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08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包括第一电镀槽、第二电镀槽和膜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并排设置,所述膜传送机构用以传送并承托待电镀膜依次进入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而使得待电镀膜在所述第一电镀进行正面电镀、在所述第二电镀槽内进行反面电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镀设备在进行电镀时,电镀完一面再电镀另一面,如此电镀液的浮力对电镀的影响较小,保证了电镀的均匀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镀设备通过膜传送机构可以使得膜能够具有承托的进入至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内进行电镀,不会出现起皱现象,电镀均匀;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镀设备无需夹板夹持,不会导致待电镀膜的张力不均匀,因此电镀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
,特别涉及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
技术介绍
PET电镀膜常常应用在锂电池负极、FPC(柔性电路板)等领域,PET电镀膜包括PET基材层、沉积在PET基材层表面的粗铜层以及电镀在粗铜层表面的电镀层,PET基材层和粗铜层电镀层合称待电镀膜,电镀层可以为电镀铜/镍/锡等等。在生产PET电镀膜的最后步骤-电镀工序时,采用电镀设备进行电镀,传统的电镀设备通过多个滚轮将待电镀膜水平传送至电镀槽内,电镀液浸过待电镀膜进行双面电镀,当待电镀膜进入至电镀槽时,待电镀膜的两侧由夹板夹持着,以保持待电镀膜在电镀液中的平衡。然而传统的电镀设备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电镀膜同时进行两面电镀,而电镀液具有一定的浮力,以及会产生波动,因而会导致膜电镀不均匀。2)在滚轮传送待电镀膜的过程中,滚轮会对待电镀膜产生拉应力,由于待导电膜特别薄,待电镀膜的后方容易出现张力不均匀现象,从而出现后方起皱的现象,甚至在前方就出现起皱的现象,进而导致电镀不均匀,继而导致电镀完成后的PET电镀膜导电不均匀。3)由于待电镀膜的两侧分别由多个并排设置的夹板夹持,而夹板的夹持力并不均匀,会导致待电镀膜的张力不均匀,从而导致电镀不均匀,进而导致电镀完成后的PET电镀膜导电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包括第一电镀槽、第二电镀槽和膜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并排设置,所述膜传送机构用以传送并承托待电镀膜依次进入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而使得待电镀膜在所述第一电镀进行正面电镀、在所述第二电镀槽内进行反面电镀。优选的,所述膜传送机构包括膜释放轮、第一载体轮、正反面转换组件和第二载体轮,所述第一载体轮和第二载体轮分别水平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中,且所述第一载体轮和第二载体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载体轮和第二载体轮分别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膜释放轮用以释放待电镀膜至所述第一电镀槽内;所述第一载体轮用以使得待电镀膜的反面贴附其轮周面移入电解液中,并贴附其轮周面而移出电解液;所述第二载体轮用以使得待电镀膜的正面贴附其轮周面移入电解液中,并贴附其轮周面而移出电解液;所述正反面转换组件用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电镀槽出来的电镀膜正反面对置后而进入至所述第二电镀槽内进行另一面的电镀。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膜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过渡轮、第二过渡轮、第三过渡轮和第四过渡轮;所述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分别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电镀槽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载体轮的上部两侧,所述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分别用以引导待电镀膜移入至所述第一电镀槽和引导电镀膜移出所述第一电镀槽;所述第三过渡轮和第四过渡轮分别设置所述第二电镀槽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二载体轮的上部两侧,所述第三过渡轮和第四过渡轮分别用以引导待电镀膜移入至所述第二电镀槽和引导电镀膜移出所述第二电镀槽。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正反面转换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之间的固定架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转换轮,所述第一转换轮所在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载体轮和第二载体轮所在高度,所述第一转换轮用以支承从所述第一电镀槽的末端移出后反向折回的电镀膜。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正反面转换组件还包括水平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第二转换轮和第三转换轮,所述第二转换轮和第三转换轮位于所述第一转换轮的两侧,且低于所述第一转换轮。更进一步优选的,该超薄膜电镀设备还包括第一导电机构和第二导电机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和第二导电机构分别用以通过导电方式吸引离子沉积在膜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循环转动的第一导电同步带和与所述第一导电同步带匹配的多个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导电同步带在循环转动的过程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镀槽内而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镀槽之外,所述第一导电同步带位于所述第一电镀槽内的部分围绕并靠近所述第一载体轮的下部分轮周,所述第一导电同步带随所述第二载体轮的转动而循环转动;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循环转动的第二导电同步带和与所述第二导电同步带匹配的多个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导电同步带在循环转动的过程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电镀槽内而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电镀槽之外,所述第二导电同步带位于所述第二电镀槽内的部分围绕并靠近所述第二载体轮的下部分轮周,所述第二导电同步带随所述第二载体轮的转动而循环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同步带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同步带也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电同步带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载体轮的轴向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同步带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载体轮的轴向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同步带和第二导电同步带均包括橡胶层和金属导电层,所述金属导电层与所述第一载体轮/第二载体轮的轮周相对。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的底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孔,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与收集箱连通,所述收集箱经水泵和管道与所述第一电镀槽/第二电镀槽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薄膜电镀设备在进行电镀时,电镀完一面再电镀另一面,如此电镀液的浮力对电镀的影响较小,保证了电镀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薄膜电镀设备通过膜传送机构可以使得膜能够具有承托的进入至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内进行电镀,不会出现起皱现象,电镀均匀。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薄膜电镀设备无需夹板夹持,不会导致待电镀膜的张力不均匀,因此电镀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一导电机构和第二导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参见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包括第一电镀槽1、第二电镀槽2和膜传送机构3,第一电镀槽1和第二电镀槽2并排设置,膜传送机构3用以传送并承托待电镀膜依次进入第一电镀槽1和第二电镀槽2而使得待电镀膜在第一电镀进行正面电镀、在第二电镀槽2内进行反面电镀。其中,膜传送机构3包括膜释放轮31、第一载体轮32、正反面转换组件和第二载体轮33,第一载体轮32和第二载体轮33分别水平设置于第一电镀槽1和第二电镀槽2中,且第一载体轮32和第二载体轮33的转动方向一致,第一载体轮32和第二载体轮33分别由电机驱动转动;膜释放轮31用以释放待电镀膜至第一电镀槽1内;第一载体轮32用以使得待电镀膜的反面贴附其轮周面移入电解液中,并贴附其轮周面而移出电解液;第二载体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镀槽、第二电镀槽和膜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并排设置,所述膜传送机构用以传送并承托待电镀膜依次进入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而使得待电镀膜在所述第一电镀进行正面电镀、在所述第二电镀槽内进行反面电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镀槽、第二电镀槽和膜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并排设置,所述膜传送机构用以传送并承托待电镀膜依次进入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而使得待电镀膜在所述第一电镀进行正面电镀、在所述第二电镀槽内进行反面电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传送机构包括膜释放轮、第一载体轮、正反面转换组件和第二载体轮,所述第一载体轮和第二载体轮分别水平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中,且所述第一载体轮和第二载体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载体轮和第二载体轮分别由电机驱动转动;
所述膜释放轮用以释放待电镀膜至所述第一电镀槽内;
所述第一载体轮用以使得待电镀膜的反面贴附其轮周面移入电解液中,并贴附其轮周面而移出电解液;
所述第二载体轮用以使得待电镀膜的正面贴附其轮周面移入电解液中,并贴附其轮周面而移出电解液;
所述正反面转换组件用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电镀槽出来的电镀膜正反面对置后而进入至所述第二电镀槽内进行另一面的电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过渡轮、第二过渡轮、第三过渡轮和第四过渡轮;
所述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分别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电镀槽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载体轮的上部两侧,所述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分别用以引导待电镀膜移入至所述第一电镀槽和引导电镀膜移出所述第一电镀槽;
所述第三过渡轮和第四过渡轮分别设置所述第二电镀槽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二载体轮的上部两侧,所述第三过渡轮和第四过渡轮分别用以引导待电镀膜移入至所述第二电镀槽和引导电镀膜移出所述第二电镀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膜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面转换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之间的固定架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转换轮,所述第一转换轮所在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载体轮和第二载体轮所在高度,所述第一转换轮用以支承从所述第一电镀槽的末端移出后反向折回的电镀膜。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元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