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75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它包括底板、折弯杆、滚轮;所述底板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折弯杆,折弯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滚轮,滚轮通过连接轴与折弯杆上的滚轮固定机构连接,滚轮固定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位;底板上设置有管件夹持机构;底板下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弯管模具组件,所述弯管模具组件包括以转轴轴线为中心,直径均匀增大的至少两个半圆环支撑板,每个半圆环支撑板与滚轮固定机构上的一个安装位配对;半圆环支撑板顶部沿自身弧线延伸方向均布设置有顶块;底板上匹配设置有让顶块伸出底板上端面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调整弯管的弯曲半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弯管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对钢管实施弯曲,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工艺方法,现有的弯管机,一般配合使用模具使管坯成型成弯管,弯管的弯曲半径受模具的半径限制,若要调整管道的弯曲半径,则需要更换模具,十分不方便,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方便调整弯管的弯曲半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包括底板、折弯杆、滚轮;所述底板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折弯杆,折弯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滚轮,滚轮通过连接轴与折弯杆上的滚轮固定机构连接,滚轮固定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位;底板上设置有管件夹持机构;底板下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弯管模具组件,所述弯管模具组件包括以转轴轴线为中心,直径均匀增大的至少两个半圆环支撑板,每个半圆环支撑板与滚轮固定机构上的一个安装位配对;半圆环支撑板顶部沿自身弧线延伸方向均布设置有顶块;底板上匹配设置有让顶块伸出底板上端面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固定机构包括沿折弯杆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滑槽侧端间距设置有与滑槽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槽,一个定位槽即一个安装位,连接轴设置于定位槽中,连接轴处于滚轮内部的一截为光轴,光轴的直径大于定位槽的宽度,连接轴位于定位槽的一截为螺纹杆,螺纹杆端部匹配设置有螺帽。进一步的,半圆环支撑板两端和中部与固定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导向杆活动连接,导向杆端部设置有螺帽。进一步的,所述管件夹持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丝杆通过第一支撑座固设于底板上,第二丝杆通过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固设于底板上;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夹块,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设有第二螺帽。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手握柄。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外圆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顶块端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夹块端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弯管模具组件设置有不用半径的半圆环支撑板,能够满足不同弯曲半径的弯管需求。2.本技术设置的弯管模具组件为升降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弯曲半径需求,升起匹配半径的半圆环支撑板,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技术设置的折弯杆上设置有滚轮固定机构,方便对滚轮进行位置调整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B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弯管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半圆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折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底板;11、导向杆;12、通孔;2、折弯杆;21、滚轮固定机构;2101、滑槽;2102、定位槽;22、手握柄;3、滚轮;31、连接轴;4、转轴;5、管件夹持机构;51、第一丝杆;5101、第一支撑座;52、第二丝杆;5201、第二支撑座;5202、第三支撑座;53、夹块;54、第二螺帽;6、弯管模具组件;61、半圆环支撑板;62、顶块;7、管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请参阅图1-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折弯杆2、滚轮3;所述底板1中部通过转轴4连接折弯杆2,折弯杆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滚轮3,滚轮3通过连接轴31与折弯杆2上的滚轮固定机构21连接,滚轮固定机构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位;底板1上设置有管件夹持机构5;底板1下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弯管模具组件6,所述弯管模具组件6包括以转轴4轴线为中心,直径均匀增大的至少两个半圆环支撑板61,每个半圆环支撑板61与滚轮固定机构21上的一个安装位配对;半圆环支撑板61顶部沿自身圆弧延伸方向均布设置有顶块62;底板1上匹配每一个顶块62设置有让顶块62伸出底板1上端面的通孔12,通孔12的设计有利于固定顶块62,防止弯管时力量过大造成顶块62位置偏移。具体使用时,先根据需要的弯曲半径,操作与弯曲半径匹配的半圆环支撑板61上升,使顶块62通过通孔12伸出底板1上端面;调整滚轮固定机构21将滚轮3固定与半圆环支撑板61配对的安装位上,将管坯7放置于顶块62和滚轮3之间;调整管件夹持机构5夹紧管坯7,推动折弯杆2绕转轴4转动,通过滚轮3挤压管坯7使管坯7弯曲,顶块62在管坯7弯曲路径上进行支撑,以控制管坯7的弯曲半径。优选的,请参照图7所示,为了有利于滚轮3的固定,所述滚轮固定机构21包括沿折弯杆2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2101,滑槽2101侧端间距设置有与滑槽2101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槽2102,一个定位槽2102即一个安装位,连接轴31设置于定位槽2102中;连接轴31处于滚轮3内部的一截为光轴,有利于滚轮3的滚动;光轴的直径大于定位槽2102的宽度,有利于避免滚轮3与折弯杆2配合过紧影响滚轮3转动,连接轴31位于定位槽2102的一截为螺纹杆,螺纹杆端部匹配设置有螺帽。优选的,请参照图4所示,为了有利于半圆环支撑板61的升降,所述半圆环支撑板61两端和中部与固定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导向杆11活动连接,导向杆11端部设置有螺帽;半圆环支撑板61能够在导向杆11上滑动,实现升降功能,半圆环支撑板61上升后,通过拧紧导向杆端部的螺帽对半圆环支撑板61进行固定。优选的,请参照图8所示,为了有利于夹持管坯7,所述管件夹持机构5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丝杆51、第二丝杆52;第一丝杆51通过第一支撑座5101固设于底板1上,第二丝杆52通过第二支撑座5201、第三支撑座5202固设于底板1上;第一丝杆51、第二丝杆5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夹块53,第一丝杆51、第二丝杆5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设有第二螺帽54;通过拧动第二螺帽54驱动第一丝杆51、第二丝杆52相互靠近,以夹紧放置于夹块53之间的管坯7。优选的,请参照图7所示,为了有利于推动折弯杆2,所述折弯杆2远离转轴4的一端设置有手握柄22。优选的,请参照图7所示,为了避免管坯7在弯管时发生晃动,所述滚轮3外圆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卡住管坯7外圆,防止管坯7晃动。优选的,请参照图5、图6所示,为了避免管坯7在弯管时发生晃动,所述顶块62端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优选的,请参照图8所示,为了有利于固定管坯7,所述夹块53端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折弯杆(2)、滚轮(3);所述底板(1)中部通过转轴(4)连接折弯杆(2),折弯杆(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滚轮(3),滚轮(3)通过连接轴(31)与折弯杆(2)上的滚轮固定机构(21)连接,滚轮固定机构(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位;底板(1)上设置有管件夹持机构(5);底板(1)下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弯管模具组件(6),所述弯管模具组件(6)包括以转轴(4)轴线为中心,直径均匀增大的至少两个半圆环支撑板(61),每个半圆环支撑板(61)与滚轮固定机构(21)上的一个安装位配对;半圆环支撑板(61)顶部沿自身弧线延伸方向均布设置有顶块(62);底板(1)上匹配设置有让顶块(62)伸出底板(1)上端面的通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折弯杆(2)、滚轮(3);所述底板(1)中部通过转轴(4)连接折弯杆(2),折弯杆(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滚轮(3),滚轮(3)通过连接轴(31)与折弯杆(2)上的滚轮固定机构(21)连接,滚轮固定机构(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位;底板(1)上设置有管件夹持机构(5);底板(1)下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弯管模具组件(6),所述弯管模具组件(6)包括以转轴(4)轴线为中心,直径均匀增大的至少两个半圆环支撑板(61),每个半圆环支撑板(61)与滚轮固定机构(21)上的一个安装位配对;半圆环支撑板(61)顶部沿自身弧线延伸方向均布设置有顶块(62);底板(1)上匹配设置有让顶块(62)伸出底板(1)上端面的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固定机构(21)包括沿折弯杆(2)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2101),滑槽(2101)侧端间距设置有与滑槽(2101)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槽(2102),一个定位槽(2102)即一个安装位,连接轴(31)设置于定位槽(2102)中,连接轴(31)处于滚轮(3)内部的一截为光轴,光轴的直径大于定位槽(2102)的宽度,连接轴(31)位于定位槽(2102)的一截为螺纹杆,螺纹杆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朱小立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