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48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包括下模座、设置于下模座的下模块,所述夹持固定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且呈竖直向上的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输出轴的夹持连接块、设置于所述夹持连接块且呈V形的夹持弹片,两个所述下模块相向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夹持弹片穿设的控制槽,所述夹持弹片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抵接于镜片框内壁的夹持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将镜框装置于下模块时,夹持固定镜框,并避免镜框相对活动,提高镜框放置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
本技术涉及镜框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眼睛主要包括镜框、眼镜脚、镜片;而镜框一般包括两个镜片框、设置于两个镜片框之间的鼻梁架、连接两个镜片框的镜框梁。在镜框注塑加工后,镜框一般呈扁平状或具有一定弧度。为了使眼镜镜框适应人体面部轮廓,需要对镜框进行弯曲成型调节,使镜框梁弯曲一定角度后,使镜框适应面部轮廓,确保两个镜片框与人体眼睛相适应。现有的镜框弯曲成型一般通过对镜框预热后放入模具二次成型,但是现阶段无相应的镜框弯曲成型的成型设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能够在将镜框装置于下模块时,夹持固定镜框,并避免镜框相对活动,提高镜框放置加工精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包括下模座、设置于下模座的下模块,所述夹持固定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且呈竖直向上的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输出轴的夹持连接块、设置于所述夹持连接块且呈V形的夹持弹片,两个所述下模块相向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夹持弹片穿设的控制槽,所述夹持弹片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抵接于镜片框内壁的夹持凸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为夹持凸起,所述夹持凸起与镜片框内的镜片槽相对应并可卡入镜片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连接块设置有供镜框梁抵接的成型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连接块设置有供所述镜框下表面抵接的放置定位板,所述放置定位板与所述夹持弹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位置,且所述放置定位板位于夹持弹片V形内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定位板一体成型有穿设于所述夹持连接块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由上而下穿设于所述夹持连接块,所述夹持连接块侧壁螺纹连接有可抵接于夹持连接块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抵接并限制调节块上下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定位板穿设有抵接于镜框下表面的橡胶套。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先将镜框装置于两个下模块,此时夹持弹片V形两端分别穿设于对应镜片框内,然后通过夹持气缸驱动夹持连接块及夹持弹片朝向下模座方向移动,夹持弹片的V形侧壁抵触于控制槽底面后,夹持弹片的两V形侧壁相互靠拢,达到夹持凸起相向移动并抵接镜片框内壁,达到夹持固定镜框的作用,并且可通过夹持凸起卡入镜片槽可以进一步确保固定住镜框。通过调节块升降,调节螺栓抵接并固定调节块相对于夹持连接块位置,调节并固定调节块位置,确保放置定位板与镜框下表面接触,同时通过放置定位板确保镜框能平整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本技术中输送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定位组件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下模机构的剖视图一;图8是本技术中下模机构的剖视图二;图9是本技术中下模机构的爆炸示意图一;图10是本技术中下模机构的爆炸示意图二;图11是本技术中下模机构的爆炸示意图三;图12是本技术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的剖视图;图13是镜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底板;2、下模座;3、下模块;401、接收底座;402、接料叉;403、接料架;404、缓冲弹片;411、第一接收滑块;412、第一滑移气缸;413、第二接收滑块;414、第三接收滑块;415、第二滑移气缸;416、第三滑移气缸;421、转动扭簧;422、连接杆;431、双向气缸;432、定位块;433、定位板;434、复位扭簧;435、弹性形变槽;441、限位长孔;442、限位座;443、限位滑块;444、限位柱;445、限位螺栓;446、垫板;501、转轴;502、旋转气缸;503、齿轮;504、齿条;505、驱动气缸;511、支承;512、L形控制块;513、液压缓冲器;521、固定凸块;522、固定连杆;523、固定凸起;524、固定气缸;601、主支架;602、分支架;611、销轴;612、分卡槽;613、主卡槽;614、弹簧;615、定位销;621、调节柱;622、穿设孔;623、锁定螺栓;624、刻度尺;631、预调座;632、预调块;633、升降柱;701、夹持气缸;702、夹持连接块;703、夹持弹片;704、控制槽;705、夹持凸起;706、成型模;711、放置定位板;712、调节块;801、转动轴心槽;802、限制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包括安装于镜框弯曲成型机的底板1,设置于底板1并用于输送镜框的输送机构、用于供输送的镜框安装固定的下模机构。下模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底板1的下模座2、安装于下模座2并供镜框装置的下模块3、用于驱动下模座2转动的转动部件、用于夹持固定镜框的夹持固定部件、用于装置并调节两个下模块3相对角度的安装调节部件。其中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接收底座401、设置于底座且朝向下模座2方向滑移的滑移组件、安装于滑移组件并抵接于镜框下端面的接料叉402、安装于滑移组件并供镜框背离下模座2一侧侧壁抵接的接料架403、设置于底板1并对镜框定位的定位组件。滑移组件包括相对于接收底座401水平滑移的第一接收滑块411、用于驱动第一接收滑块411朝向下模座2方向滑移第一滑移气缸412、相对于第一接收滑块411水平滑移的第二接收滑块413、相对于第二接收滑块413水平滑移的第三接收滑块414、用于驱动第二接收滑块413滑移的第二滑移气缸415、用于驱动第三接收滑块414滑移的第三滑移气缸416;本实施例中第二接收滑块413滑动连接于接收底座401,第一接收滑块411滑动连接于第二接收滑块413上表面,第三接收滑块414滑动连接于第二接收滑块413上表面,第一接收滑块411、第二接收滑块413、第三接收滑块414之间均设置有滑轨,第一滑移气缸412缸体固定接收底座401且输出轴固定于第一接收滑块411,第二滑移气缸415缸体固定于第一滑块且输出轴固定于第二接收滑块413,第三滑移气缸416缸体固定于第三滑块且输出轴固定于第二滑块,并且第二接收滑块413、第三接收滑块414滑移方向与第一接收滑块411滑移方向一致。接料叉402固定连接于第三接收滑块414,接料叉402可突出于接料架403朝向下模座2的侧壁,接料架403安装于第二接收滑块413。并且接料架403设置有避免镜框被过度挤压的缓冲弹片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包括下模座(2)、设置于下模座(2)的下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且呈竖直向上的夹持气缸(701)、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701)输出轴的夹持连接块(702)、设置于所述夹持连接块(702)且呈V形的夹持弹片(703),所述夹持弹片(703)V形内壁设有凸起,两个所述下模块(3)相向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夹持弹片(703)穿设的控制槽(7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包括下模座(2)、设置于下模座(2)的下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且呈竖直向上的夹持气缸(701)、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701)输出轴的夹持连接块(702)、设置于所述夹持连接块(702)且呈V形的夹持弹片(703),所述夹持弹片(703)V形内壁设有凸起,两个所述下模块(3)相向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夹持弹片(703)穿设的控制槽(7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夹持凸起(705),所述夹持凸起(705)与镜片框内的镜片槽相对应并可卡入镜片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框弯曲成型机下模装置中镜框夹持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连接块(702)设置有供镜框梁抵接的成型模(70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贵磷胡秀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