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63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曝气池,包括:池体;供气装置,被配置为向池体内供气,供气装置包括干管、多个支管组件、多个控制阀和多个曝气器,其中,干管设置于池体上方,多个控制阀设置于干管和各支管组件之间,用于调节干管向各支管组件的供气量,支管组件的一部分伸入池体内且支管组件的顶端与控制阀的出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支管组件的底端连接至少一个曝气器;和检测装置,设置于干管和/或支管组件上,被配置为监测多个曝气器的工作状态。本公开提供的曝气池通过检测供气装置的供气情况,可以及时地发现存在异常的支管组件和曝气器,并且可以便捷地更换或维修存在异常的支管组件和曝气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气池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曝气池。
技术介绍
好氧处理工序是采用生化处理法处理污水的重要工序之一,该工序通常通过固定设置于曝气池内的多条并联的供气管道以及连接于供气管道末端的曝气器实现。供气管道内的气体经过曝气器曝气微孔进入污水中,形成体积细小的上浮气泡,气泡与曝气池中的好氧细菌充分接触,通过生化反应对污水进行分解净化。曝气器的曝气微孔通常设置在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曝气膜片上。曝气膜片在连续工作过程中,容易堵塞或破损。某个曝气器的曝气膜片破损后,气体在该曝气器位置的阻力变小,多条并联的供气管道的气体汇聚到该曝气器曝气。一方面,供气管道内的气体不能被充分地分割细化,形成的上浮气泡体积较大,气液接触面积与气泡体积的比值相比正常情况减小,气泡未与曝气池中的好氧细菌充分接触即排出曝气池外;另一方面,其它完好的曝气器的气体流量减少,曝气量减少,曝气池曝气不均匀。上述现象降低了污水处理效果。由于供气管道是固定设置的,须等待污水处理停止、排空池体内的污水后,检修人员才能进入池体维修或更换曝气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曝气池,包括:池体;供气装置,被配置为向所述池体内供气,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干管、多个支管组件、多个控制阀和多个曝气器,其中,所述干管设置于所述池体上方,所述多个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干管和各所述支管组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干管向各所述支管组件的供气量,所述支管组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池体内且所述支管组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曝气器可拆卸地连接;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干管和/或所述支管组件上,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情况。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管组件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口挠性连接。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管组件包括:支管,所述支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曝气器可拆卸地连接;和挠性管,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口和所述支管的第二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曝气池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支管组件对应设置的吊装结构,其中,所述吊装结构连接对应的所述支管组件与所述干管;或所述曝气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池体上方的支架,所述吊装结构连接对应的所述支管组件与所述支架。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吊杆和与所述吊杆活动连接的吊钩,所述吊杆和所述吊钩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支管组件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干管或所述支架上。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管组件的顶端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口通过螺纹接头或卡扣接头连接。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流量计,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支管组件上未伸入所述池体的部分,所述流量计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支管组件的气体流量;和/或压力表,设置于所述干管上,所述压力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干管内的气体压力。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计为浮子流量计,所述支管组件包括弯折部,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弯折部上,所述弯折部被配置为分别从下方和上方与所述流量计的入口和出口连接。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曝气器包括多个朝向所述池体上方设置的曝气微孔。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曝气池还包括位于所述池体内且对应设置于每个所述曝气器上方的至少一份用于供好氧细菌繁殖的填料。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曝气池,通过设置检测装置检测供气装置的供气情况,可以判断有无曝气器存在异常,以及进一步判断各支管组件中,与何者连接的曝气器存在异常。当连接于某个支管组件的曝气器发生损坏时,或者某个支管组件发生故障时,检修人员通过关闭对应的控制阀,将支管组件从控制阀的出气口一端拆卸下来并取出池体外,即可方便地维修或更换曝气器或支管组件,而无须等待曝气池污水处理停止、排空池体内的污水,也不会影响其它支管组件和其它曝气器正常工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曝气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曝气池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曝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池体;2、干管;3、连接管;4、控制阀;5、管接头;6、挠性管;7、支管;8、流量计;9、吊杆;10、吊钩;11、压力表;12、污水;13、填料;14、曝气器;15、曝气盘;16、曝气膜片;17、曝气器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曝气池,包括池体1、供气装置和检测装置。池体1用于容纳污水。供气装置被配置为向池体1内供气。供气装置包括干管2、多个支管组件、多个控制阀4和多个曝气器14。其中,干管2设置于池体1上方,可以设置成图2所示的环状,以使各支管组件内的气体压力尽量保持平衡。多个控制阀4设置于干管2和各支管组件之间,用于调节干管2向各支管组件的供气量。干管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曝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池体(1);/n供气装置,被配置为向所述池体(1)内供气,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干管(2)、多个支管组件、多个控制阀(4)和多个曝气器(14),其中,所述干管(2)设置于所述池体(1)上方,所述多个控制阀(4)设置于所述干管(2)和各所述支管组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干管(2)向各所述支管组件的供气量,所述支管组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池体(1)内且所述支管组件的顶端与所述控制阀(4)的出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管组件的底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曝气器(14);和/n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干管(2)和/或所述支管组件上,被配置为监测所述多个曝气器(14)的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体(1);
供气装置,被配置为向所述池体(1)内供气,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干管(2)、多个支管组件、多个控制阀(4)和多个曝气器(14),其中,所述干管(2)设置于所述池体(1)上方,所述多个控制阀(4)设置于所述干管(2)和各所述支管组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干管(2)向各所述支管组件的供气量,所述支管组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池体(1)内且所述支管组件的顶端与所述控制阀(4)的出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管组件的底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曝气器(14);和
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干管(2)和/或所述支管组件上,被配置为监测所述多个曝气器(14)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组件与所述控制阀(4)的出气口挠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组件包括:
支管(7),所述支管(7)的第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曝气器(14)可拆卸地连接;和
挠性管(6),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控制阀(4)的出气口和所述支管(7)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曝气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支管组件对应设置的吊装结构,其中,
所述吊装结构连接对应的所述支管组件与所述干管(2);或
所述曝气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池体(1)上方的支架,所述吊装结构连接对应的所述支管组件与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全张晓东陈哲峰杨丕贤曾定国陈钦国郭兆春张辉彬吴雯婷陈力曾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