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碳酸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酸化饮品灌装
,尤其是一种无菌碳酸化系统。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气体溶于饮料中,形成碳酸饮品,这样的饮品带给人类不同的口味享受,极大地丰富了饮品的种类。目前像可乐、啤酒、气泡水等产品都有成熟的碳酸化充气设备,但这些产品通常都对微生物不敏感,在充入二氧化碳后形成的碳酸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所以采用的设备都不是无菌设备,通俗点讲,这些碳酸化装置只进行清洗,没有灭菌的过程。这样的非无菌设备,无法进行敏感性饮品的碳酸化生产,因为像果汁、奶制品这类产品,富含营养,极易染菌,需要设备本身及碳酸化过程始终处于无菌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菌碳酸化系统,以解决现有碳酸化装置无法用于敏感性饮品的碳酸化生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菌碳酸化系统,其包括碳酸化罐、与所述碳酸化罐连接的用于输送二氧化碳气体的二氧化碳输送单元、与所述碳酸化罐连接的用于输送待碳酸化液体的液体输送单元、以及蒸汽输送单元,所述蒸汽输送单元与所述碳酸化罐、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碳酸化系统包括碳酸化罐、与所述碳酸化罐连接的用于输送二氧化碳气体的二氧化碳输送单元、与所述碳酸化罐连接的用于输送待碳酸化液体的液体输送单元、以及蒸汽输送单元,所述蒸汽输送单元与所述碳酸化罐、所述二氧化碳输送单元和所述液体输送单元连接,并能将蒸汽输送至所述碳酸化罐、所述二氧化碳输送单元和所述液体输送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碳酸化系统包括碳酸化罐、与所述碳酸化罐连接的用于输送二氧化碳气体的二氧化碳输送单元、与所述碳酸化罐连接的用于输送待碳酸化液体的液体输送单元、以及蒸汽输送单元,所述蒸汽输送单元与所述碳酸化罐、所述二氧化碳输送单元和所述液体输送单元连接,并能将蒸汽输送至所述碳酸化罐、所述二氧化碳输送单元和所述液体输送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输送单元包括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与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碳酸化罐连接,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沿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向依次设置的除菌过滤器、第一无菌阀和第二无菌阀,所述蒸汽输送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无菌阀连接的第一灭菌蒸汽管路,所述第一灭菌蒸汽管路输送的蒸汽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无菌阀、所述第一无菌阀、所述除菌过滤器进行灭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单元包括进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的一端与供液装置连接,所述进液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碳酸化罐连接,所述进液管路上设有沿液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无菌阀和第四无菌阀,所述蒸汽输送单元包括第一屏障蒸汽管路,所述第一屏障蒸汽管路上设有第五无菌阀和第六无菌阀,位于所述第三无菌阀和所述第四无菌阀之间的一段进液管路和位于所述第五无菌阀与所述第六无菌阀之间的一段第一屏障蒸汽管路交叉连接,所述第五无菌阀和所述第六无菌阀控制所述第一屏障蒸汽管路内的蒸汽在所述第三无菌阀与所述第四无菌阀之间形成蒸汽屏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文丘里管,所述进气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文丘里管通过一气液输送管路与所述碳酸化罐下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进气管路输送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所述进液管路输送的液体通过所述文丘里管混合后依次流经所述气液输送管路和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碳酸化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碳酸化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碳酸化罐内的碳酸饮品灌装至灌装瓶内的无菌灌装装置,所述碳酸化罐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进料管与所述无菌灌装装置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第七无菌阀,所述第七无菌阀与所述第四无菌阀通过导通管路连接,所述气液输送管路上设有第八无菌阀;
所述蒸汽输送单元还包括第二灭菌蒸汽管路,所述第二灭菌蒸汽管路与所述第八无菌阀连接,所述第二灭菌蒸汽管路输送的蒸汽依次流经所述第八无菌阀、所述文丘里管、所述第四无菌阀、所述第七无菌阀进入所述无菌灌装装置进行灭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送单元包括第三灭菌蒸汽管路,所述第三灭菌蒸汽管路与所述碳酸化罐上部的蒸汽入口连接,所述第三灭菌蒸汽管路输送的蒸汽经由所述蒸汽入口进入所述碳酸化罐内进行灭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化罐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轴伸入所述碳酸化罐内;
所述蒸汽输送单元包括第二屏障蒸汽管路,所述第二屏障蒸汽管路与所述碳酸化罐顶部的电机轴伸入处连接,所述第二屏障蒸汽管路输送的蒸汽在所述碳酸化罐与所述电机轴之间形成蒸汽屏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送单元包括主干蒸汽管路和灭菌蒸汽总管路,所述第一灭菌蒸汽管路、所述第二灭菌蒸汽管路和所述第三灭菌蒸汽管路从所述灭菌蒸汽总管路的出口端分支形成,所述灭菌蒸汽总管路、所述第一屏障蒸汽管路和所述第二屏障蒸汽管路从所述主干蒸汽管路的出口端分支形成,所述灭菌蒸汽总管路上设有沿蒸汽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九无菌阀和第十无菌阀,所述主干蒸汽管路上设有并联的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通过所述第一减压阀控制进入所述灭菌蒸汽总管路的蒸汽的温度,通过所述第二减压阀控制进入所述第一屏障蒸汽管路和所述第二屏障蒸汽管路的蒸汽的温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灭菌蒸汽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三灭菌蒸汽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屏障蒸汽管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所述主干蒸汽管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减压管路和第二减压管路,所述第一减压阀设于所述第一减压管路上,所述第二减压阀设于所述第二减压管路上,所述第一减压管路上还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二减压管路上还设有第五控制阀。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菌碳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碳酸化系统还包括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与CIP站连接的清洗液输送管路和连接在所述灌装阀与所述CIP站之间的清洗液回流管路,所述清洗液输送管路与位于所述第九无菌阀和所述第十无菌阀之间的一段灭菌蒸汽总管路连接;
所述清洗液输送管路输送的清洗液通过依次流经所述灭菌蒸汽总管路、所述第三灭菌蒸汽管路和所述碳酸化罐的蒸汽入口进入所述碳酸化罐内,对所述碳酸化罐进行清洗,所述清洗液输送管路输送的清洗液通过依次流经所述灭菌蒸汽总管路、所述第一灭菌蒸汽管路、所述进气管路、所述气液输送管路和所述碳酸化罐的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