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法暗涵水下清淤方法及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技术

技术编号:2861247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步法暗涵水下清淤方法及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上的振动输送机、设置于机身前部的吸泥泵、与吸泥泵连接的排泥管以及设置于振动输送机尾部的垃圾溜槽;振动输送机用于分离淤泥与垃圾,分离后得到的淤泥由吸泥泵吸出并通过所述排泥管排出,分离后得到的垃圾通过垃圾溜槽排放至清淤机器人后方。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对淤泥与垃圾进行分离处理,再将排放至清淤机器人后方的垃圾铲送至暗涵吊孔或暗涵与明渠交界处,利用垃圾抓斗将垃圾取出,即可利用简单高效的两步法完成水下清淤过程,同时避免了垃圾对清淤机器人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步法暗涵水下清淤方法及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道及小型湖泊河流清淤
,尤其涉及一种两步法暗涵水下清淤方法及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
技术介绍
暗涵等大直径排水管道由于水流流速慢,泥沙等重物质易沉积,加上一些违规倾倒至排水道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管道水流断面逐步减小,阻碍了正常的管道排水,从而引发污水溢流、城市内涝等问题,影响城市面貌及居民出行。而清淤作业是解决管道淤堵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暗涵清淤属于受限空间作业,大型机械难以施展。目前,我国暗涵清淤主要采用纯人工或人工+局部机械的作业方式。由于暗涵环境复杂,易受洪水、暗涵本身或清淤过程释放的有毒或易燃易爆气体的威胁,且人工劳动强度很大,清淤成本较高,因此,利用高效的水下清淤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工清淤是暗涵清淤技术发展必然的趋势。水下暗涵清淤机器人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市场上仅有少量厂家能生产些水下清淤机器人设备,但很多暗涵管道内生活、建筑垃圾、树枝树叶较多,容易造成机器人清淤系统堵塞,人员不得不频繁下井摘除堵塞垃圾,影响了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并与机器人减少人工井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的振动输送机、设置于所述机身前部的吸泥泵、与所述吸泥泵连接的排泥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振动输送机尾部的垃圾溜槽;所述振动输送机用于分离淤泥与垃圾,分离后得到的淤泥由所述吸泥泵吸出并通过所述排泥管排出,分离后得到的垃圾通过所述垃圾溜槽排放至清淤机器人后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的振动输送机、设置于所述机身前部的吸泥泵、与所述吸泥泵连接的排泥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振动输送机尾部的垃圾溜槽;所述振动输送机用于分离淤泥与垃圾,分离后得到的淤泥由所述吸泥泵吸出并通过所述排泥管排出,分离后得到的垃圾通过所述垃圾溜槽排放至清淤机器人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送机的机身上可拆卸式设置有若干个呈三维曲面型的倒弯刮刀,相邻两行的所述倒弯刮刀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送机的尾部上方设置有圆柱形的滚动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倒弯刮刀同向差速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溜槽由上至下宽度逐步增加,在所述垃圾溜槽的中部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排泥管的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浮标,用于减少清淤机器人前进时对所述排泥管的破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筛分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二卫赵皇汤丁丁江涛朱海军蒋睿雷育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