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55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提高隔热性而抑制轿厢内的温度上升、减少金属板构件的重叠、使门不变厚而简化且组装容易的电梯门。构成对电梯的轿厢和候梯厅的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电梯门的滑动门具备:金属板制的门板(4),其在组装完成前能够形成规定厚度的扁平箱型空间(P);长方体的隔热构件(3),其能够嵌接于扁平箱型空间(P);以及固定构件(6),其将其固定于门板(4)。隔热构件(3)在扁平箱型空间(P)中所占的体积比率为(95%)以上。门板(4)具有开放缘部(41)和位于其相反位置的弯折缘部(42)。隔热构件(3)从开放缘部(41)与门板(4)的扁平面(H)平行地插入并嵌接。弯折缘部(42)从扁平面(H)呈直角地弯曲立起并与隔热构件(3)的一端面(31)抵接并卡止。隔热构件(3)的另一端面(32)在开放缘部(41)被固定构件(6)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对电梯的轿厢与候梯厅之间的出入口进行开闭的多个独立的滑动门形成且能够在轿厢侧和候梯厅侧保持相对地进行开闭动作的多个电梯门中的任一个电梯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抑制里侧的温度上升的电梯的候梯厅门。具体而言,由在电梯的候梯厅竖立设置的候梯厅三方框架和候梯厅的地板面形成的候梯厅出入口通过在该候梯厅出入口的升降通道侧设置的候梯厅门进行开闭。在以该候梯厅门为主要部分的候梯厅门装置中,为了防止在某一楼层发生的火灾沿着升降通道扩散至其他楼层,提高了耐火性和隔热性。近年来,不仅防止火灾沿着升降通道扩散至其他楼层,而且根据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在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的规定时间内,有义务确保残留在电梯的轿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期望通过更简单的结构和组装容易性来实现遵守该安全标准的耐热功能。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08/010271候梯厅门的里侧的表面温度从候梯厅门的表面(加热面)直线地传递。在现有的候梯厅门装置中,由从候梯厅门的表面经由隔热构件传递至里侧的背板的热传递、和经由门板、加强板等传递至背板的热传递(热桥)来决定。因此,在现有的候梯厅门装置中,由于形成候梯厅门的外形的门板的横截面呈大致方筒状,因此不能抑制由热桥引起的热传递,存在候梯厅门的里侧的表面温度变高的问题。另外,由于在候梯厅门的外板与背板之间夹设有隔热构件,因此能够抑制候梯厅门的里侧的表面温度,但也存在将隔热构件夹设于门板的中间部的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该电梯门提高隔热性而抑制轿厢内的温度上升,减少金属板构件的重叠,使门不变厚而简化,并且组装容易。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一种电梯门由在电梯的轿厢与候梯厅之间的出入口独立且能够保持相对地进行开闭动作的多个滑动门形成,其中,滑动门具备:金属板制的门板,其成为该滑动门的外皮框体,并能够形成规定厚度的扁平箱型空间;长方体的隔热构件,其能够嵌接于扁平箱型空间;以及固定构件,其将隔热构件固定于门板,隔热构件在扁平箱型空间的容积中所占的体积比率为95%以上。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电梯门,该电梯门提高隔热性而抑制轿厢内的温度上升,减少金属板构件的重叠,使门不变厚而简化,并且组装容易。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梯门的俯视剖视图。图1B是表示相对于图1A的比较例的电梯门的俯视剖视图。图2A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电梯门在进深方向的垂直面上进行裁切后的纵剖视图。图2B是将图2A的比较例的电梯门在进深方向的垂直面上进行裁切后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电梯门组装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2、10、20电梯门;3隔热构件;4、14、5、15门板;6、16固定构件;7门靴托架;41(电梯门1的)开放缘部;42(电梯门1的)弯折缘部;H(隔热构件3)扁平面;P、Q扁平箱型空间;α填充率(隔热构件3在扁平箱型空间P、Q的容积中所占的体积比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使用图1A及图1B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梯门的结构,使用图2A及图2B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电梯门的结构,使用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电梯门组装方法的步骤。[实施例1]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梯门的俯视剖视图。图1B是表示相对于图1A的比较例的电梯门的俯视剖视图。在图1A及图1B中,上方表示在轿厢侧与候梯厅侧两扇重叠地连动的独立的滑动门的任一方露出的正面,下方表示不露出的背面,左方表示门挡侧N,右方表示门套侧M。电梯设置有对轿厢和候梯厅之间的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电梯门1。在轿厢侧和候梯厅侧形成有独立的滑动门。各自的滑动门能够在轿厢侧和候梯厅侧保持相对地进行开闭动作。即,独立的轿厢侧的滑动门和候梯厅侧的滑动门两者同时进行开闭动作。电梯门1是着眼于在一个楼层内也存在多个重合的滑动门中的一扇滑动门,电梯门1是轿厢侧和候梯厅侧都能应用的共同的结构。在电梯的运行中,看不到被保持相对的面。由于不需要像这样调整不露出的面的外观,因此被填充的隔热构件3的表面也可以不进行装饰精加工地露出与滑动门的厚度相应的量(以下,也称为“门厚度”)。因此,成为滑动门的外皮框体的金属板制的门板4不覆盖到不露出的面。电梯门1具备构成多个滑动门的每一扇的外皮框体的金属板制的门板4、嵌接并填充于该门板4的隔热构件3以及固定构件6。门板4能够在组装完成的中途将规定厚度的扁平箱型空间P形成为袋状。能够嵌接于扁平箱型空间P的隔热构件3是没有柔软性的薄长方体。固定构件6也是金属板制,是用于将隔热构件3固定于门板4的卡止件。该固定构件6在用图1A的箭头M示出的门套侧(门套侧M)被卡止为纵框状。电梯门1的门板4具有开放缘部41和弯折缘部42。开放缘部41能够供隔热构件3从与能够保持相对侧的扁平面H平行的方向插入并嵌接。弯折缘部42以能够与隔热构件3的一端面31抵接并卡止的方式从扁平面H呈直角地弯曲立起而形成。另外,隔热构件3的另一端面32位于扁平面H上的与弯折缘部42相反的位置。固定构件6与另一端面32抵接,并且夹持其附近而固定于门板4。另外,在电梯门1中,优选的是,开放缘部41位于门套侧M,弯折缘部42位于门挡侧N。由于滑动门的侧端面露出,因此门挡侧N最好为没有突出部的弯折缘部42。相反,由于门套侧M不露出,因此即使在开放缘部41产生金属板构件彼此的密接紧固连结部,也由于收容并隐藏,因此问题少。隔热构件3在扁平箱型空间P的容积中所占的体积比率α,即填充率α设定为95%以上。优选通过使α=100%那样稠密且无间隙,从而提高隔热性而抑制轿厢内的温度上升,提高防火耐热性能。扁平箱型空间P的容积和隔热构件3的体积都可以通过将测量长方体的纵、横、进深这三边而得的各自的长度相乘来计算,根据这些数值也可以容易地计算填充率α。在图1B所示的比较例的电梯门10中,将隔热构件13夹设于门板14的中间部的结构变得复杂。换言之,在电梯门10中,由于固定构件16是包括扁平面H上的隔热构件13的抵接位置的范围在内而固定于门板14的结构,因此容易产生门侧部空间8。其结果是,电梯门10收容有体积R比扁平箱型空间P的容积小的隔热构件13。与此相对地,在电梯门1中,夹持隔热构件3的固定构件6固定于门板4的位置比扁平面H上的隔热构件3的抵接位置靠外侧。因此,由于电梯门1不产生门侧部空间8,因此容易将上述的填充率α设定为95%以上,优选使填充率α=100%。其结果是,提高防火耐热性能。例如,将电梯门1应用于候梯厅侧的门。在该情况下,构成为在门板4的内侧嵌接的隔热构件3直接面向升降通道。其结果是,该电梯门1提高隔热性,从而即使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会抑制与停止于楼层的轿厢内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门,其由在电梯的轿厢与候梯厅之间的出入口独立且能够保持相对地进行开闭动作的多个滑动门形成,其中,/n所述滑动门具备:/n金属板制的门板,其成为所述滑动门的外皮框体,并能够形成规定厚度的扁平箱型空间;/n长方体的隔热构件,其能够嵌接于所述扁平箱型空间;以及/n固定构件,其将所述隔热构件固定于所述门板,/n所述隔热构件在所述扁平箱型空间的容积中所占的体积比率为95%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8 JP 2019-2154721.一种电梯门,其由在电梯的轿厢与候梯厅之间的出入口独立且能够保持相对地进行开闭动作的多个滑动门形成,其中,
所述滑动门具备:
金属板制的门板,其成为所述滑动门的外皮框体,并能够形成规定厚度的扁平箱型空间;
长方体的隔热构件,其能够嵌接于所述扁平箱型空间;以及
固定构件,其将所述隔热构件固定于所述门板,
所述隔热构件在所述扁平箱型空间的容积中所占的体积比率为9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其中,
所述门板具有:
开放缘部,其供所述隔热构件从与所述能够保持相对侧的扁平面平行的方向插入并嵌接;以及
弯折缘部,其以能够与所述隔热构件的一端面抵接并卡止的方式从所述扁平面呈直角地弯曲立起,
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隔热构件的另一端面夹持并固定于所述扁平面上的与所述弯折缘部相反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其中,
夹持所述隔热构件的所述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门板的位置比所述扁平面上的所述隔热构件的抵接位置靠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其中,
所述开放缘部位于门套侧,所述弯折缘部位于门挡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其中,
在所述门板的上方形成有开放缘部,该开放缘部能够供所述隔热构件从与所述能够保持相对侧的扁平面平行的方向插入并嵌接,
在所述门板的下部配设有与门槛槽滑动自如地卡合而引导开闭动作的门靴,
在所述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祐太石塚真介石垣辽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