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88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屏幕保护贴及其制备领域。该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使用了多层材质复合,在不影响光学屏下指纹解锁功能外,还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曲面屏幕的贴合保护。所述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从上至下包括:上保护膜、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热解PU涂层、硅胶层和离型膜;所述上保护膜厚度为25‑60um,所述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厚度为5‑30um,所述热解PU涂层厚度为20‑120um,所述硅胶厚度为15‑50um;所述热解PU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改性聚氨酯80‑90份、单体10‑18份、固化剂3‑5份、阻聚剂0.1‑0.5份、流平剂0.5‑2份、消泡剂0.1‑0.3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屏幕保护贴及其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5G时代的到来,为了达到较好的观感及便利性,手机屏幕开始逐渐从平面走向曲面屏,并且增加了3D光学屏下指纹解锁功能,屏占比越来越高,各家手机旗舰机屏幕弧度越来越大,但屏幕易碎裂,以及在贴膜后如何使解锁更加便利成为了一个凸显问题。传统的玻璃钢化膜、PET基材的3C保护贴,因为材质硬且成型性差,贴合性差,只能在平面及小曲面的手机上应用,同时因为材质的光学角度、厚度,而导致3D屏幕的光学解锁失败。过往的产品出现TPU或PC及其他材质的复合结构,均会出现表面硬度低、手感差、硅胶附着力差等一系列问题而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该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使用了多层材质复合,在不影响光学屏下指纹解锁功能外,还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曲面屏幕的贴合保护。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从上至下包括:上保护膜、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热解PU涂层、硅胶层和离型膜。为了对本专利技术所述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更进一步的说明,对其厚度进行说明,即所述上保护膜厚度为25-60um,所述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厚度为5-30um,所述热解PU涂层厚度为20-120um,所述硅胶厚度为15-50um。所述热解PU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改性聚氨酯80-90份、单体10-18份、固化剂3-5份、阻聚剂0.1-0.5份、流平剂0.5-2份、消泡剂0.1-0.3份。所述改性聚氨酯为改性环氧聚氨酯、酚醛树脂接枝型聚氨酯和/或改性热塑性聚氨酯。所述热解PU涂层中所用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三乙醇胺、单乙醇胺和/或氨基改性丙烯酸酯。所述固化剂为氨基甲酸酯、多异氰酸酯和/或改性二异氰酸酯。所述阻聚剂为三乙醇胺、单乙醇胺和/或叔丁胺。所述流平剂为改性聚醚硅氧烷共聚物,所述消泡剂为多支链不饱和醇及其衍生物。所述热解PU涂层的热解温度为180-20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以热解层为核心,热解涂层以碳原子数为1-4的低元醇为有机溶剂,所述低元醇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或其组合。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改性聚氨酯,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常温下呈现高强度成膜状,高温下会逐渐软化易成型,所述改性聚氨酯以改性环氧聚氨酯、酚醛树脂接枝型聚氨酯、改性热塑性聚氨酯等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专利技术所述单体作为调节聚氨酯反应程度的辅材,其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专利技术所述固化剂为氨基甲酸酯、多异氰酸酯、改性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阻聚剂用于防止材聚氨酯树脂在反应过程中过于剧烈,包含但不限于三乙醇胺、单乙醇胺、叔丁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流平剂为改性聚醚硅氧烷共聚物;消泡剂为多支链不饱和醇及其衍生物可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得率高的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热解PU涂液涂在离型膜的表面,热固化完成后形成热解PU涂层膜与离型膜结合的半成品a;步骤2):将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液涂在步骤1)所得半成品a的热解PU涂层表面,固化形成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步骤3):将上保护膜覆在步骤2)所得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上面;步骤4):撕开离型膜,将硅胶涂在热解PU涂层复合膜的PU层表面,固化后形成硅胶层;在硅胶表面贴合离型膜,形成半成品b;步骤5):对步骤4)所得半成品b进行热压成型,形成3D半成品c;步骤6):对步骤5)所得3D半成品c进行CNC切割后,进行UV光照,定型,得到3D屏下指纹保护贴。上述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的热解PU涂层在<60℃的环境下,表面为干结状态,可以涂硅胶及亚克力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D屏下指纹保护贴以热解PU涂层为核心层,并辅以双重固化涂层作为中间层结合;(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膜涂层具备很好的光学性能而没有彩虹纹及干涉纹的问题,不会影响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使用;并且材料具有优良的成型性,适合作为3D屏幕保护贴的基材;(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解PU涂层透光率高,大于90%,不会影响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使用;并且,双固化涂层使3D屏幕保护贴外表面具有很好的硬度(2H/500G,JIS5600),因此很好的实现了抗刮花以及耐磨功能,解决了PC基膜、PC/PMMA基膜在单独应用中材质软、不耐刮花的问题;同时,聚氨酯涂层也让3D屏幕保护贴外表面具有很好的抗污能力(水触角105°),实现防指纹功能;得较佳的滑动操作触感;(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彻底解决了材料表面柔软、不耐刮花、大弧度屏幕贴合翘边等技术缺陷,具有无相位差、成型性好、普适性佳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从上至下包括上保护膜、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热解PU涂层、硅胶层和离型膜。其中,所述热解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改性聚氨酯(改性热塑性聚氨酯)85份,单体(氨基改性丙烯酸酯)8份,固化剂(改性二异氰酸酯)3.2份,阻聚剂(单乙醇胺)2份,流平剂(改性聚醚硅氧烷共聚物)1.5份,消泡剂(支链不饱和醇)0.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热解涂层按照配方比例依次添加,搅拌均匀后得到热解涂料。步骤2):将制备好的热解涂料使用狭缝涂布涂在离型膜上,过烘箱烘烤,烘箱温度最高一节温度为120℃,干燥速度10m/min,涂层厚度为80um,收卷。步骤3):将步骤2)的半成品作为基膜,在热解涂层表面涂上双固化聚氨酯涂层,并在双固化聚氨酯涂层表面覆保护膜,收卷,得到功能层半成品,避光熟化48h。步骤4):将步骤3)熟化好的半成品,去除离型膜,在热解涂层表面涂硅胶,硅胶面贴合离型膜,得到产成品。步骤5):将产成品分条,切割成片材,进行热压成型,得到有3D弧度的成品。步骤6):将具有3D弧度的产品,进行CNC切割,贴合后,使用500-800mj的UV光照射5s,固化定型。本实施例所制得的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在贴合手机表面后,定型性好,不易出现“灰边”,边缘起翘,表面效果佳。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从上至下包括上保护膜、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热解PU涂层、硅胶层和离型膜。其中,所述热解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改性聚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包括:上保护膜、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热解PU涂层、硅胶层和离型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包括:上保护膜、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热解PU涂层、硅胶层和离型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膜厚度为25-60um,所述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涂层厚度为5-30um,所述热解PU涂层厚度为20-120um,所述硅胶厚度为15-5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PU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改性聚氨酯80-90份、单体10-18份、固化剂3-5份、阻聚剂0.1-0.5份、流平剂0.5-2份、消泡剂0.1-0.3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为改性环氧聚氨酯、酚醛树脂接枝型聚氨酯和/或改性热塑性聚氨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三乙醇胺、单乙醇胺和/或氨基改性丙烯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屏下指纹屏幕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氨基甲酸酯、多异氰酸酯和/或改性二异氰酸酯。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尧孙甲卢琳春黄国程胡章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羽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