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67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所述闪烁玻璃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闪烁玻璃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闪烁材料是一种将高能粒子(如电子、强子、质子等)和高能射线(如X射线、β射线等)转化为紫外或者可见光的材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用于高能物理实验、安检、工业无损检测、地球物理勘探、放射性探测和医疗诊断成像的闪烁材料的数量有着巨大的增长。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对闪烁材料在应用上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例如:要求高密度、高光产额、短荧光寿命、耐辐照等,同时,考虑到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成本问题,新型闪烁材料必须提到日程上来。没有一种材料对所有的应用都是优越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寻求理想的闪烁材料,经常采取改善闪烁材料一个或多个性能的方法。目前,闪烁玻璃具有制备过程简单,组分易于调整,基质均匀性好,各向同性,加工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大批量、大尺寸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闪烁材料。这其中,稀土离子掺杂的玻璃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并且已经在光电器件的很多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稀土元素中,Tb3+离子可以在不同的玻璃基质中均表现出较强的绿光发射,已被用于开发高效的闪烁玻璃材料。Tb3+离子激活的硅酸盐闪烁玻璃具有发光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和透明性好等优点,发光峰处于人眼最敏感的544nm附近,与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工作范围(500-700nm)能够很好的匹配,在X射线医学成像、金属探伤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Tb3+离子的发光属于4f-4f之间的跃迁,荧光衰减时间较长(毫秒级),仅适合用于慢速事件的探测。Ce3+离子是稀土离子中快速闪烁玻璃的主要代表,发射时间较短,达到了纳秒级,并且Ce3+离子在蓝光区域还有很好的发光。Ce3+离子因为具有衰减快、荧光效率高、与光敏器件耦合好等优点,有望成为Tb3+共掺闪烁玻璃的主选元素。虽然Ce3+离子本身可以敏化Tb3+离子发光,但是在实际Ce3+/Tb3+共掺的玻璃中,Ce3+离子容易在熔融过程中团簇而产生浓度猝灭的影响,其发光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闪烁玻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闪烁光发光效率高,可用于制备闪烁光纤面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O2:45-60%、BaO:15-25%、Bi2O3:5-15%、Al2O3:1-5%、La2O3:1-5%、Sb2O3:0.5-1.5%、Tb2O3:5-15%;所述Bi2O3为掺杂有Ce3+离子的Bi2O3。优选地,所述掺杂有Ce3+离子的Bi2O3中Ce3+离子的掺杂量为1-10wt%。优选地,所述掺杂有Ce3+的Bi2O3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硝酸铋Bi(NO3)3和硝酸铈Ce(NO3)3在乙二醇中进行水热反应,再进行煅烧,即得到所述掺杂有Ce3+离子的Bi2O3;优选地,硝酸铋Bi(NO3)3和硝酸铈Ce(NO3)3的质量比为1:0.01-0.15。优选地,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50-170℃,时间为6-12h;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00-700℃,时间为1-3h。优选地,所述闪烁玻璃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O2:53%、BaO:20%、Bi2O3:10%、Al2O3:3%、La2O3:3%、Sb2O3:1%、Tb2O3:10%。优选地,所述闪烁玻璃的密度为5.0-6.0g/cm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SiO2、BaCO3、Bi2O3、Al2O3、La2O3、Sb2O3和Tb4O7作为原始原料按所述闪烁玻璃的组成称取后,研细混匀,得到玻璃配料;(2)将所述玻璃配料进行熔制,熔制温度为1200-1400℃,在熔制温度下保温0.5-2h,得到玻璃熔体;(3)将所述玻璃熔体在预热模具上浇铸成型,再进行退火,即得到所述闪烁玻璃。优选地,所述预热模具的温度为200-300℃。优选地,所述退火温度为400-600℃,时间为2-4h。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闪烁光纤面板,其是由上述闪烁玻璃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玻璃基质中加入掺杂有Ce3+离子的Bi2O3,Bi2O3作为网络中间体,一当面,使掺杂在其中的Ce3+能够均匀分散在玻璃基质中,避免了稀土离子团簇造成的发光猝灭,并使得Ce3+—Tb3+之间的能量迁移效率提高,提高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另一方面,Bi2O3能够显著提高玻璃密度,密度增加能够有效提高玻璃材料对高能射线的阻挡能力,进一步提升闪烁玻璃的闪烁性能。(2)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化学组分易调、易实现大尺寸、化学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述闪烁玻璃X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中,以Tb3+和Ce3+为主要掺杂离子制备了一种稀土离子掺杂的铋硅酸盐闪烁玻璃。所述闪烁玻璃通过高温熔融工艺制备得到。所述闪烁玻璃包括玻璃基质和发光中心,玻璃基质为主要掺杂了BaO、Bi2O3、La2O3和Sb2O3的硅酸盐玻璃,发光中心为Ce3+/Tb3+的共掺杂离子。玻璃基质中,BaO可增加玻璃的折射率、密度、光泽和化学稳定性,降低玻璃的辐射长度,并且引入物BaCO3还能够提高玻璃的熔制速度;Bi2O3作为网络中间体,既能使得Ce3+均匀分散,又能增加玻璃的密度;La2O3对于Tb3+离子具有促进分散的作用,由此避免稀土离子团簇造成的发光猝灭;Sb2O3可以起到脱色作用,并且作为还原剂,保持稀土离子价态稳定。发光中心中,均匀分布的Ce3+离子可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Tb3+离子发光中心,提高发光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荧光寿命。以下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的制备方法。按照闪烁玻璃的组成称取SiO2原料、BaO原料、Bi2O3原料、Al2O3原料、La2O3原料、Sb2O3原料和Tb2O3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玻璃配料;其中BaO原料为BaCO3,Bi2O3原料为掺杂有Ce3+离子的Bi2O3,所有原料的纯度至少为分析纯。将玻璃配料在1200-1400℃下熔化、保温0.5-2个小时,得到玻璃熔体;再将玻璃熔体倒入预热至200-300℃的模具中,压制成玻璃;将得到的玻璃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退火温度可为400-600℃,退火时间可为2-4个小时,得到闪烁玻璃初品。上述闪烁玻璃初品经切割、表面研磨及抛光后加工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闪烁玻璃。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闪烁玻璃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制备而成:参照下表1中的玻璃组成,采用电子天平(精确到0.01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玻璃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玻璃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O2:45-60%、BaO:15-25%、Bi2O3:5-15%、Al2O3:1-5%、La2O3:1-5%、Sb2O3:0.5-1.5%、Tb2O3:5-15%;
所述Bi2O3为掺杂有Ce3+离子的Bi2O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有Ce3+离子的Bi2O3中Ce3+离子的掺杂量为1-1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有Ce3+的Bi2O3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硝酸铋Bi(NO3)3和硝酸铈Ce(NO3)3在乙二醇中进行水热反应,再进行煅烧,即得到所述掺杂有Ce3+离子的Bi2O3;
优选地,硝酸铋Bi(NO3)3和硝酸铈Ce(NO3)3的质量比为1:0.01-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50-170℃,时间为6-12h;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00-700℃,时间为1-3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高密度铽/铈掺杂的闪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玻璃的组成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楚学娟王永丹魏茂彬杨丽丽靳迦惠夏一铭梁珺万起良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