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夹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87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V夹胶的制备方法,将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混合后,再加入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混合,得到所述UV夹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用合适的原辅材料,来提高UV夹胶的附着力和耐水性能,夹胶的剪切强度达到18.87Mpa,冷热冲击循环次数达到1280次,浸泡时间达到12天无发雾、无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夹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V夹胶的制备方法,涉及胶水制备的

技术介绍
UV夹胶以其高效的深加工性、环境友好(5E)等特性,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包括电子产品、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UV夹胶是通过光照射穿过而引发聚合,因此常用于粘合透明光学基材(如玻璃、水晶、棱镜、PET、PMMA、PI、COP、TAC、PVA等)。针对透明光学基材这种特殊粘接场合,对UV夹胶的光学性能和环测性能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UV夹胶产品能满足各种环测要求(如耐高温105℃/2h、双85测试/1000h、冷热冲击-40℃~150℃/500C、耐自来水浸泡10天及UV老化等测试),要求经过这些测试后粘接面无气泡、无龟裂、无脱胶、无黄变、无发雾等现象发生。对于不同基材之间的粘接,特别是表面张力和热膨胀系数差异大的不同基材(如水晶和PI),对UV夹胶的性能要求更高。对于不同基材乃至同种基材的粘接,现有的大多数UV夹胶无法满足要求,105℃/2h后,45倍显微镜观察粘接面有大量小气泡产生,或冷热冲击(-40℃~150℃)/500C后,45倍显微镜观察粘接面有龟裂现象,从而导致粘接强度大幅下降、甚至脱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含:1)UV夹胶在冷热冲击时(-40℃~150℃),UV夹胶性能发生变化,容易导致失效;2)UV夹胶设计时,胶层成膜后坚韧性差,断裂伸长率低、收缩率大,无法承受热胀冷缩产生的挤压拉扯,导致粘接面龟裂和脱胶。3)UV夹胶设计时,附着力不够和原辅材料使用不当,热烘导致小气泡现象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运用中的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透明光学基材粘接用的UV夹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自由基光固技术原理,即自由基光引发剂经光射后,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引发双键聚合而固化。具体方案如下:一种UV夹胶的制备方法,为将UV夹胶由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混合后组成UV夹胶;优选的,将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混合后,再加入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混合,得到所述UV夹胶。进一步优选的,混合为搅拌混合,比如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混合时的搅拌速度为500r/min,再加入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混合时的搅拌速度为1500r/min。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UV夹胶的透明光学基材的制备方法,为将UV夹胶由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混合后组成UV夹胶;将所述UV夹胶置于两片透明基材之间,紫外固化,得到透明光学基材。其为整体结构,两片透明基材由固化后的UV夹胶粘接;透明基材可以为载玻片。本专利技术中,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组成所述UV夹胶,其中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的重量比为(10~50)∶(5~30)∶(3~18)∶(10~45)∶(5~55)∶(0.1~10)∶(0.1~5)∶(0.1~3)∶(0.01~2)。优选的,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的重量比为(20~40)∶(10~20)∶(8~12)∶(10~20)∶(15~25)∶(4~6)∶(1~3)∶(1~3)∶(0.2~0.4);最优选为30∶15∶10∶15∶20∶5∶2∶2∶0.3。本专利技术在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中嵌入一定量的聚氨酯软链段,能够赋予这款UV玻璃夹胶超长的断裂伸长率;同时加入聚醚芴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引发助剂等,能够赋予这种UV玻璃夹胶出色的透光性、耐水性及固化速率。本专利技术中,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以碳碳链为主链的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其有优越的透明性、质轻坚韧,在聚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中嵌入一定比例的聚氨酯软链段,能够进一步提高UV夹胶的坚韧性和粘接性,利于提高UV夹胶UV夹胶更好的抗冷热冲击性。本专利技术中,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赋予UV夹胶高透光性和耐温性,比如SUN6110,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利于提高UV夹胶高透光性和耐温性。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利于提高UV夹胶高透光性和耐温性UV夹胶更好的附着性和耐水性。本专利技术中,活性单体(B1)选自耐黄变的单官能度单体,碳碳主链上含碳数量≥8,比如EM215,活性单体(B2)选自耐黄变的双官能度单体,分子链上含环状结构,比如EM2204;活性单体在夹胶中,利于提高UV夹胶UV夹胶的固化速率、柔韧性、耐温性;光引发剂选自裂解型光引发剂,比如TPO,通过合适的选择,利于提高UV夹胶UV夹胶优良的固化速率和耐黄变性;引发助剂选自三级氨共引发剂,比如DSMAgiSyn002,通过合适的选择及与光引发剂搭配比例,利于提高UV夹胶UV夹胶更好的固化速率和耐黄变性;偶联剂选自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粘剂,利于提高UV夹胶UV夹胶更好的附着力和耐水性。本专利技术中,抗黄变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比如YIPHOSV73-P,利于提高UV夹胶更长效的抗黄变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对原材料选择,调节了UV夹胶的折射率和透明性,来提高深加工产品的光学性能;通过用聚氨酯链段嵌入对预聚物的改性,调节UV夹胶坚韧性和断裂伸长率,来提高UV夹胶抗冷热冲击性;通过调节加入低收缩材料的比例,降低UV夹胶的固化收缩率;通过选用合适的原辅材料,来提高UV夹胶的附着力和耐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试片的制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次。以下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与申请人同日提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UV夹胶的申请一样。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原料都为市售产品,符合胶水应用要求;具体的制备操作以及测试方法都为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夹胶的以下问题: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玻璃深加工产品的光学性能不佳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UV夹胶抗冷热冲击性能不佳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UV夹胶的耐水性能差的问题。原料: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称为预聚物(A1),选自以碳碳链为主链的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牌号TTAM04,江苏泰特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有优越的透明性、质轻坚韧,在聚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中嵌入一定比例的聚氨酯软链段,能够进一步提高UV夹胶的坚韧性和粘接性;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称为预聚物(A2),选自以含环状结构的聚醚芴丙烯酸预聚物(SUN6110,广州申威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夹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夹胶由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混合后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夹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夹胶由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混合后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UV夹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混合后,再加入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混合得到所述UV夹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UV夹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的重量比为(10~50)∶(5~30)∶(3~18)∶(10~45)∶(5~55)∶(0.1~10)∶(0.1~5)∶(0.1~3)∶(0.0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UV夹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预聚物、聚醚芴丙烯酸酯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单体B1、活性单体B2、光引发剂、引发助剂、偶粘剂、抗黄变剂的重量比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斌孟允肖增宇韩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特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