悬臂梁6上设有应变计7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应变计包括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器8;和控制电路5,基于所述应变计7的输出信号,生成传感装置的输出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感应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重力感应器,又称重力传感器,新型属传感器技术,它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与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完成从重力变化到电信号的转换。重力传感器是根据压电效应的原理来工作的。所谓的压电效应就是“对于不存在对称中心的异极晶体加在晶体上的外力除了使晶体发生形变以外,还将改变晶体的极化状态,在晶体内部建立电场,这种由于机械力作用使介质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重力传感器就是利用了其内部的由于加速度造成的晶体变形这个特性。由于这个变形会产生电压,只要计算出产生电压和所施加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加速度转化成电压输出。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方法来制作加速度传感器,比如电容效应,热气泡效应,光效应,但是其最基本的原理都是由于加速度产生某个介质产生形变,通过测量其变形量并用相关电路转化成电压输出。迄今为止,市场上的重力传感器主要有S型、悬臂型、轮辐式、板环式、膜盒式、桥式、柱筒式等几种。这些传感器都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而且很大程度上要改变被测产品的外观,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精度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一种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垫片3;设置在所述弹性垫片3上并能接收所述弹性垫片3形变的垫片式传感器2,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中部设有悬臂梁6,所述悬臂梁6上设有应变计7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应变计包括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器8;和控制电路5,基于所述应变计7的输出信号,生成传感装置的输出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还包括上端板1和下端板4,所述上端板1在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上,所述上端板1下部开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容纳所述应变计7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下端板4在所述弹性垫片3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悬臂梁6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用于与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连接,所述尾端与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之间不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悬臂梁6与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为一体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中间设置成镂空,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在镂空所围绕的突舌部分形成所述悬臂梁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中间具有U型镂空,所述悬臂梁6呈长方形突舌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器8包括具有第一受模应变梁的第一敏感栅9和具有第二受模应变梁的第二敏感栅10,所述第一敏感栅9被布置在所述悬臂梁6上,所述第二敏感栅10被布置在所述悬臂梁6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第一敏感栅9为与所述突舌部分伸出方向一致的竖向敏感栅,所述第二敏感栅10为与所述突舌部分伸出方向大致垂直的横向敏感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控制电路5基于所述第一敏感栅和所述第二敏感栅的输出信号,生成传感系统的输出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控制电路5为惠斯通电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和所述悬臂梁6的弹性体采用65Mn弹簧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测量根据所述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属性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承受重量为akg的物体;测量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工作电压为bv;测量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输出为cmv/v;计算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属性常数为K=a÷(b×c)。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计算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属性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承受重量为满量程负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重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设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属性常数为k’,称重时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第一敏感栅和第二敏感栅形成的差压Uo,则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所承受的重量为:F=k’*Uo。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包括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器的应变计应用于能够自由形变的垫片式传感器2上,能够形成线性输出,此外由于两个应变梁分属不同的受力模型,使得同一个应变计感知两个应变梁的应力,形成差压,增大输出,解决了小量程传感器由于单个应变梁输出小影响精度的问题,有效的增强传感器在应用时的灵敏度和精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立体拆解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垫片式传感器2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应变计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上端板的立体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下端板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简支式应变梁的结构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简支式应变梁的工作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简支式应变梁的受力模型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悬臂式应变梁的结构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悬臂式应变梁的受力模型;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所述控制电路5为惠斯通电桥的结构图;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中采用以上表中4号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时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输出;和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中采用以上表中4个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时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的输出。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弹性垫片(3);/n设置在所述弹性垫片(3)上并能接收所述弹性垫片(3)形变的垫片式传感器(2),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中部设有悬臂梁(6),所述悬臂梁(6)上设有应变计(7)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应变计包括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器(8);和/n控制电路(5),基于所述应变计(7)的输出信号,生成传感装置的输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垫片(3);
设置在所述弹性垫片(3)上并能接收所述弹性垫片(3)形变的垫片式传感器(2),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中部设有悬臂梁(6),所述悬臂梁(6)上设有应变计(7)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应变计包括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器(8);和
控制电路(5),基于所述应变计(7)的输出信号,生成传感装置的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端板(1)和下端板(4),所述上端板(1)在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上,所述上端板(1)下部开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容纳所述应变计(7)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下端板(4)在所述弹性垫片(3)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6)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用于与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连接,所述尾端与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之间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6)与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中间设置成镂空,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在镂空所围绕的突舌部分形成所述悬臂梁(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式传感器(2)中间具有U型镂空,所述悬臂梁(6)呈长方形突舌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受力模型应变梁传感器(8)包括具有第一受模应变梁的第一敏感栅(9)和具有第二受模应变梁的第二敏感栅(10),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国周振云罗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合鑫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