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21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包括基坑,包括如下步骤:第三步,计算地面高度,确定合适的尺寸,在基坑四周设立支护,对支护采用灌注桩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进行支撑;第四步,在地面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之间沿着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与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内侧边缘设置双向环形坡道连接基坑;第六步,从地面设置一道短坡道连接两侧的双向环形坡道。此装置设计合理,通过支护和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从而使得场地在进行施工时,施工需要的车辆器械能够方便的进入,并且方便挖掘产生的土块运出,增加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一些复合式的大型综合广场进行施工时,大多需要对地下进行多层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开挖基坑,在对基坑进行挖掘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挖掘器械和车辆,并且需要将挖掘产生的大量土块运出,避免土块的累积从而影响基坑的施工,渣土车辆及机械设备如何下至坑底,保证渣土车的运输便捷,加大出土效率是大型深基坑施工的关键,因此如何设置下坑栈桥坡道至关重要,常规基坑支护设计中会在基坑的中间设置一个下基坑的直斜坡道,但常规的斜栈桥坡道无法形成环形路线,且栈桥坡道的入口范围固定且较窄,不利于渣土车行走,出土效率低下。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包括基坑,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收集场地资料,测量并确定场地位置和尺寸。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测量结果,确定基坑为类正方形,计算基坑深度,并且进行挖掘。第三步,计算地面高度,确定合适的尺寸,在基坑四周设立支护,对支护采用灌注桩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进行支撑。第四步,在地面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之间沿着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与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内侧边缘设置双向环形坡道连接基坑。第五步,确定尺寸,在基坑南侧中间位置设置基坑出土口。第六步,从地面设置一道短坡道连接两侧的双向环形坡道。第七步,在北侧双向环形坡道与坑底之间留设土坡。优选的,所述双向环形坡道包括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所述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设置为10米宽并且位于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沿东西两相对侧,并向下延伸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所在高度,到达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再设置成水平的10米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并向北延伸1/2圆形,使得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形成闭合的整圆环形坡道;优选的,以地面标高为基准,以基坑底部为标准,所述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顶标高为距基坑底部14.35米,所述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中心标高为距基坑底部6.85米。优选的,所述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包括双向环形栈桥坡道东侧斜坡段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西侧斜坡段,所述双向环形栈桥坡道东侧斜坡段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西侧斜坡段均为1/4圆环,所述双向环形栈桥坡道东侧斜坡段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西侧斜坡段的最低端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顺滑连接并且高度为距基坑底部6.85米,所述双向环形栈桥坡道东侧斜坡段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西侧斜坡段的最高端分别与短坡道的两端顺滑连接并且高度为距基坑底部14.35米。优选的,所述短坡道的中间部位为最高处且高度与地面齐平,高度为,所述短坡道的中段与基坑出土口相连通,所述短坡道的两端向下倾斜分别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东侧斜坡段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西侧斜坡段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土坡位于北侧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所述双向环形坡道为双向环形钢筋混凝土栈桥坡道,并且双向环形钢筋混凝土栈桥坡道的底部通过钢格构柱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双向环形下坑栈桥坡道有效的解决了大型深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车辆和机械设备下基坑困难的问题,使得施工过程中各个车辆和器械都能够便捷快速的转运,方便了施工过程的进行。2、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车辆通行和出土的运输效率,使得施工过程中挖出的土块都能够及时的运输,避免了土块在施工场地堆积,缩短了基坑土方开挖的工期。3、本专利技术的环形栈桥坡道稳定性和刚度较大,使得施工过程中的车辆运行稳定,减少施工场地材料运输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对整个基坑起到了安全加强的作用,保证了施工场地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筋混凝土双向环形栈桥坡道平面布置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向环形栈桥坡道剖面图结构示意图。图中:基坑1、支护2、灌注桩3、双向环形坡道4、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双向环形坡道7、双向环形栈桥坡道东侧斜坡段8、双向环形栈桥坡道西侧斜坡段9、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10、短坡道11、基坑出土口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2所示的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包括基坑(1),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收集场地资料,测量并确定场地位置和尺寸。确立了场地的资料和尺寸能够方便后续施工的进行,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凹陷和坍塌的问题。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测量结果,确定基坑1为类正方形,计算基坑1深度,并且进行挖掘。确定基坑1的深度后,能够便于施工队进行施工同时为后续的施工打下基础。第三步,计算地面高度,确定合适的尺寸,在基坑1四周设立支护2,对支护2采用灌注桩3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进行支撑,以基坑1底部为标准,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顶标高为距基坑1底部14.35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中心标高为距基坑1底部6.85米,灌注桩3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的内部灌注有混凝土。支护2能够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提高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承受的压力,避免施工过程中车辆和材料运输通过时过大的压力导致装置坍塌,灌注桩3能够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和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能够将装置承受的压力环形分散,并且能够方便后期进行双向环形坡道4的施工,灌注桩3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的内部采用混凝土和钢筋,能够增大灌注桩3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的承重能力,混凝土可采用C40,灌注桩3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的内部配设有C18@150×150双向钢筋,钢筋混凝土梁尺寸为800×1200。第四步,在地面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之间沿着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与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内侧边缘设置双向环形坡道4连接基坑1,双向环形坡道4包括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7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10,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7设置为10米宽并且位于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沿东西两相对侧,并向下延伸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所在高度,到达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再设置成水平的10米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10并向北延伸1/2圆形,使得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7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10形成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第一步,收集场地资料,测量并确定场地位置和尺寸;/n第二步,挖掘基坑(1),根据第一步的测量结果,确定基坑(1)为类正方形,计算基坑(1)深度,并且进行挖掘;/n第三步,计算地面高度,确定合适的尺寸,在基坑(1)四周设立支护(2),对支护(2)采用灌注桩(3)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进行支撑;/n第四步,在地面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之间沿着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与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内侧边缘设置双向环形坡道(4)连接基坑(1);/n第五步,确定尺寸,在基坑(1)南侧中间位置设置基坑出土口(12);/n第六步,从地面设置一道短坡道(11)连接两侧的双向环形坡道(4);/n第七步,在北侧双向环形坡道(4)与坑底之间留设土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收集场地资料,测量并确定场地位置和尺寸;
第二步,挖掘基坑(1),根据第一步的测量结果,确定基坑(1)为类正方形,计算基坑(1)深度,并且进行挖掘;
第三步,计算地面高度,确定合适的尺寸,在基坑(1)四周设立支护(2),对支护(2)采用灌注桩(3)和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进行支撑;
第四步,在地面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之间沿着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与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内侧边缘设置双向环形坡道(4)连接基坑(1);
第五步,确定尺寸,在基坑(1)南侧中间位置设置基坑出土口(12);
第六步,从地面设置一道短坡道(11)连接两侧的双向环形坡道(4);
第七步,在北侧双向环形坡道(4)与坑底之间留设土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所述双向环形坡道(4)包括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7)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10),所述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7)设置为10米宽并且位于第一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5)沿东西两相对侧,并向下延伸至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所在高度,到达第二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6)再设置成水平的10米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10)并向北延伸1/2圆形,使得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斜破段(7)与双向环形栈桥坡道水平坡段(10)形成闭合的整圆环形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深基坑双向环形坡道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基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和张艳超臧言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