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辊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51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辊筒,涉及辊筒领域,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圈,且连接圈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有内辊筒,且内辊筒的外侧设置有外辊筒,所述外辊筒的两端皆连接有端盖,且端盖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端盖的外侧位于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中心轴、连接圈、固定圈、内辊筒、外辊筒,实现了辊筒并不是单层结构,外辊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辊筒,内辊筒的增加使得外辊筒的抗压能力更好,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而内辊筒内侧的加强筋、固定圈、和连接圈同样可以增强外辊筒的强度,降低其发生折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辊筒
本技术涉及辊筒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辊筒。
技术介绍
辊筒是指机械中圆筒状可以转动的物体,机械中常用动力源(例如电机)驱动辊筒,带动其他材料前进,或是利用辊筒产生压力对材料进行加工。现有的辊筒单层结构,容易发生损坏,抗压能力差,且现有的辊筒经常会采用加热和制冷的方式对运输物体进行延压和冷却,但是升温和降温的速度过快也会导致辊筒受损,外侧出现细小裂痕,现有的辊筒两端没有设置刻度标识,两端发生磨损的时候,不能及时判断损耗方位,不能及时进行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辊筒单层结构,容易发生损坏,抗压能力差,且现有的辊筒经常会采用加热和制冷的方式对运输物体进行延压和冷却,但是升温和降温的速度过快也会导致辊筒受损,外侧出现细小裂痕,现有的辊筒两端没有设置刻度标识,两端发生磨损的时候,不能及时判断损耗方位,不能及时进行修补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辊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辊筒,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圈,且连接圈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有内辊筒,且内辊筒的外侧设置有外辊筒,所述外辊筒的两端皆连接有端盖,且端盖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端盖的外侧位于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刻度,且刻度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优选地,所述中心轴与连接圈固定连接,且连接圈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圈等距分布在中心轴的外侧,所述连接圈为圆环结构。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分别与固定圈和内辊筒固定连接,且加强筋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加强筋首尾焊接连接,且多组所述加强筋皆为“V”形结构。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通孔等距分布在端盖的一侧,所述加热棒位于空腔的内部,且加热棒的数量为多组。优选地,所述端盖分别与固定圈、内辊筒和外辊筒固定连接,且端盖的内部设置有圆孔,所述中心轴贯穿圆孔并延伸至其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中心轴、连接圈、固定圈、内辊筒、外辊筒,实现了辊筒并不是单层结构,外辊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辊筒,内辊筒的增加使得外辊筒的抗压能力更好,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而内辊筒内侧的加强筋、固定圈、和连接圈同样可以增强外辊筒的强度,降低其发生折损的可能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空腔、加强筋、内辊筒、外辊筒、端盖、通孔和加热棒,实现了加热棒将热量传达给内辊筒,然后由内辊筒传达给外辊筒,这样外辊筒的升温就不是短时间内突然升温,通过内辊筒传达的温度具有一定时效性,使得外辊筒缓慢的接收传达的温度,降低外辊筒表面由于过快的升温发生细小裂痕的可能性;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端盖、刻度,实现了刻度通过激光雕刻在端盖的一侧,如果外辊筒在使用过程中两端发生磨损,也就是端盖发生磨损,那么通过观察刻度就可知晓哪个方位发生了磨损,方便维修,减少测伤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中心轴与连接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轴;2、连接圈;3、固定圈;4、空腔;5、加强筋;6、内辊筒;7、外辊筒;8、端盖;9、通孔;10、刻度;11、加热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5,一种高强度辊筒,包括中心轴1,中心轴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圈2,且连接圈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圈3,固定圈3的外侧设置有空腔4,且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5,加强筋5的一端连接有内辊筒6,且内辊筒6的外侧设置有外辊筒7,外辊筒7的两端皆连接有端盖8,且端盖8的内部设置有通孔9,端盖8的外侧位于通孔9的一侧设置有刻度10,且刻度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1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中心轴1、连接圈2、固定圈3、内辊筒6、外辊筒7,实现了辊筒并不是单层结构,外辊筒7的内部设置有内辊筒6,内辊筒6的增加使得外辊筒7的抗压能力更好,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而内辊筒6内侧的加强筋5、固定圈3、和连接圈2同样可以增强外辊筒7的强度,降低其发生折损的可能性。请着重参阅图5,中心轴1与连接圈2固定连接,且连接圈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连接圈2等距分布在中心轴1的外侧,连接圈2为圆环结构。本技术中,连接圈2可以为不锈钢材质构成,且可以为合金钢材质。请着重参阅图3,加强筋5分别与固定圈3和内辊筒6固定连接,且加强筋5数量为多组,多组加强筋5首尾焊接连接,且多组加强筋5皆为“V”形结构。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空腔4、加强筋5、内辊筒6、外辊筒7、端盖8、通孔9和加热棒11,实现了加热棒11将热量传达给内辊筒6,然后由内辊筒6传达给外辊筒7,这样外辊筒7的升温就不是短时间内突然升温,通过内辊筒6传达的温度具有一定时效性,使得外辊筒7缓慢的接收传达的温度,降低外辊筒7表面由于过快的升温发生细小裂痕的可能性。请着重参阅图1,通孔9的数量为多组,多组通孔9等距分布在端盖8的一侧,加热棒11位于空腔4的内部,且加热棒11的数量为多组。本技术中,根据需要,将加热棒11替换成为冷却液也可以,但是需要对通孔9进行密封处理。请着重参阅图2,端盖8分别与固定圈3、内辊筒6和外辊筒7固定连接,且端盖8的内部设置有圆孔,中心轴1贯穿圆孔并延伸至其外侧。本技术中,刻度10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刻度10等距分布在端盖8的一侧,通过设置的端盖8、刻度10,实现了刻度10通过激光雕刻在端盖8的一侧,如果外辊筒7在使用过程中两端发生磨损,也就是端盖8发生磨损,那么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辊筒,包括中心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圈(2),且连接圈(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的外侧设置有空腔(4),且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的一端连接有内辊筒(6),且内辊筒(6)的外侧设置有外辊筒(7),所述外辊筒(7)的两端皆连接有端盖(8),且端盖(8)的内部设置有通孔(9),所述端盖(8)的外侧位于通孔(9)的一侧设置有刻度(10),且刻度(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辊筒,包括中心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圈(2),且连接圈(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的外侧设置有空腔(4),且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的一端连接有内辊筒(6),且内辊筒(6)的外侧设置有外辊筒(7),所述外辊筒(7)的两端皆连接有端盖(8),且端盖(8)的内部设置有通孔(9),所述端盖(8)的外侧位于通孔(9)的一侧设置有刻度(10),且刻度(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与连接圈(2)固定连接,且连接圈(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圈(2)等距分布在中心轴(1)的外侧,所述连接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凯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海纳川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