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油泵。
技术介绍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零件少,工艺性好,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价格低廉,自吸性能好;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工作工程中不易咬死或卡死,可输送高粘度的油液和稠度大的流体。但是齿轮泵也有以下缺点: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大,噪声大,高温效率低,排量不可变等。其中排量不可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齿轮泵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泵,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排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左侧设有左端开口的圆形泵腔,所述泵体的左侧在圆形泵腔的左端开口处固定设有左端盖,所述圆形泵腔内转动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圆形泵腔内沿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泵,包括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左侧设有左端开口的圆形泵腔,所述泵体的左侧在圆形泵腔的左端开口处固定设有左端盖,所述圆形泵腔内转动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圆形泵腔内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三个位于内齿圈内侧的第一月牙板、第二月牙板、第三月牙板,所述左端盖和泵体之间在第一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在第一月牙板和第二月牙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在第二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与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左端设有伸出左端盖的转轴;所述泵体的侧面设有P口和T口,所述圆形泵腔内在第一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的两侧均形成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包括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左侧设有左端开口的圆形泵腔,所述泵体的左侧在圆形泵腔的左端开口处固定设有左端盖,所述圆形泵腔内转动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圆形泵腔内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三个位于内齿圈内侧的第一月牙板、第二月牙板、第三月牙板,所述左端盖和泵体之间在第一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在第一月牙板和第二月牙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在第二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与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左端设有伸出左端盖的转轴;所述泵体的侧面设有P口和T口,所述圆形泵腔内在第一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的两侧均形成第一吸油区和第一排油区、在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的两侧均形成第二吸油区和第二排油区、在第三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的两侧均形成第三吸油区和第三排油区;所述第一吸油区、第二吸油区、第三吸油区均与T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油区通过第一单向阀与P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油区通过第二单向阀与P口连通,所述第三排油区通过第三单向阀与P口连通;
所述圆形泵腔内在第一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之间沿径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在第一滑板的两端分别压在第一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上时,随着第一齿轮与内齿圈转动油液由第一吸油区流向第一排油区,在第一滑板离开第一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时,第一齿轮两侧的第一吸油区和第一排油区连通;所述圆形泵腔内在第一月牙板和第二月牙板之间沿径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在第一滑板的两端分别压在第一月牙板和第二月牙板上时,随着第二齿轮与内齿圈转动油液由第二吸油区流向第二排油区,在第二滑板离开第一月牙板和第二月牙板时,第二齿轮两侧的第二吸油区和第二排油区连通;所述圆形泵腔内在第二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之间沿径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板,在第三滑板的两端分别压在第二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上时,随着第三齿轮与内齿圈转动油液由第三吸油区流向第三排油区,在第三滑板离开第二月牙板和第三月牙板时,第三齿轮两侧的第三吸油区和第三排油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在正对第一滑板处沿径向设有第一滑槽、在正对第二滑板处沿径向设有第二滑槽、在正对第三滑板处沿径向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板设有伸入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拨柱,所述第二滑板设有伸入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拨柱,所述第三滑板设有伸入第三滑槽内的第三拨柱;所述泵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拨柱、第二拨柱、第三拨柱滑动的变量控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控制组件包括转轮,所述泵体的右侧面设有转槽,所述转槽与圆形泵腔处于同轴位置,所述转轮转动连接在转槽内,所述泵体的右侧面在转槽的开口处固定设有密封盖板;所述泵体内沿转槽的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与转槽连通的第一径向槽、第二径向槽、第三径向槽;所述第一径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拨柱固定连接有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径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二拨柱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