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乘用车地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薄膜装置,包括支撑架、原料滚轮、驱动结构和夹持结构;支撑架放置在地面上方,原料滚轮与支撑架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驱动结构设置在支撑架的上方;夹持结构包括固定板和夹子,夹子固定在固定板靠近原料滚轮的一侧,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固定板水平往复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结构驱动固定板首先靠近放置在原料滚轮上的卷装薄膜,夹子能够夹持卷装的薄膜,拉动卷装薄膜移动进行放卷,在到达预定位置后,可以将薄膜铺设在发泡剂与模具之间,用薄膜取代脱模剂,可避免脱模剂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薄膜装置
本申请涉及乘用车地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薄膜装置。
技术介绍
乘用车地毯除了会让乘用车更加美观和舒适外,还有诸多实用性效果,首先对乘用车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乘用地毯可以防止其他物体腐蚀零件,可以吸收汽车底盘的噪音,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由此可见,乘用车地毯的益处很多,那么乘用车地毯的加工工艺也尤为重要。乘用车地毯的加工工艺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给地毯进行发泡,目前该工艺常常需要先将脱模剂均匀喷洒在发泡机模具的工作面上以防止在发泡过程中地毯与发泡机模具之间发生粘合。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脱模剂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由诸多化学成分组合而成,长期使用,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使用脱模剂对工人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拉薄膜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拉薄膜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拉薄膜装置,包括支撑架、原料滚轮、驱动结构和夹持结构;支撑架放置在地面上方,原料滚轮与支撑架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驱动结构设置在支撑架的上方;夹持结构包括固定板和夹子,夹子固定在固定板靠近原料滚轮的一侧,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固定板水平往复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结构驱动固定板首先靠近放置在原料滚轮上的卷装薄膜,夹子能够夹持卷装的薄膜,拉动卷装薄膜移动进行放卷,在到达预定位置后,可以将薄膜铺设在发泡剂与模具之间。优选的,驱动结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输送带,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输送带套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与输送带相互咬合,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套驱动结构上的输送带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动轮、从动轮和输送带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夹持结构的快速往复运动,当启动驱动结构中的电机时,主动轮带动从动轮传动,进而带动输送带传动。优选的,夹子包括上杠杆、下杠杆和转轴,上杠杆和下杠杆的中间部位通过转轴铰接,上杠杆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下杠杆下端设置有气缸,下杠杆铰接于气缸的推拉杆,气缸的缸体底部与固定板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伸出时,上杠杆和下杠杆张开,此时可以将薄膜放置于杠杆和下杠杆中间,之后启动气缸收缩,能够带动上杠杆和下杠杆夹紧薄膜的端口。优选的,在支撑架靠近原料滚轮的一端水平设置有夹薄膜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薄膜夹口可起到固定支撑薄膜端口的作用,使薄膜端口与夹持结构中的夹子水平相对,进而利于夹子准确咬合薄膜进行拉伸。优选的,夹薄膜夹口包括上板、下板和侧板,上板和下板通过靠近原料滚轮的侧板固定连接,侧板开设有贯通侧板的孔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薄膜端口通过侧板上的孔槽平铺在下板上,由此可起到固定支撑薄膜端口的作用。优选的,在夹薄膜夹口和固定板之间竖直设置有前限位块,当固定板碰到前限位块时,夹子能够抵接下板上的薄膜端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限位块能够使固定板停止传动,夹子的闭合,将薄膜端口夹住。优选的,在支撑架靠近固定板的一端竖直设置有后限位块,当固定板碰到后限位块时,薄膜平铺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限位块能够使固定板停止传动,进而实现夹子张开,将薄膜铺在模具上。优选的,支撑架上设置有切断结构,切断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架、滑槽、滑块和加热丝,第二固定架竖直设置在支撑架上方并且位于前限位块和夹薄膜夹口之间,滑槽竖直开设在第二固定架上,滑块与滑槽内滑动配合,加热丝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滑块与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控制气缸,控制气缸的缸体与第二固定架架固定连接,控制气缸的伸缩杆与滑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气缸的伸开与收缩控制滑块在滑槽内的竖直移动,进而带动加热的电热丝在滑槽内竖直移动,将薄膜至夹薄膜夹口处截断,完成一次铺膜过程。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拉薄膜装置,可以在乘用车地毯发泡模具上进行拉伸薄膜以隔离模具和地毯,将薄膜取代脱模剂,可以避免脱模剂对工人健康的影响;2.通过夹薄膜夹口,可起到固定支撑薄膜端口的作用,使夹持结构中的夹子准确咬合薄膜进行拉伸;3.通过拉薄膜装置上设置有切断结构,可节省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拉薄膜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夹薄膜夹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2、原料滚轮;3、驱动结构;31、从动轮;32、输送带;33、主动轮;4、夹薄膜夹口;41、上板;42、下板;43、侧板;44、孔槽;45、第一固定架;5、切断结构;51、滑块;52、滑槽;53、第二固定架;54、电热丝;55、控制气缸;6、限位块;61、前限位块;62、后限位块;7、夹持结构;71、夹子;72、固定板;73、气缸;711、上杠杆;712、下杠杆;713、转轴;731、推拉杆;732、缸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拉薄膜装置。参照图1,拉薄膜结构包括支撑架1、原料滚轮2、驱动结构3和夹持结构7,支撑架1放置在地面上方,原料滚轮2与支撑架1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驱动结构3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方且用于驱动夹持结构7水平移动,夹持结构7能够夹持卷装的薄膜。在使用的过程中,驱动结构3能够带动夹持结构7首先靠近放置在原料滚轮2上的卷装薄膜,之后拉动卷装薄膜移动进行放卷,在到达预定位置后,可以将薄膜铺设在发泡剂与模具之间,此时再合模进行发泡,发泡完成之后,由于发泡剂与模具之间具有薄膜进行隔离,能够快速脱模。驱动结构3包括主动轮33、从动轮31和输送带32,主动轮33和从动轮31均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输送带32套接在主动轮33和从动轮31上,主动轮33和从动轮31均与输送带32相互咬合,通过主动轮33跟从动轮31的转动带动输送带32的传动。如图1所示,夹持结构7包括固定板72和夹子71,驱动结构3有两套且分别位于固定板72的两端,固定板72的两端分别与两套驱动结构3的输送带32固定连接,夹子71固定在固定板72靠近原料滚轮2的一侧。再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夹子71包括上杠杆711、下杠杆712和转轴713,上杠杆711和下杠杆712的中间部位通过转轴713铰接,从而实现上杠杆711和下杠杆712的张合,上杠杆71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72上,下杠杆712下端设置有气缸73,下杠杆712铰接于气缸73的推拉杆731,气缸73的缸体732底部与固定板72铰接。当气缸73伸出时,上杠杆711和下杠杆712张开,此时可以将薄膜放置于杠杆711和下杠杆712中间,之后启动气缸73收缩,能够带动上杠杆711和下杠杆712夹紧薄膜的端口,然后在输送带32的输送下实现对薄膜的铺展。如图1所示,在支撑架1上设置有限位块6,限位块6包括前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薄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原料滚轮(2)、驱动结构(3)和夹持结构(7);支撑架(1)放置在地面上方,原料滚轮(2)与支撑架(1)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驱动结构(3)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方;夹持结构(7)包括固定板(72)和夹子(71),夹子(71)固定在固定板(72)靠近原料滚轮(2)的一侧,固定板(72)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结构(3)连接,驱动结构(3)用于驱动固定板(72)水平往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薄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原料滚轮(2)、驱动结构(3)和夹持结构(7);支撑架(1)放置在地面上方,原料滚轮(2)与支撑架(1)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驱动结构(3)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方;夹持结构(7)包括固定板(72)和夹子(71),夹子(71)固定在固定板(72)靠近原料滚轮(2)的一侧,固定板(72)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结构(3)连接,驱动结构(3)用于驱动固定板(72)水平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薄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3)包括主动轮(33)、从动轮(31)和输送带(32),主动轮(33)和从动轮(31)均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输送带(32)套接在主动轮(33)和从动轮(31)上,主动轮(33)和从动轮(31)均与输送带(32)相互咬合,固定板(72)的两端分别与两套驱动结构(3)上的输送带(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薄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子(71)包括上杠杆(711)、下杠杆(712)和转轴(713),上杠杆(711)和下杠杆(712)的中间部位通过转轴(713)铰接,上杠杆(71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72)上,下杠杆(712)下端设置有气缸(73),下杠杆(712)铰接于气缸(73)的推拉杆(731),气缸(73)的缸体(732)底部与固定板(7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薄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1)靠近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花,杨佩刚,王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傲锐汽车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